“1600萬元的‘洋設備’,被我們300萬元‘拿下’了!”在西格邁股份實驗室里,總工程師賈春松正指揮工人騰挪設備、清場布線,為即將到貨的國產多通道實驗系統騰出“C位”。“這‘浙產鐵漢’性能對標美國貨,價格卻是進口的‘骨折價’!還能大幅降低關稅壓力?!彼牧伺恼粗蜐n的工裝褲,滿臉自豪地說道。
當國際貿易的浪頭打來,三門灣的制造企業正上演著“中國功夫”:一手攥緊國產替代的螺絲刀,一手鋪開全球供應的棋盤,硬是在關稅圍墻上鑿出了一條新路。
“過去進口設備調試需要美方工程師跨洋支援,一次維護周期長達30天,現在本土團隊48小時內就能響應。”賈春松指著正在進行減震器耐久測試的國產設備介紹,這套系統實現每秒4米高速運行200萬次零故障,關鍵性能參數達到國際一流水準,而價格僅為進口產品的1/25。數據顯示,在關稅成本驟增40%的倒逼下,企業開啟“換芯”工程:投入3.2億元聯袂中科院等機構,定制研發高精度智能設備,5月中旬到貨的多通道實驗系統將成為年內60%關鍵設備“浙江制造”替代計劃的重要節點。
作為擁有1.5萬種減震器產品、覆蓋全球車系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西格邁的轉型并非簡單的“設備替換”,而是一場全鏈條的技術革新。企業與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等5家省內高校共建聯合實驗室,針對電控懸架生產等“卡脖子”環節開展協同攻關,成功研發出專屬智能裝備?!拔覀儾皇琴I設備,而是定義設備?!笨偨浝硎Y瑞鋒坦言,通過將30余年積累的減震器工藝參數植入國產設備,企業可實現從“設備使用者”到“標準制定者”的角色轉變。
在推進技術自主化的同時,西格邁的供應鏈地圖正悄然改寫——位于越南二期工廠內,175套智能裝備開足馬力生產初級零部件,產品直接供應東南亞市場,有效規避了北美市場的關稅壁壘?!拔覀儤嫿ā袊邪l+東盟制造+全球服務’的分布式供應鏈,將高附加值環節留在國內,基礎加工環節屬地化布局。”蔣瑞鋒表示,這種“雙主場”模式使企業物流成本下降21%,關稅綜合影響降低9%,系統提升企業在全球市場的抗風險能力。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