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臺州頻道11月2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趙靜 楊群 市委報道組 吳敏力 通訊員 周彩麗)溫嶺市檔案局一份當年的總結材料顯示,1979年溫嶺共核發個體工商業營業執照8份,目前仍留存原件的只有登記人為周德清的1份。
11月26日下午,記者從溫嶺市市場監管局獲悉,由原溫嶺縣工商行政管理局核發的第0000007號個體工商業營業執照,時間為1979年11月1日,比原有記載的中國第一張個體工商業營業執照還要早一年,距離1978年12月18日成功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不到一年。
根據媒體公開報道,改革開放后中國第一份個體工商業營業執照發放日期為1980年12月11日。該執照由原溫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發、持證人為章華妹,主營小百貨。
“在日前的一次檔案整理過程中,我們很驚訝地發現了這份珍貴的歷史資料。”溫嶺市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介紹說。記者看到,這份距今已有39年的營業執照上面,登記的個體戶為周德清,家住原溫嶺縣城關,主營理發。
周德清換照后的營業執照
2008年,溫嶺日報記者曾采訪周德清本人。他出生于“理發世家”,16歲開始學藝。改革開放后,周德清租下一處僅四五平方米的地方,經營理發店。2013年,周德清因病去世。同年,這份營業執照因未按時驗照而被吊銷。
溫嶺市檔案局一份當年的總結材料顯示,1979年溫嶺共核發個體工商業營業執照8張,原件僅留存周德清1張。
這一發現,標志著改革開放后,個體戶第一次擁有合法經濟身份的時間比已知的提前了一年,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也是見證改革開放歷程的珍貴標簽。
“老玲煙酒”小賣部
11月26日,記者走訪了位于溫嶺市石橋頭鎮新興路1號的“老玲煙酒”小賣部。這是溫嶺在冊且仍在經營的個體工商戶,執照核發于1980年9月29日。店主戴崇玲(身份證顯示為戴叢玲)現年66歲,執照核發于1980年9月29日,是溫嶺目前在冊且經營時間最長的個體工商戶。
當年,夫妻倆在一次乘車時聽說“政策已經放開”,隨即前往當時的城南區工商所登記個體執照,注冊資金總額700元。
戴叢玲(戴崇玲)今年已經66歲
戴叢玲(戴崇玲)的個體工商營業執照
這對老夫妻倆仍清晰記得,當時國營商店在17時關門,他們的小店開張后,半夜都經常有人敲門買東西。“哪像現在,到處都是商店,還開到了網上。”老戴指著擺在柜臺前的二維碼,感慨不已,“時代真的完全不一樣了。我們做夢也不敢想象,小店還可以這樣掃一掃就收錢了。”
戴叢玲(戴崇玲)的個體工商營業執照存根
這樣的發現,在溫嶺并不稀奇。敢為天下先的溫嶺人,在改革開放后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全國第一,經濟實力長期位居全國百強縣的前列。
1983年1月15日,溫嶺牧嶼牧南工藝美術廠拿到“社員聯營集體”營業執照,成為全國第一個股份合作制企業;1996年6月,全國第一場“民主懇談會”在溫嶺松門召開;2003年,溫嶺新河鎮長嶼羊毛衫行業在全國率先探索工資集體協商制度。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