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浙江環碼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廠房內,幾名工人熟練地用天然香草繩將一只只干凈肥美的青蟹捆扎好,放進特制泡沫箱中,等待配送到廣東。
位于三門縣海潤街道的環碼公司自主研發了多項專利技術,并在全國各地建立了近40個專賣店及銷售網點。這其中,在青蟹捆扎方面的創新和突破讓公司負責人方明格外自豪。據悉,他們從泰國批量進口天然香草繩,代替原先的“土味”捆扎繩,深受客戶喜愛。
這種香草繩不僅重量輕、干凈衛生,而且自帶一股清香。捆扎前他們還會將蟹清洗干凈。消費者拿到青蟹后,只需簡單沖洗,便能直接上鍋蒸,省去了麻煩的前期清理過程,同時蒸出的青蟹帶有一股天然的草香味。
使用這種繩子是否會增加企業的成本?“我核算過,批量進口的香草繩每斤成本大概6元左右,比起常規的繩子成本增加了近6成,但因其質地輕盈、強度高,捆扎單只青蟹的繩子使用量減少了,換算起來,提升的那點成本可以忽略不計。”方明表示,這項嘗試很快獲得市場認可,不僅化解了青蟹捆綁繩“有貓膩”的嫌疑,也大大提升了青蟹的觀感和品質。
傳統的“黃絲帶”捆蟹繩(上),新式香草繩(下)。 受訪者供圖
“接下來,我打算將這種香草繩分發給更多的蟹農,教會他們更規范的捆扎手法,在收購青蟹前就把這道工序做完,更加節省時間和成本。”方明說。
在三門,青蟹的養殖面積有近9萬畝,產量占全國九分之一,年產值超16億元。產值攀升背后,面臨的困難和瓶頸也不少。早些年,三門青蟹的捆扎問題頻上熱搜,不規范的青蟹捆扎繩使用,以及部分不良商家在捆扎繩上動手腳,導致“一斤青蟹三兩繩”的情況出現,對三門青蟹的口碑帶來負面影響。
近些年,三門對青蟹的包裝和捆扎重拳出擊,陸續發布捆扎標準,明確青蟹在捆扎物包裝時單體捆扎物重量不應超過單體青蟹總重(包括捆扎物)的5%,并對捆扎物材料也做了要求,規定采用綠色、環保材質的捆扎帶(繩)等捆扎物,減少廢物量。在宣傳規范捆扎、加強捆扎超標整治等方面也采取相應措施,進一步維護三門青蟹的品牌形象,促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接下來,三門將總結該公司的做法、經驗,在全縣的青蟹養殖戶中推廣香草捆扎繩。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