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訴:人行道殘留“釘子陣”存在安全隱患
“人行道上行人來來往往這么多,這滿地的釘頭螺栓,絆個趔趄都是小事,真摔得頭破血流可咋辦?”1月21日,臺州臨海市民楊女士給記者打來電話,講述了自己的親身遭遇。
1月20日晚上7點左右,家住“桂語江南”小區的楊女士吃完晚飯,獨自在附近散步,在途經東方大道一段的人行道時,突然腳上被什么東西拌了一下,當場摔了一跤。“當時手里握著一瓶礦泉水,這一摔讓整瓶水都飛了出去。爬起來查看,發現絆我的是一截螺栓。”
楊女士發現,這樣的螺栓不止一個,每隔兩米左右就還有,儼然是一個“釘子陣”。“這也太危險了吧。”楊女士表示,這滿地的釘子螺栓,如果是老人小孩這類平衡力比較弱的群體被絆倒,那后果更加不堪設想。
此外,楊女士還指出,這些地釘不僅對行人的安全帶來隱患,也會對自行車電動車的輪胎帶來潛在風險。“我發現大多螺栓頂部都是比較鋒利的,要劃開割破輪胎橡皮并非難事。”
記者調查:施工后留下的螺栓真不少
根據楊女士提供的信息,記者趕到臨海相應的路段進行探訪,很快便找到了楊女士摔倒的地方。
記者發現,這些螺栓地釘隔幾米就有,有些是單個存在,也有兩三個密集扎堆的。每個異物凸起都有一到二厘米左右,還是非常容易勾到人的。加上附近的人行道陳舊,路面坑洼不平,釘子本身的顏色還是不容易辨識出來的。
此外,記者還看到,附近的人行道上都沒有單獨的路燈,夜間只能靠主干道上昏暗的燈光照明,根本看不清路況,更別說要分辨出“埋伏”在人行道上的這些凸起的異物。
家住隔壁小區朗城公館的業主林先生表示,自己的老母親前段時間也在這個位置摔過,好在冬天衣服穿得多,老人家只是手掌有點蹭破了皮。“這件事情給我搞怕了,老媽已經70歲的高齡,可經不起磕碰。”為了老人安全起見,林先生避免母親再走那一片的人行道,還專門為她準備了一個手電筒。
綜合執法:建設單位有義務清理掉施工“小尾巴”
記者隨后找到臨海市綜合執法局了解相關情況。一名負責人表示,該局在接到相關消息后,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查看情況,發現市民的反饋屬實,確實存在此類問題。
負責人介紹,根據市政規劃,事發路段原有一批老建筑要拆除用作他用,當時為了施工的安全,所以在附近的人行道上都做了圍擋。“前幾個月拆除的工作完成后,原先搭起來的圍擋也被拆除了。但當初地面固定這些圍擋用的螺栓沒有清理干凈。”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一般來說,施工單位在完成一個工程的施工任務后,在收工的時候就應該把這些收尾工作做完。“估計一些施工單位沒有引起重視,才導致遺留問題的產生。如果真有行人因為這些疏忽受到傷害,相關單位是難辭其咎的。”
據了解,在取證完成后,綜合執法局會第一時間聯系施工單位來把該做的工作做完。“能聯系到施工單位來處理的,會敦促他們盡快處理好。如果找不到原施工單位,那么清理工作會由我們綜合執法局來兜底。”
負責人提醒,當地市民如果有發現這類殘留在地上的螺栓釘子,可以第一時間撥打12345熱線反映情況,政府部門會馬上對接解決。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