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巖,元宵佳節(jié)怎么過?
必不可少的一項“議程”就是吃吃吃!
吃什么?
在許多地方,元宵節(jié)都離不開一群“白胖子”。
不過在黃巖,元宵節(jié)必不可少的食物卻個性滿滿。
材料不拘,做法隨性,每家取各自所愛,TA就是——山粉糊。
肉絲、冬筍絲、香菇、木耳、鮮蟶、豆干、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番薯粉(俗稱山粉),咸味的山粉糊就煮成了。
用番薯粉配上年糕、川豆瓣、蓮子、紅棗、桂圓、葡萄干、荸薺、紅糖、小湯圓,做出的是暖心的甜糊。
一般來說,正月十四吃咸的,正月十五吃甜的。山粉糊的美味綻上黃巖人的舌尖,也長久地保留在黃巖人的元宵記憶中。我們家晚上煮了兩大鍋,老媽把甜的咸的全做了,親朋好友坐了一大桌,而等碗里見空,我們有啥好玩的呢?
我翻箱倒柜,前年我給小虎做的鯉魚燈還在,公雞燈居然還能亮,另外還有小盞小燈,臨時用小節(jié)日燈和七十二巷的冬瓜燈又做了幾盞,哈哈,又可以玩點好玩的了。
我抱著所有的燈到了樓下,小虎和小伙伴們歡呼了,大人立馬掏出手機猛拍。當時下著小雨,我和小娃們說:“雨晴了,我們就游街去。”
約過了半個小時,雨停了,娃出動,提燈出游,沿小巷走了一大圈,慶祝元宵佳節(jié)。
囂張的娃提著絢爛的燈,引來了很多市民的圍觀。
記得我們兒時,也是如此提燈在街上逛悠,白兔燈、金猴燈、橄欖燈甚至還有偷了一棵白菜,掏空菜心插根蠟燭做的白菜燈。看著孩子們提花燈游街的情形,讓我們重溫了舊年時光。
黃巖老城區(qū)依河傍水,街巷錯落有致,有官河,有古道,文化氣息濃厚,素有“36街72巷”之說。
晚上孩童鬧花燈,點點亮光匯聚,照亮整條巷子,呼喚起新老黃巖人的美好記憶,留住一股濃郁的“鄉(xiāng)愁”。
看臺州新聞,關(guān)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或鏡像;授權(quán)轉(zhuǎn)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