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橋,中國東南沿海一座充滿活力的現代化城區。
從雞毛換糖到辦市場;從開銀行、造汽車,到連續4年蟬聯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市轄區前50強。
這個彈丸之地,正如她的名字一般——“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邁著鏗鏘的腳步踏歌而行,演繹了一部騰飛起舞、爭先率先的壯麗詩篇。
敢闖敢拼的路橋,打下了繁榮的民營經濟基礎;目光如炬的路橋,打出了一組組高質量發展的組合拳。
路通八方、橋連四海!作為長三角“金南翼”的一份子,路橋乘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東風,聚焦大平臺建設,聚力高端化發展提升路橋制造的品質和能級;探索數字化賦能,以數字化變革構建路橋制造新的競爭優勢;當下的路橋正以“三立三進三突圍”的氣勢,為“再創民營經濟新輝煌”努力前行,讓這千年商埠之地再煥榮光。
招才引智——讓制造變智造
制造業是路橋發展的基石。
深入融入長三角,尋求高質量發展的路徑,是路橋企業主的共同夙愿。
5月以來,路橋西馬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日志一直忙碌著。相比車間里生產線的火熱、如火如荼新廠區的基建,他更為關注的仍然是設在上海新虹橋中心的研發中心。
400公里外的研發中心,是西馬商業品牌和工業品牌的前沿陣地。
盡管經歷了疫情的突襲,但該中心根據疫情研發的智能馬桶升級版卻在恢復生產后立即成了爆款,單品銷量暴增4成。
早在十年前,當時名不見經傳的西馬就悄然在上海排兵布陣。“那時的我們雖然還在蹣跚學步,但對人才的渴望和需求卻很強烈。”劉日志說。
十年間,試種的種子早已生根發芽,為快步邁進的西馬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無獨有偶,同屬于智能馬桶產業的路橋歐路莎股份有限公司也同期在無錫設立了自己的研發公司,借助當地和蘇滬地區的人才及高校優勢,加大智能馬桶的研發投入,增強智能馬桶的自主研發水平。近來,該公司的研發團隊也攻克了溫水洗凈用既熱模塊和清洗人體用清洗器兩大項目。
人才,是高質量發展的必選項,也是路橋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最為渴求的要素資源。
制定出臺《路橋人才新政四十條》《路橋社會事業人才發展四十條》等政策文件;連續5屆承辦臺州國際人才合作洽談大會,舉辦中國·路橋現代農業裝備全球創業創新大賽、首(臺)套智能裝備全球創業創新大賽、海外高端人才項目專場路演,在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開展“招才引智 百校引才”系列活動……為更好地對接長三角核心城市的優質人才資源,推動區域人才深度交流合作,為新時代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區建設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路橋栽下一株又一株招引人才“金鳳凰”的梧桐樹,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路橋共引育海內外院士4人、國家級引才計劃11人、省級引才計劃14人、省級海外工程師1人、市級海外工程師11人、市“500精英計劃”76人、市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2個。同時,創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國家學會服務站1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個、市級院士專家工作站4個、市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個。
“今年我們也將和在滬人才機構,以建立引才工作站、購買服務等方式開展合作,全面拓展高端人才引進渠道。”路橋區委組織部副部長陳赟說,當前路橋正對接在滬、在甬科創園區投資孵化機構,通過服務外包等形式建立平臺管理服務合作,推動形成“項目前期孵化在上海(寧波),中后期加速和產業化在路橋”的模式。
產業蛻變——傳統升格高新
占地面積約85畝的路橋區新橋鎮智造小鎮,由原中部工業園區老舊廠房集聚區改造而成,定位為高科技企業及高層次人才集聚區和孵化區。
在這里,僅有1000平方米廠房的熱火機器人有限公司從外觀上而言,并不特殊。
但就在這不大的廠房里,卻與長三角地區4所高校聯系緊密。
“我們公司是集專業機械設計,電氣設計、研發與智能制造設備為一體的專業機器人集成企業。”該公司總經理陳仙德說。
這家2019年才入駐園區的新公司,頭一年的產值就達到了上千萬元。“相比以前的傳統產業,畝均產值翻了起碼4倍。”新橋鎮組織員吳良逸說。
但對于陳仙德而言,產值并非是他最為關注的事。車間里設計師和技術工正在搗鼓的重達10噸的打樁機鉆頭的激光焊才是他“得意”的地方。“這個別人做不到。”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正是當前路橋企業轉型升級的趨勢,以科技新長征,鍛造核心競爭力!
“創新券首次發放額度為100萬元,是由政府向科技型中小企業和創新創業團隊免費發放的權益憑證,主要用于鼓勵科技型中小企業和創新創業團隊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創新服務提供機構的資源,開展研發活動和科技創新,并可以抵押貸款。”連日來,路橋區科技局辦公室里2020年路橋區第一批創新券申領咨詢電話鈴聲此起彼伏。
通過開展“精準”服務,路橋加強技術對接、成果登記、合同認定,幫助企業理清研發思路,開展以提升效率為重點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研究,并給予資金補助,為企業加快“機器換人”按下了快進鍵。
“不久前,我們公司將原一代人工半自動電路板流水線換成了全自動二代電路板流水線,生產效率比原來提高了5倍。”浙江肯得機電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名工人站在電路板流水線前很是自豪。
品嘗到創新果實的甜頭后,加之路橋多措并舉全面激發創新驅動力,肯得一鼓作氣,誓在全自動二代電路板流水線的基礎上攻關升級,爭取將效率提高10倍的三代盡早研發出來,為公司產能再添強勁動力。
堅持踐行新發展理念,聚焦制造業的集聚與轉型,路橋正落實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推動制造業邁向更高能級邁步。
當前,路橋正以工業互聯網平臺為基礎,做深裝備平臺規劃,推動全區裝備企業實現產品智能化轉型升級。
2019年1月,路橋承建并自主研發的臺州工業互聯網平臺上線試運行。路橋區以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聯動的方式,著力破解產業發展痛點。
數字化賦能也為企業破解難題提供了可能。在疫情突襲時,該平臺將在“企業側”實現全天候反映問題、隨時查詢處理進度、及時獲得辦結反饋、進行滿意度評價的閉環式服務功能。
能級提升——變單一為鏈條
2019年,路橋省級經濟開發區創設成功。
對路橋而言,優良的平臺體系將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速助力,提升現有的產業平臺能級,讓全產業鏈鏈條完整,為路橋區落實和實施國家級、省市級疊加戰略提供強有力的平臺支撐,成為擁灣建設和臺州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不可或缺的“路橋力量”。
吉利汽車小鎮是全省首批列入省級特色小鎮名單中唯一的汽車小鎮,目前,吉利V汽車項目、雙菱集團、延鋒安道拓、愛信宏達、樂金華奧斯等汽車產業鏈企業已紛紛入駐該小鎮。
升級“硬環境”,增強“軟實力”。路橋區以“行動+創新”高標準推進吉利汽車小鎮創建,把特色小鎮打造成為產業大平臺和創業創新大平臺。
小鎮里,臺州延鋒安道拓汽車部件系統有限公司內,工人們正在忙碌地趕制訂單。與此同時,二期廠房建設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預計今年9月份交付使用。
愛信宏達廠房計劃在8月份開始試生產;而作為小鎮路網框架的重要組成,蓬北大道西段、濱十二路東段、海虹大道北段等3條道路工程將在8月開工建設。
過去的一年里,路橋平臺能級顯著提升。舊城區塊商住、安置項目全部開工,南官新天地商業項目引入寶龍集團開發經營。新城區塊金融集聚區、臺州市物流發展交易中心等項目基本建成。飛龍湖區塊飛龍山莊、路橋大道跨河橋梁、騰達路跨河橋梁開工建設。濱海區塊吉利汽車小鎮被評為省級特色小鎮“畝均效益”領跑者;金屬資源再生產業基地通過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終期驗收;游艇小鎮核心區道路開工建設,海島漁民安居工程、避風錨地工程順利推進。
聚焦大平臺建設,助推高質量發展。路橋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標——力爭全年完成投資12.6億元,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200億元,稅收12.8億元。
制造平臺的建設要迎來高質量發展,商貿平臺同樣要迎接新的業態。
路橋的商貿,自古以來便名揚四海!
背山面海的路橋享有“千年商埠”的美譽,南宋時期,路橋商風漸盛,百貨云集;清代乾隆年間,已經成為浙東南沿海的著名商埠,而今依然是浙東商貿中心。
當前臺州(路橋)日用品及五金塑料制品交易中心辦公場所裝修已近收尾,而在6月中旬即將完成進出口商戶、外貿服務機構及相關部門入駐。
這個“千年商埠”,臺州(路橋)日用品及五金塑料制品交易中心正積極申報“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要用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外貿的新業態、新模式,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謀篇布局——讓溝塹變通途
位于路橋區路南街道的眾創小微園,是路橋“一鎮一平臺”實施項目之一,正在著力打造“500精英計劃”創業創新園。剛交付不久的園區里,有著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
這是路橋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新技術企業項目招引落地備下的自留地。
不讓一個項目等著資源要素再落地,把制約高質量發展的問題統統破題。
著眼于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路橋謀劃確定空港經濟區、新商城區塊、現代物流區、中央山綠軸、飛龍湖生態區、省經濟開發區、黃礁白沙區塊、舊城區塊八大區塊,以區塊理念抓好產業集聚,以項目實施形成倍增效應,做精做強八大區塊項目品牌,以“百日攻堅”行動為載體,全力以赴,打贏經濟企穩回升“翻身仗”。
1987年落成的臺州機場,是全國首個縣級民航站。時過境遷,隨著機場設施陳舊民航保障能力飽和等問題日益突出,實施改擴建迫在眉睫。
改擴建征地面積約928.3畝,涉及橫街鎮、蓬街鎮、新橋鎮和路南街道。在路橋八大區塊“百日攻堅”行動啟動不到一個月,當地已完成征地區域青苗評估,并做好拆遷安置政策的宣傳,為下一步拆遷安置協議的簽訂打下堅實基礎。
5月13日9時30分,一塊“待字閨中”近3年的土地——路橋區十塘中心路以東、新十四路以南地塊,以8428萬元成交。
該地塊原先規劃依托吉利集團打造汽車配套智能制造園區,隨著國家土地政策的收緊,該計劃暫停。之后,路橋相關部門和集聚區圍繞智能制造這個產業定位,接觸了10多個項目,但由于周邊交通路網不成熟、位置較為偏遠等問題,地塊就這樣“躺”了3年。
路橋區土地空間碎片化現象突出,可連片集中開發建設的地塊不足,盤活低效用地是做大“千畝凈地”儲備庫、釋放發展潛能的重要抓手。
當下,路橋鐵軍為確保實現“千畝凈地”交付“擂動戰鼓”。按照凈地要求,清理“天上線、地下管”,結合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工作,通過整合、置換等途徑,編排科學有序的土地出讓計劃,提高土地出讓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確保千畝以上凈地滾動儲備,努力實現城鎮零增量。
競得這塊土地的臺州市恒金實業投資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我們計劃在這里投資建設一個小微產業園,該園區建筑面積約13萬平方米,園區內將建立一幢綜合服務樓,為臺州小微企業提供培訓、咨詢等服務。”
據了解,目前路橋全區共有41宗商、住用地和20宗工業用地在行動清單之列,4268畝用地存入“土地倉庫”。目前,部分土地已進入末尾沖刺階段,正由相關部門做好前期規劃,10宗土地即將進入招拍掛階段……其中重點出讓地塊22宗,用地面積1542畝。
路橋在用好現有土地資源的情況下,以“存量優化、嚴控增量”為原則,出臺《臺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路橋區“發展大綱”》。該大綱描繪了路橋今后的發展圖景:堅持“高質量、競爭力、現代化”導向,體現發展目標;置身長三角一體化、大灣區建設等戰略部署,體現城市定位;著力產業平臺和核心產業打造,體現產業支撐;著力提高城市品質、美麗城鎮建設,體現城市能級;著力補短板、惠民生,體現群眾需求。
產業升級漸快、文化氛圍漸濃、醫療教育漸廣……作為義務講解員的一員,桐嶼街道“90后”姑娘趙倬櫻,不斷更新著自己的言辭,把家鄉最新的美傳到更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筑巢引鳳的路橋正以全新的姿態,融入長三角一體化,迎接高質量發展的明天。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