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報集團縣級融媒體中心共享聯盟“大潮起之江 ‘窗口’看小康”大型移動視頻新聞行動,7月21日在學習強國浙江平臺、浙江新聞客戶端、天目新聞客戶端、小時新聞客戶端以及有關縣級融媒體平臺推出第五期報道《大陳島的紅綠藍》——
大陳島位于臺州市椒江區往東29海里,海水湛藍,島礁奇峻,漁業資源豐富,是東海重要的漁場,被稱為“東海明珠”。60多年前,在這個富有傳奇色彩的著名島嶼上,一批青年團員登島墾荒,用青春和汗水培育出的“墾荒精神”猶如一座“精神燈塔”引領著當代大陳的建設發展。
陶強法是寧波象山人,7歲跟隨父母上島,做過工人、漁民、當過“船老大”,曾經還是衛星遠洋隊的隊長……2001年,看著大陳島的游客漸漸多了起來,年屆五旬的老陶盤下一家賓館,做游客生意。
如今的大陳島上民宿林立,但這家叫名弘賓館的民宿“老字號”,依舊客似云來,古稀之年的陶強法,習慣端坐大廳招呼游客喝茶,給游客講講大陳島的墾荒故事。
和老陶的閑適不同,老陶的兒子陶晨波每天都會乘機動船出海,去漁場投喂。小陶是黃魚養殖戶,他24歲開始養黃魚,如今已有近20年的黃魚養殖經驗,擁有6個直徑25米、周長75米的深水網箱。
大陳島周圍海域水質好,溫度、鹽分適中,養出來的黃魚特別鮮美,是最佳的養殖場所,但小陶卻屢屢吃了“臺風的虧”。
為了抵御風浪襲擊,政府出臺激勵政策進行補助,鼓勵像小陶這樣的養殖戶把養殖黃魚的淺水網箱更替成深水網箱。深水網箱能抗12級風浪,空間也增大許多,養出來的黃魚肌肉更飽滿,口感也更好。
像小陶這樣在大陳養黃魚的從業公司及合作社共有13家。在養殖設備方面,有些養殖戶還用上了更先進的銅網圍欄,提升了養殖產量,2019,大陳黃魚總產量近5000噸,產值4.5億元。
如今,大陳島陸島通航時間較2006年縮短近一半、運力卻增長了15倍,游客人次從不到5萬增至15.3萬,海洋經濟總產值、財政總收入、島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2006年的3.3倍、9.3倍、9.6倍。
總有一種精神,與時代同行,大陳島墾荒精神,引領著他們劈波斬浪,砥礪前行。以墾荒精神為代表的紅色文化、以生態為代表的綠色環境、以海洋為代表的藍色經濟,讓大陳島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成為臺州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生動縮影。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