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您當前的位置 : 浙江在線  >  臺州頻道 > 新聞 > 社會
涌金樓丨第一個搶到長三角擴容“門票”后 浙江這座城市和上海有了新淵源
2020年06月11日 來源: 浙江在線 記者 袁華明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6月1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袁華明)“我長期觀察一家臺州公司,做塑料產品,為世界最大的快餐企業提供刀叉等產品。”6月6日上午,北京大學教授周其仁在第二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層論壇的演講中,給臺州富嶺塑膠有限公司點了一個大大的贊。

  可以說,在這次論壇上,臺州很意外地搶了這樣一個鏡頭。事實上,對于長三角,臺州從來都很有迫切感,其在長三角中扮演著一個特殊的角色。

從上海來了位新書記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臺州與上海之間互動頻頻,單單是剛剛過去的五月份,就有不少往來——

  上海楊浦區黨政代表團到臺州“走親”考察,上海互聯網企業拼多多與臺州簽約為臺州制造業帶貨,臺州市委書記李躍旗會見在滬浙商并座談……

  去年12月24日,時任上海楊浦區委書記李躍旗赴臺州上任。兩周之后的的1月6日,臺州市五屆四次黨代會開幕,一如大家所預期的那樣,“融入長三角”作為五大重點之一被寫入這次黨代會的報告。

  在會見楊浦區黨政代表團時,李躍旗表示:我們深刻地認識到,臺州發展站在了一個廣闊平臺之上,要跳出臺州發展臺州,以高水平的開放推動高質量的發展。希望兩地在長三角一體化規劃圖景下,著力構建交流合作體系,建立完善“緊密抱團、深度互動”的戰略合作關系,在產業、科技、民生三個方面率先開展高效務實合作,不斷擴展合作范圍,深度推動互學互鑒、互幫互助、互利互惠。

  事實上,臺州和上海的距離被不斷拉近。從上海市中心到臺州市中心,高速公路里程約為400公里。400公里是快消品物流中經濟合理的半徑,在高鐵時代之前這也差不多是地緣相親城市的最大距離。隨著高鐵時代的到來,臺州到上海的時空距離被一再壓縮,預計于2021年通車的杭紹臺鐵路以及規劃中的通蘇嘉甬鐵路通車后,將進一步縮短兩地交通在途時間。

  一些臺州人則希望新書記能把更多的上海經驗帶到臺州。

  上海楊浦濱江——百余年前,曾是中國近代工業文明的重要發源地;40年前,曾是機器轟鳴、裝卸繁忙的大型國營企業集聚地;如今,這里是攝影愛好者喜愛的取景地,時尚一族常曬的“網紅打卡地”,運動達人慢跑、打球的健身場……

  上海楊浦把“工業銹帶”變成了“生活秀帶”,對于一個制造業為主的城市而言有著特殊意義。臺州制造業發展的幾十年,先發優勢與先發劣勢并存,要改變的有制造業產業自身升級迭代、轉型發展問題,還有產城融合、城市有機更新等宏大命題。當地人期待上海來的新書記帶來新的發展思路。

拿到長三角擴容“門票”

  多年來,長三角的企業家和老百姓,一直奔走在一體化的路上。滬蘇浙皖之間,彼此投資建廠、產業聯動、物流往來,這些市場行為早已有之。

  臺州商人是較早到上海發展的浙商群體之一。源自臺州的騰達建設、愛仕達電器等企業在上海發展得風生水起,當然還有曾名噪一時的臺州智能馬桶。在滬臺州籍企業家已成為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生力軍,進一步立足上海這個龍頭,集聚新動能、延伸產業鏈、拓展大市場,充分借力區域協同發展的東風壯大自己。

  “只要能進上海,就能進入全國市場。”1983年,來自臺州黃巖的騰達集團開始進入上海市場,最開始他們就是抱著這樣一個信念,盡管最初的兩年面臨的困難幾乎無法想象,但啃下了硬骨頭之后,他們在黃浦江上游引水、浦東國際機場高架、地鐵二號線等上海諸多項目中嶄露頭角。

  同樣來自臺州的愛仕達創始人陳合林也把出擊上海作為外銷的重要一步,當年他在上海外灘某大廈購置了2000平方米的門面,建立營銷中心、設計企劃中心,通過這一窗口將產品銷往世界各地。

  臺州與上海的淵源非常深厚,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不斷擴容正是從臺州開始的。

  十幾年前,臺州就開始積極參與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合作交流。事實上,對當時的臺州來說,要擠入長三角并不容易,這是一張難求的“門票”。據相關人士回憶,當時臺州市政府的工作人員一一敲開了各個專家的房門,只為推介自己的城市,還進行了一場答辯。2003年,臺州被正式接納為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成員,這是長三角首次擴容接納新成員,協調會首次擴容后成員城市由15個增加到16個。

  協調會的前身,是1992年15個長三角城市協作部門負責人自發倡議的聯席會議制度,此后有關正式文本中并未把臺州算到長三角中,那時人們在提到長三角城市群時也往往繼續稱“15+1”。臺州市委市政府于2005年初向國家發改委等有關部門提出請求,終于為臺州市掙得了一個“名分”——國家發改委2005年4月中旬出臺的長三角區域規劃總體方案中,正式把臺州納入長三角。

  此后,長三角無論是規模層面還是協調會層面,又經歷了多次擴容,直至去年12月《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將滬蘇浙皖41個城市全部納入其中。臺州作為長三角擴容第一城,如今回頭看別有一番意義。

兩張“制造名片”

  上海人對臺州最大的印象是什么?隨機采訪了幾位上海人,他們中大多數對臺州籍企業家李書福在央視為臺州制造代言印象深刻。

  《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提到,支持浙江溫州、臺州開展跨區域發展政策協同試驗,為民營經濟參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探索路徑。近年來,臺州圍繞“再創民營經濟新輝煌”和“新時代美麗臺州建設”,以“大灣區”建設為引領,突出民營經濟體制機制創新,積極在區域開放協作大格局中融入融合、借勢借力,成為活躍的“群員”。

  作為中國民營經濟發祥地、股份合作經濟發源地、市場經濟先發地,臺州是一座肩負“使命”的城市,即“再創民營經濟新輝煌”的歷史使命。2020年伊始,臺州市五屆四次黨代會提出的“建設新時代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市”發展目標。值得一提的是,臺州的民營經濟以實體經濟為主體、制造業為主業,從進一步推動長三角地區產業鏈整合的角度看,臺州制造業與國際大都市的上海制造之間有較大的互補性。

  值得關注的是,上海近幾年把“上海制造”作為全力打造的四大品牌之一,打造全球卓越制造基地。

  上海的高端、國際化、前沿性制造與臺州的精細、分眾化、“隱形冠軍”式制造相輔相成,兩個“制造之都”發揮著各自的優勢,實現著各自的價值。打造“上海制造”金名片,上海正搶占科技和產業制高點,著力在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上開疆拓土,著力在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上做足文章,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而臺州作為長三角產業鏈上的一環舉足輕重,正以“制造之都”建設為關鍵抓手,大力培育千億級產業集群,形成與長三角中心城市產業梯度互補、與甬臺溫臨港產業帶深度融合的發展格局,將臺州打造成立足浙江、面向長三角的先進制造業基地。

  為更好發展制造業,今年臺州將有很多新動作,其中之一是全面對接上海高校和科研院所,全面對接上海國企、外企和世界500強,全面對接上海各重點產業園區,全面對接上海各商會資源,提出“要把干部派進去,把產業接進去,把活動辦進去”。

標簽: 臺州;長三角;上海;一體化;制造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張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 臺州頻道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