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春分到,萬象新。之江大地上,春耕圖景徐徐展開。即日起,浙江日報推出“融媒聯連看·來耕田”特別策劃,聯動浙報集團融媒共享聯盟,踏著春泥深入田間地頭,記錄科技賦能的智慧春耕,捕捉“新農人”的奮斗身影,展現新時代“浙”片沃野上的勃勃生機。
20日,在溫嶺箬橫鎮國聰家庭農場,到處是春的奏鳴曲——旋耕機破開土壤的機械聲,育秧工廠開足馬力的隆隆聲……“我自己種了2300畝,占地40畝的育秧大棚今年預計可供2萬畝大田用秧,下半年晚稻的苗也預定滿了。”種糧大戶朱國聰走在田壟間說,“今年催芽、育秧、播種等各個環節都用上了新技術。走,帶你們去看看?!?/p>
走進國聰現代化農事服務中心,首先看到3臺嶄新的浸種催芽一體機,兩名工人正將兩大袋種子倒入偌大的鐵框中?!皟A倒完畢,按下按鈕,完工,接下來只需要等待?!惫と死蠗钪钢蕴聛淼呐f設備說,“瞧,老設備需要先浸好種,再一層層鋪上去。這臺新機子能自動浸種、加濕、催芽,一次性處理1800斤種子,簡單省心高效,芽催出來更整齊?!?/p>
一旁,加裝桁架的龐然大物是播種成套設備,育苗盤流水線運行,每小時可以產出700盤秧苗,一系列操作只需兩人配合協同。朱國聰介紹,溫嶺自2021年起推廣缽苗育秧技術,今年設備升級,增加了基質的自動上料、回收,效率提升40%、人工減少50%。
“相比傳統人工育苗方式,那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過去,20人一天都不一定能完成這么大的工作量,而且缽苗移栽的成活率可以達到98%以上?!敝靽斝χf,今年還新建了智能化催芽室,可精準調控植物所需的溫度、濕度和光照,縮短育苗周期,確保不誤農時。
農技專家(右)為種糧大戶提供一對一指導。 共享聯盟·溫嶺 章毅 攝
隨著春耕備耕大幕拉起,全省各地農業部門正遴選發布符合當地產業特色和綠色增產、節本降耗、提質增效等要求的主推技術,落實落細專線服務和在線服務機制,確保50畝以上的規模種糧大戶與農技專家結對全覆蓋,實行“一對一”掛鉤聯系,做到“面對面”“手把手”幫扶。當天,溫嶺農業科技直通車開進國聰家庭農場,為種糧大戶開展春耕備耕科技指導。
隔壁的農機室里,10臺簇新的缽苗有序拋秧機整齊排列?!跋啾壤峡罾徝绮逖頇C,這批新農機成本只有一半,一天能拋秧50畝。它能把秧苗拋成一條線,生產效率翻倍,適合大面積推廣。”溫嶺農水局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江立斌介紹時不忘叮囑,“這款機器對農田的平整度有要求,犁地的時候要注意一下。”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