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李茂巨,浙江四兄繩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纖維繩索的設計、開發及應用等相關研究和管理工作,兼任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理事、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分會副會長、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漁具及漁具材料分會副主任委員。
“我沒有別的愛好,繩子就是我的愛好。”
“國家需要什么樣的繩子,我們就造什么樣的繩子。”
……
說起繩子,58歲的李茂巨兩眼發光,話匣子一開就滔滔不絕。從展廳到車間,說創業、話轉型、談創新、聊成果、展未來,長達三個小時的采訪,始終中氣十足、神采飛揚。
而在采訪前一天,他剛結束連軸轉的出差行程。這讓人不禁想到一句話:“優秀的船長只有在掌舵時才會變得興奮?!?/p>
從業40多年來,李茂巨用不斷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和宏闊的全球視野,把一根繩子做到極致,讓四兄繩業的產品隨著神舟系列飛船、航母“遼寧號”、萬米深潛器“彩虹魚”、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10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亞洲首艘圓筒型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海葵一號”等“國之重器”上九天、下五洋,為民族科技振興做出無愧于時代的貢獻。
繩繩相繼 持續創業
“我這一輩子都被繩子捆住了。”
李茂巨和繩子的羈絆,在他出生之前就已經產生。早在1958年,李茂巨的父親李昌富就帶領父老鄉親,在生產隊中起早貪黑搓草繩、麻繩、棕繩等,為杜橋周邊小漁船提供養殖和捕撈用繩。
“從記事起就在繩堆里玩,提著竹籃為編繩的長輩送飯;八九歲上手搓繩子;再大一些跟著父親去健跳、寧海賣繩子;為了造更好的繩子,父親還偷偷從別的地方請來老師頭……”李茂巨說,家中兄弟四人都是在繩堆里長大的,對繩子有著天然感情基礎。
也不是沒有想過逃離,少年人總是好奇,愛冒險,李茂巨也是如此。
“那時想著家里做繩子,我就不要做。”結束學業后,李茂巨賣過眼鏡,賣過鞋子,就在他躍躍欲試要做羊毛衫生意時,是父親點醒了他,“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做繩子也是一門手藝,做好了,也能出人頭地,你就老老實實做繩子?!?br>
1981年,不到20歲的李茂巨揣著換來的上海糧票,第一次到了傳說中的大上海??粗f噸大輪船,李茂巨一邊回收輪船上的舊繩索,一邊定下一個目標:“要把繩索賣到大輪船上去,賣到國外去。”
隨著改革開放春風吹遍大江南北,民營企業也可以從國企買到拉絲用的塑料顆粒。
1986年,李茂巨四兄弟湊了18萬元在工商部門正式登記辦廠,成立臨海杜橋大汾松中塑料五金廠,從上海買來制繩機、拉絲機,請來上海繩網廠技術人員當指導,這也是四兄繩業最早的雛形。
自此,李家生產的繩子走出了浙江,出現在中國沿海的每個城市。再后來,四兄的繩子在航海、海洋工程等領域一次次地創造“世界第一”。
當初李茂巨父親帶動從事制繩的同行有不少,何以現在只成就了一個“四兄”?
李茂巨說,奧秘在于,四兄始終緊緊圍繞“一根繩”,不斷創新,持續創業。
在“四兄”成長為國家繩纜行業“小巨人”的過程中,有兩次關鍵性的轉型,第一次是20世紀90年代末,在漁業繩纜行業“觸頂”后轉型航運市場;第二次是2007年成立海洋工程事業部,布局海洋工程領域,主攻國際深海系泊繩纜市場。
其中尤以第二次轉型最為艱辛?!稗D航運時,我們是有技術無市場。但在進軍海洋工程領域,則是徹徹底底的‘三無’,無設備、無技術、無市場。”但多年主管市場兼任技術負責人的李茂巨,以敏銳的洞察力和前瞻性思維,說服兄弟子侄,齊心協力搶抓國家海洋開發戰略機遇,并開始了一場長達十年的“豪賭”。
多數人是因為看見而相信,只有少數人是因為相信而看見。李茂巨就是這樣的少數人。
“深海系泊繩纜的門檻較高,前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配備國際化的大型實驗裝備,更要反復生產試驗攻克聚酯纜繩在拉力、強度以及抗疲勞性等方面的技術難題。十年間,我們失敗無數次,陸續投入幾千萬元,將前面漁業、航運20年賺的錢,全往這個坑里填,賭上我們這一輩人全部的心血,也融入了第三代成員的青春力量。但我們相信堅持前行,未來一定不負努力。”
十年磨一劍,一朝試鋒芒。2018年,“四兄”先后拿下了ABS和DNV兩家船級社海工產品型式認可證書,系國內唯一;當年,公司研發生產的直徑160毫米,長度1800米,單根重約30噸的亞洲首根超大超長深海聚酯系泊纜繩順利安裝并交付。
“兩張證書證明‘四兄’的深海聚酯系泊纜繩的產品品質得到國際行業權威機構的認證。這條深水系泊纜繩的應用,意味著‘四兄’完全有能力解決超常規特殊纜繩需求。”李茂巨說,繩子對四兄家族的人來說,是生命里不可或缺的“家人”,相處時間越久,感情維系得就越牢固。也正是因為有著這份情懷,和繩子打了一輩子交道依然覺得它奧秘無窮。
上天下海,為國攻關
“??惶枴笔羌蜕a、存儲、外輸等功能于一體的高端海洋裝備,創下多項海洋油氣裝備建造安裝行業紀錄。其中包含中國深水油氣田浮體設施系泊系統安裝能力實現新突破,首次實現國產聚酯纜規?;瘧?,4條國產化聚酯纜均由四兄繩業自主研制生產。
“上一次為‘深海一號’配套的聚酯纜,‘四兄’只是16占1,但打破了歐美的壟斷,實現國產纜繩從0到1的突破;這次‘??惶枴覀兊漠a品比例提升到了42%,產品科技濃度也有新的提高,交付時間更早于國外企業數月。”在企業的文化展廳,李茂巨對著“深海一號”和“??惶枴钡拇笮湍P停蛴浾咭恍屑氄f四兄繩業為國造“爭氣繩”的諸多感人故事。
深海系泊聚酯纜繩是海上石油平臺長期鉆探的重要固定裝置和安全保障,猶如“定海神針”,是世界一流的繩索企業都在深耕的業務。以往深海系泊纜繩一直被歐美國家完全壟斷,是中國走向茫茫大海,走向海洋強國的“卡脖子”裝備。
2019年4月,四兄繩業在全球招標中脫穎而出,競得“深海一號”能源站(又稱“陵水17-2氣田”)聚酯纜繩生產項目。到兩年后,“四兄”自主研制的繩子被實際運用在這個項目上,不僅對四兄繩業,乃至對我國在高科技產品的研發和制造方面,都是一個重大的里程碑。
“深海一號”能源站是世界首座10萬噸級深水半潛式儲油生產平臺。16根系泊纜繩需要將“深海一號”平臺牢牢固定在1500米深的海底,每根繩子的破斷力超過2000噸,能使平臺抵抗18級臺風并實現30年不回塢。
“中標之后,我們集中了全廠的技術力量,沒日沒夜地攻關,反復試驗。受制于當時的廠房條件,我們另外在三門健跳租用了一家船廠,臨時改造成深海聚酯纜的生產車間,投入生產成本超過500萬元,遠高于訂單的產值?!崩蠲拚f,盡管投入產出嚴重不均衡,但為了“爭氣”這樣的長期目標,這些“損失”不值一提。
從合同簽訂到最終交貨,“四兄”只用了9個月,相較進口產品,工期和成本分別縮短和減少1/4,性能也完全滿足要求,售后服務更優于國外廠家。
2020年7月,系泊纜預鋪作業剛剛開始,由于最初的聚酯纜甲板固定方案不太理想,現場臨時調整為“打中國結”的固定方式。但當時,國外廠家回復,從設計、測試到制造,再到寄往中國、人員入關指導安裝,至少得3個月,相關費用還得增加上百萬美元。
關鍵時刻,李茂巨帶領“四兄”團隊挺身而出,不談任何條件,立馬投入試制作業材料,并親自帶隊到達海上現場作業開展售后作業保障,保證了施工進度。
采訪中,李茂巨多次重復一句話:“只要國家有需要?!闭Z氣一次比一次篤定,說出了民營企業家產業報國的赤誠之心,吐露了民營企業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豪氣。
自2002年首次為神舟四號飛船返回艙“海上應急救撈系統”項目配套應急救撈繩索以來,四兄繩業“為國造繩”的案例不勝枚舉,天上飛的、深海潛的、大洋上浮的,諸多“大國重器”中均有“四兄”的繩子。
“國家越發展,民企越有機會。站在巨人的肩膀,‘四兄’有更加充足的底氣看得更遠、走得更穩?!崩蠲拚f,“深海一號”項目之后,相繼有國內外其他油氣公司慕名而來,2022年3月,企業自主研發制造的浮水聚酯纜成功交付海外SUMMIT FSRU項目。“這是‘四兄’再次打破外國的技術封鎖,實現聚酯纜繩浮水技術國產化并首次成功走出國門。”
站在全球,定位未來
當前,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正加速開啟全球化進程,并從成本驅動轉向技術驅動,不斷在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上向上突圍?!八男帧本褪瞧渲兄?。
“經過前面數十年的努力和沉淀,‘四兄’實現從繩索的制造,到為客戶提供繩索安全應用成套解決方案的跨越。今后十年,我們把‘打造全球最有價值的繩索企業’作為企業愿景?!闭f起未來,李茂巨一如既往地信心十足。
圍繞這個目標,四兄繩業持續發力,步步為營,久久為功,一步一步邁出堅實步伐。
2021年3月31日,在李茂巨的主導下,四兄繩業與中遠海運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正式簽訂投資入股協議,走出了企業股份制改革的關鍵性一步。
“引入央企合作,出發點有三:第一是響應國家國企改革號召,第二是借助中遠海運這個全球最大航運企業的平臺優勢,提升‘四兄’產品在全球的品牌影響力;第三是引入中遠海運的國際化管理模式,協助‘四兄’這個家族制企業制定可持續發展的長期戰略和管理理念,進而實現我們家族三代人共同期許的‘基業長青,百年品牌’。”李茂巨介紹,央民混改三年以來,企業產值每年都在以30%左右速度大幅增長?!?023年,我們產值突破3億元。今年,到目前產值同比增長28%,現在訂單完全來不及做。接下來,我們打算上一批大型烘干設備,加快產品交付的效率?!?br>
同時,“四兄”堅定不移地把技術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把公司的人才建設擺在首位,不斷拓展世界一流的人才隊伍,構筑行業人才高地。
2022年1月,全球頂尖繩索專家美籍華人周家德博士作為“臺州市500精英計劃”引進的高端人才,正式加盟四兄繩業,擔任公司首席技術官。周家德博士曾任美國繩索協會技術委員會主席和世界知名繩索企業副總裁,科研成果豐碩,參與過系泊纜繩最具影響力標準MEG4的起草。
今年2月,“四兄”又引進另一全球頂尖人才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海洋工程博士、曾任世界500強企業殼牌國際勘探開發公司高級首席工程師的許泓波博士擔任公司海洋工程纜繩首席技術官,助陣“四兄”針對深遠海作業和海上風電項目進行新型海工纜繩等產品的攻關研發。
“今后,我們將以這兩位全球頂級專家為公司技術團隊的核心,建設世界一流的纖維繩索創新技術發展研究院,構建纖維繩索的中國知識產權體系,搶占專利的制高點、標準的制高點和技術的制高點?!崩蠲藿榻B,另外,“四兄”還在上海異地設立研發中心,與上海交大、東華大學、上海海事大學、中海油研究院及中船重工等各大院所建立了密切的產學研合作,設立“四兄獎學金”,創立聯合實驗室,建立了亞洲最大的纖維纜繩研發中心。近年來,在頂尖人才的引領下,“四兄”研發團隊多項技術成果榮獲大獎,在繩索的‘輕量化’‘智能化’等方面有了很多有益的進展。
圍繞祖國“深空、深海、深地、深藍”的偉大夢想,接下來,四兄繩業將以“新材料、新技術、新應用”作為企業下一步發展的突破口,對標國際企業和行業前沿技術,進一步加大在海洋工程(油氣平臺、大型海洋牧場、深遠海漂浮式風電)、大型船舶、國防軍工、航空航天等項目上的技術創新。
種種事實表明,一條繩子真的捆不住李茂巨的產業報國之雄心!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