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9000年前從下湯文明走來,萬載光陰搖曳,熬制了無數美麗非遺。新春佳節,中共臺州市委宣傳部、臺州市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浙江星風尚影視聯合浙報集團臺州分社推出《臺州記憶》系列,從正月初一到十五,帶你感受臺州非遺魅力。
清道光年間,在盛產竹子的黃巖西鄉,有一群從事竹木制品的藝人。
他們利用竹子,開始了各種翻簧竹刻制品的制作,黃巖也成為浙江翻簧竹刻最早的制作產地。
翻簧竹雕因雕刻在毛竹內壁的簧面上而得名,亦稱“貼簧”“反簧”。
它以獨特的制作工藝聞名遐邇,堪稱中國一絕。
何謂“翻簧竹雕”?
制作這一手工藝品,第一個步驟就是“翻簧”。
將大毛竹的青皮和竹肉仔細刨去,通過分層開片,翻出2毫米左右厚的竹簧,再把竹簧破開放入鍋內煮,將它軟化壓平,用膠將竹簧膠合在木板或竹片制的半成品上刨光斗角成型,是謂“翻簧”。
藝人們在上面進行深雕或淺刻,便稱為“翻簧竹雕”。
翻簧竹雕采用國畫手法,把繪畫技巧與雕刻刀法融為一體,有畫面,有題歀,有圖章,如此構成一幅幅有詩情畫意的工藝品。
黃巖翻簧竹雕有將近兩百年的歷史,在一代又一代傳承人的努力下,不斷傳承、不斷創新。
黃巖翻簧竹雕代表性傳承人羅啟松,制作翻簧竹雕已有六十年,退休以后,他重新投身于翻簧竹雕的制作與傳承中。
在黃巖,像羅啟松一般堅定的藝術傳承者還有不少,他們守望著這塊民間藝術陣地,不斷求索翻簧竹雕工藝的創新和發展。
翻簧竹雕,它傳承的不僅是一筆一劃的雕刻技藝,更是一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銘刻進咫尺間的翻簧中,代代相傳。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