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椒江區大陳黃魚特色農業強鎮入選2018年省級特色農業強鎮創建對象名單。
10月13日上午,大陳島上,黃魚養殖工程、青墾文化舊址公園、梅花灣核心區改造工程、智慧景區、綜合碼頭主體工程、海島民宿等15個重大項目舉行了集中開工儀式。
11月5日至6日,中國第三屆大黃魚文化節暨第五屆大黃魚產業發展論壇分別在椒江以及大陳島舉行。
……
連月來,大陳這個因交通不便一度發展緩慢的海島鎮,在建設上喜事連連,動作頻頻。
這些只是大陳島近年發展的縮影。一直以來,大陳島有序推進開發建設,漁業產業更加壯大興旺,基礎設施建設更加完善,旅游產品業態更加豐富,一步步朝著“強富美”前進。
轉型:
從捕到養,改變“吃海”方式
大陳是臺州市區唯一海島鎮,由29個島嶼組成,有著獨特的海島風情和紅色基因。
豐富的漁產是大陳人一度賴以生存的資源。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大陳島依靠的是“索取式”的“靠海吃海”發展方式。
舊時,大陳漁場帶魚、黃魚、鮸魚、鯧魚等漁業資源豐富,素有“海上鬧市”之稱,其中“大陳黃魚”聞名遐邇。
由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過度捕撈,野生大黃魚頻臨滅絕,產量稀少且價格昂貴。
1998年開始,大陳開始養殖大黃魚。經歷了普通網箱養殖、抗風浪網箱養殖、水泥樁銅網圍海養殖、鋼管樁銅網圍海養殖、大型養殖工船等轉型發展階段,大陳黃魚產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養殖規模、養殖技術、黃魚品質在全省均居領先地位,現已成為浙江省最大的大黃魚養殖基地,且深海黃魚養殖規模位于全國前列,被農業部列為“大黃魚養殖優勢產業帶重點建設區”。“大陳黃魚”被評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并榮“2017年最受消費者喜愛的中國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
據了解,大陳鎮現有50米周長深水抗風浪網箱550只,大型銅合金圍網4處,新型養殖工船5只,養殖水體達80萬立方米,折合養殖面積近3萬畝,可養殖大黃魚600萬尾,年產量可達3000噸,年產值3億元左右,大黃魚產值約占全省的三分之二。
2017年,大陳鎮實現生產總值6.35億元,其中,漁業經濟總產值(包括休閑漁業)6.04億元,占比達85%,黃魚養殖業已經成為大陳鎮的支柱產業。
升級:
漁旅結合,實現“強富美”
如今,大陳的“吃海”方式又有了新的探索。
近年來,大陳鎮秉承“漁業穩鎮,旅游興鎮”的發展思路,推動海洋漁業一、二、三產業的聯動發展,由單純的漁業養殖、海洋捕撈延伸至海島漁旅相關服務業。
大陳島核心景區、浙江省海洋地質公園等一批景觀景點陸續建成開放,環梅花灣漁村旅游休閑帶基本形成……旅游業成為拉動大陳鎮社會經濟增長的新引擎。2017年,大陳島共接待游客12.4萬人次,同比增長31%,大陳鎮服務業增加值4024萬元,同比增長16.7%。
臺州廣源漁業有限公司是島上最大的大黃魚養殖企業。眼下,該公司的大黃魚養殖基地二期工程正在緊密建設中。除了建設深水網箱,項目中還配套了垂釣平臺、休閑網箱等設施,探索打造設施養殖和漁旅融合發展,讓上島的游客不僅能品嘗到新鮮黃魚,還能通過平臺參觀到黃魚養殖、捕撈的環節,體驗垂釣的樂趣。
這個曾經以捕撈、養殖為支柱的漁業島,漸漸走上漁旅融合之路,鄉村民宿發展勢頭迅猛,曾經離島的漁民、年輕人漸漸返鄉創業,辦起了漁家樂和特色民宿。
同時,大陳鎮堅持生態立島、創意亮島,以“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美麗鄉村“精品村”、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等專項工作為抓手,島上的交通服務設施、生活服務設施逐步改善;慶達9號、海鉅號、東鎮山號等客輪順利投用,航程縮短至65分鐘,客運承載量提升至每日3000人;敬老院、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垃圾無害化處理中心等海島民生建成投用……
而今,大陳島綜合旅游開發已列入省“大花園”建設行動計劃。大陳正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期,這顆“東海明珠”再度熠熠生輝。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