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是國家級跨境電商綜試區,擁有豐富的制造業產品門類。近年來,臺州依托制造業和產業帶優勢,以打造高能級跨境電商樞紐節點為目標,著力“跨境電商+”融合創新,進一步推進新能動外貿培育。2024年,全市跨境電商出口額累計110億元,同比增長110%,增幅位居全省前列。
1
“跨境電商+”融合創新
這天上午,在臺州市椒江柏森機械有限公司的產品展廳內,三場直播同時進行。企業銷售人員作為主播,在直播間里詳細地向客戶介紹企業生產的各類產品。
外貿業務員杜子怡介紹,類似這樣的直播,他們每周會進行兩場,針對不同的國家和地區進行多語種多平臺直播。
作為一家“跨境電商+技術質創+機械制造”的新型工貿一體創新型企業,柏森生產的發電機、水泵、高壓清洗機等小型機械絕大多數都通過跨境電商平臺銷往海外市場。今年,除了在傳統跨境電商平臺繼續深耕之外,企業開始布局海外社交媒體,通過直播、短視頻等方式打造出海新模式。
“品牌的曝光率越高,客戶就更愿意成為我們的代理,加快企業品牌出海。”公司首席制造官杜錦衷說,“當然我們不僅賣產品,我們還會為海外客戶提供產品短視頻,他們可以直接進行社交媒體的宣發,吸引更多的客戶。”
實現平臺創新的同時,企業依托自身制造優勢和研發投入,逐步對標國際同類企業,不僅豐富產品品類,提高產品性能,也提升了產品附加值。
“今年我們做了一款洗地車的產品,國外同類型產品賣到8萬多元人民幣,我們的產品只需要3萬多元人民幣,并且在配置以及品質上都對標國外品牌。”杜錦衷說。
從“賣貨”向“品牌”轉變,企業通過打造“自主品牌+全渠道覆蓋”新模式,推進跨境電商多渠道布局。2024年,企業銷售收入3.5億元人民幣,跨境電商板塊同比增幅30%。
柏森的創新發展也是臺州跨境電商產業的縮影。2024年,臺州市跨境電商出口額累計11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0%,增幅在全省名列前茅。近年來,臺州聚焦業態提升、載體創新、基礎夯實,著力“跨境電商+”融合創新,進一步推進新能動外貿培育。
“我們推行跨境電商+直播、跨境電商+產業帶和跨境電商+平臺這幾種模式。”臺州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董杰說,“截至目前,臺州有9個省級跨境電商產業帶。再者,臺州聚焦園區的載體創新,9個縣(市、區)都建有跨境電商園區。”
2
聚焦載體創新
臺州衛森科技有限公司是今年新入駐臨海市電子商務(跨境)產業園的企業,負責人羅強過去一直在義烏進行彩燈的國內銷售。入駐園區后,在園區全鏈式服務的幫助下,企業從8月開始嘗試跨境電商,4個月時間,銷售額逐月遞增10%以上。
“臨海這邊有生產端,我們需要得彩燈產品可以直接去廠家拿貨,園區又為我們提供了一站式跨境電商服務,一個生產端一個服務端,給我們從事跨境電商帶來了很大幫助。”羅強說。
立足彩燈、眼鏡、戶外休閑用品等六大臨海特色產業,為入駐企業提供報關服務、跨境營銷、品牌孵化、海外倉等資源鏈接,臨海市電子商務(跨境)產業園在幫助制造業及傳統貿易企業拓寬跨境電商業務的同時,也招引外地跨境電商企業落地臨海。
以園區為基礎,臨海市電子商務(跨境)產業園還打造了集貨倉和海外倉,打通生產鏈、供應鏈和服務鏈,構建跨境協會中心、人才培育中心、飛地鏈接中心和智庫服務中心,通過“一園兩倉三鏈四中心”來提升集聚發展效益和海外服務能力及產品供應水平。
“如果企業通過單打獨斗的發展方式,可能獲得的效益是有限的,但是加入我們平臺,它可以獲得更廣泛的資源,更有助于企業,特別是初創型企業的成長。”園區企業招商經理李云航說。
聚焦載體創新,推進供應鏈國際化。2024年,臺州成功打造了全國首家1688選品中心,目前已入駐工廠企業500多家,預計明年銷售額將達1億元以上;打造立足臺州產業帶的“云上臺州”;打造省級跨境電商供應鏈企業——中非經貿港;打造全省首個跨境電商海外展銷中心,成為全省跨綜服務平臺首個試點城市。按照規劃,到2027年,全市跨境電商出口總額將在2024年的基礎上翻一番。
“我們出臺了高質量發展跨境電商的政策,從5個方面對跨境電商做了全方位的支持。”董杰說,“包括每個縣(市、區)要建設一個跨境電商園區,建設一個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建設一個跨境電商選品中心,打造一個跨境電商億元以上出口企業,創建一個跨境電商省級出口名牌。”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