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巖永寧江 蔡志敏 攝
文化猶如城市的靈魂,是城市內涵、品質、特色的重要標志,更是推動城市發展向新而行的深層動力。
近年來,臺州黃巖堅持在現代化先行中推進文化先行,聚焦“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以文化塑造城市氣質,以文化賦能產業發展,以文化滋養人民生活,持續擦亮“千年永寧·宋韻黃巖”品牌,全力打響“一座甜了千年的城”城市文化IP,為全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黃巖新篇章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條件。
以文塑城 扮靚城市風景
近日,黃巖區南北文化軸北門區塊改擴建項目招標工作完成,即將進入實質性施工階段。該項目將結合臺州市域鐵路S2線的建設以及南北文化軸節點重塑需求開發地下空間,形成集輕軌、商業、文化展覽于一體的綜合體,打造黃巖古城門戶。
黃巖南北文化軸串聯翠屏山儒家群賢文化區、黃巖老城歷史文化街區、委羽山道家文化景觀區,是連接黃巖城市歷史與現代、傳承與創新的重要紐帶。其中,作為南北文化軸重要節點的黃巖大橋改擴建工程,由同濟大學常青院士團隊提供方案,以“尊古不復古”的理念呼應橋上街五洞橋,展現“新五洞橋”的古韻新風,建成后將大大提升大橋承載能力,成為永寧江上的新地標。
大過蛇年·五洞橋燈會
黃巖有1350年建縣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名人輩出,宋代有“小鄒魯”之稱。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五代沙埠青瓷窯址和北宋瑞隆感應塔,浙江省現存較完整的縣學舊址黃巖孔廟,道教第二洞天委羽山大有宮,以及溫黃平原具有代表性的石拱橋建筑五洞橋等人文古跡。此外,黃巖古城格局也極具特色,猶如一只龜甲倒扣在永寧江畔,古城內“36街72巷”好似龜甲上的一條條紋路。
在城市發展的浪潮中,黃巖始終堅持“起點規劃、文化鑄魂”的理念,將文化建設作為城市發展的核心引擎,深度融入“一心兩軸多片區”的空間格局構建。黃巖堅持“留、改、拆”并舉,更高水平統籌保護與開發孔廟、五洞橋、“36街72巷”等老城記憶,突出保護傳承、文旅融合,更好守護城市的“根”與“魂”,讓文化成為城市發展的最亮底色。
北宋年間遷建的孔廟是黃巖的文脈所系,也是臺州保存較為完整的孔廟古建筑群。黃巖實施孔廟街區有機更新保護項目,按照歷史樣式復原老孔廟,打造傳承展示“儒學文化”新地標,重建黃巖人的精神家園。同時,孔廟還與緊鄰的百年名校錦江小學聯動,在古今交融中做好文脈傳承。
黃巖區大有藝術中心效果圖
委羽山是黃巖文化脈絡的重要組成部分。黃巖打造委羽山文化公園,以期更好地挖掘黃巖文化內核,彰顯黃巖城市特色,提升區域形象。日前,作為黃巖區委羽山公園文化遺址修復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黃巖區大有藝術中心項目中間結構順利通過驗收,建成后將成為黃巖區特色文化新地標。
今年,黃巖將進一步挖掘老城歷史文化,有序推進“南北文化軸”高品質建設,加快沙埠窯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進度,精準謀劃五洞橋老水廠區塊等城區改造提升,持續推進美麗街巷提升改造和多元業態導入,系統串聯“36街72巷”文脈肌理,更好傳承古城歷史文脈,提升城市文化辨識度,全面推動老城復興、城市有機更新。
以文興業 賦能經濟發展
近日,鑒洋湖宋韻水街(一期)E地塊完成施工總承包招標,正式進入施工階段。據介紹,該項目是臺州市區融合的標志性項目之一,將以“南宋美學”為核心文化,打造一個全域沉浸式體驗的南宋美學文旅、度假、休閑商業步行水街。
文化建設的核心是推進文化產業發展。黃巖以重大項目為抓手,積極培育文化產業,創新文化產品,健全文化產業體系,打造文化經濟新高地。
2024年,黃巖的浙東芳養谷、鑒洋湖宋韻水街(一期)、臺州云尚田園綜合體列入文旅類全省重大項目;官河古道、永寧江科創智慧灣、臺州夢創園擴容提升3個項目,入選省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扶持對象。目前,依托中國(黃巖)國際設計創造灣積極改建老八一廠,正在打造黃巖文化創意產業園。
今年3月初,在黃巖區寧溪鎮,省級非遺寧溪“二月二”燈會如期舉辦。活動期間,舞龍舞獅、打鐵花、銅鑼制作技藝以及川劇變臉噴火等非遺節目輪番上演。一盞千米長的巨型龍燈,更是成為燈會焦點,不時引得游客連連驚嘆。據統計,短短3天時間,燈會累計吸引游客近50萬人次,相比去年增長了40%,帶動旅游收入4000多萬元。
省級非遺寧溪“二月二”燈會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黃巖舉辦全區文旅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大會,出臺《臺州市黃巖區促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扶持政策》,扎實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拓展文化消費新場景。
話劇、樂隊、展覽……正式開業2個多月來,黃巖石窟熱度不減。兩年前,黃巖引入清華大學專家團隊,對黃巖石窟進行生態修補與激活,將其打造成黃巖城市文化新坐標,讓這個千年石窟煥發出了新活力。
黃巖正打造以五洞橋觀燈、石窟妙游、老城漫步三大爆款為龍頭的“黃巖打卡目的地系列”,將文旅資源串點成線、出圈出彩。其中,黃巖石窟與周邊郊野公園聯動,已成為黃巖新型藝術文化空間、文旅新地標以及青年集聚洼地。
這段時間,跟著黃巖石窟一道走紅的,還有郊野公園的“黃巖很甜·文創商店”。在這里,黃巖的蜜橘、楊梅、烏飯麻糍、梅花糕等特產美食,變成了一個個造型逼真、憨態可掬的毛絨玩具,讓人愛不釋手。不過,最受歡迎的還是毛絨玩具姜湯面。店員先將米面下鍋,再放入蝦、蟹、香菇、青菜、姜片等食材,最后加上一個荷包蛋,一碗特制的姜湯面就出鍋了。當然,這里的食材和餐具,也都是毛絨玩具做的。
“黃巖很甜·文創商店”由黃巖區文廣旅體局、永寧產投集團主辦,旨在集中展陳黃巖特色文創產品,提升市民文化自豪感,同時也為當地文旅增添一道“招牌菜”。“美食是游客了解當地文化的重要窗口。將美食變成可以觸摸、擁抱的文創產品,可以讓黃巖這座城市,在游客的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該文創店運營方相關負責人說。
以文潤人 促進精神富有
3月6日,三八國際婦女節來臨之際,一場好眠音樂會·頌缽音療活動在永寧幸福中心舉行。20多名黃巖新生代女企業家,在清華大學醫學院音療導師的指導下,開啟了一場持續2小時的身心療愈之旅。參與者閉目靜坐,隨著導師敲擊頌缽的悠長音波,逐漸進入深度放松狀態。許多人反饋,在活動中感受到“焦慮如冰雪消融”,體會到“久違的平靜與安寧”。
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直接關系到群眾的幸福感和生活質量。2022年,黃巖與清華大學開展校地合作,建設全國首家積極心理學科普體驗及綜合服務中心,構建起覆蓋全區的心理健康體系,探索積極心理學融入縣域治理的新模式。黃巖開展積極心理學進村居、進校園、進機關、進企業、進家庭等“幸福五進”行動,面向師生、醫護人員、機關干部等重點群體,由專業心理團隊提供心理咨詢、團體心理輔導等更多個性化服務,提升群眾幸福感和精神面貌,也在無形中引領民風社風持續向上向善。永寧幸福中心入選“2024健康中國創新實踐案例”。
2024年7月,臺州亂彈現代戲《追星者》連續兩晚在國家大劇院獻演,將黃巖籍院士、“兩彈一星”元勛陳芳允的事跡,搬上了最高戲劇舞臺。來自北京和浙江的數百名各界人士現場深度感受這場藝術盛宴,并獻上熱烈的掌聲。
黃巖實施文化基因解碼工程,系統梳理繪制千年永寧文化基因圖譜,在做好保護傳承的基礎上,努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越劇小戲《走吧,姑娘》榮獲浙江省第十二屆群眾戲曲小戲大賽金獎;廣播連續劇《你好,特派員》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多個平臺播出;大型原創宋韻情景交響音樂會《宋韻臺州》獻演第39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舞臺劇《問瓷》作為浙江省唯一大戲,入選第九屆中國校園戲劇節展演活動,并獲國家級校園戲劇最高榮譽“優秀劇目”稱號……近年來,黃巖文藝精品不斷涌現,成為展現黃巖文化魅力、提升黃巖辨識度的重要載體。
聚焦文化惠民,黃巖正持續推進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建設,積極打造文藝精品,推進文藝賦美工程,推動優質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全域覆蓋、全民共享。同時,黃巖持續打造“黃巖有戲”文化品牌,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看大戲、看好戲,去年以來已引進并開展法國爵士音樂喜劇《鱒魚》等30余場精品演出活動。
(圖片由黃巖區委宣傳部提供)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