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冬至前后,旺柴亂吼”,冬至一直是溫嶺石塘的一個重要傳統節日。此時,既正值海鮮的豐產期,也是漁民與家人闊別三四個月團圓的時分,家的溫馨和豐收的喜悅同時讓這個節氣日充滿了幸福的味道。近日,在溫嶺市石塘鎮東山村,幾位心靈手巧的漁民阿姨們聚在一起,共同制作著她們專屬的冬至味蕾記憶。
“快來快來,嘗嘗這個剛出鍋的山粉糊!”此時,一鍋食材滿滿、熱氣騰騰的山粉糊正被一碗碗地分給當地群眾。作為當地冬至時節不可或缺的美食之一,山粉糊的食材豐富多樣,有香菇、花生、白蘿卜、紅蘿卜、芹菜、大蔥等各式蔬菜,而魚肉、魚面、鰻魚干等海貨的加入,讓山粉糊的口感更加有滋有味、“鮮”味十足起來。
“這道美食的精髓也在于一定要加入山粉這個‘天然增稠劑’使它最終呈現黏糊狀態,吃起來才會有一定嚼勁。”村民陳琴芳向記者介紹道。在現場的猛火爐灶前,我們可以看到,在基本炒制好料頭后,兩三位阿姨們開始分工協作,需要有一邊加入稀薄山粉水的阿姨,也要有一邊不停翻炒、攪拌的阿姨,直至鍋內配菜和山粉融合定型后,這一道名副其實的“海鮮版糯嘰嘰”才能出鍋。
與此同時,在露臺的另一側,四位阿姨正專心致志地敲打著一張張白色的面餅,也是特色美食魚面的雛形。在這一步中,她們需要花5-10分鐘,從內到外進行環繞式敲打,使魚餅每一寸中的馬頭魚肉的鮮味和番薯粉的韌勁都能充分融合。之后,阿姨們還需要將敲打好的魚面攤放在灶臺上進行煎熟,待出鍋冷卻后,再將其切成細絲并曬干,成為沿海居民日常烹飪中不可或缺的佐料。
“一般冬至邊,都是我們這邊的魚汛期,除了滿足對市場的供應,我們還會弄點干活,比如敲點魚面、弄點海鮮曬起來,都是很新鮮、美味的。”正如陳阿姨向記者所介紹的那樣,海邊居民習慣性地制作魚面、晾曬魚鲞等海鮮干貨,延長了海鮮的賞味期,也成為了來年沿海居民飯桌上的一道道美味佐料。
此外,現場還有手搓冬至圓、制作糖龜等傳統美食的活動。對于漁區的人們來說,這些美食也都寄托著他們對出入平安的美好祈愿。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