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定時兩小時處理一次污水。”5月30日,在浙江歐迅水產養殖有限公司,項目一期廠長、技術負責人顧瑋瑋指導工人用手機操作著智慧系統進行對蝦養殖。
浙江歐迅水產養殖有限公司位于三門縣健跳鎮,主要從事反季節南美白對蝦工廠化養殖,公司占地面積約340畝,總投資8000萬元。
“今年2月5日,一期19口養殖塘投入養殖,現已產出80噸對蝦。”顧瑋瑋說,年底項目完全建成后,預計年產對蝦2000噸,產值可達8000萬元。
來到養殖基地,一排排搭著棚的蝦塘標志著對象從“土塘粗養”進入“溫室精養”迭代升級——
每一口面積一畝的蝦塘標配著2臺水車、80個曝氣盤,用于增氧和集中污泥;
自動投料機、自動排污機通過物聯網應用,可在手機端輕松設置定時定量的自動化操作;
棚頂的卷簾棉被進行智能控溫,讓蝦塘時刻處于最佳養殖溫度。
現場通過演示,工作人員在手機上輕松一點,排水泵便快速響應,大量污水被高效排出。“智慧化養殖極大減少了人工成本投入,傳統的土塘養殖需要工人劃船,手動播撒飼料,既費時又費力,現在一個工人可輕松管理7口蝦塘。”顧瑋瑋說。
據介紹,采用先進的數字化(DAF)室內養蝦技術,可以幫助對蝦畝均養殖密度提高15-20倍,年養可達3-5茬,畝均出蝦量超過傳統養殖的60倍。內設三級標苗池,培育不同生長階段的標苗,可以幫助傳統塘養蝦苗存活率從40%提升至80%以上,畝均增收2000余元,帶動全縣1500余戶養蝦戶、3萬余畝傳統蝦塘實現降風險、降成本、降門檻。
一切的技術革新源于該公司“新農人”團隊的智庫作用。團隊專攻南美白對蝦養殖超過10年,16名核心成員均是本科以上學歷,其中碩士8名,幫助舟山、溫州等地同業企業實訓專業人員17名。
團隊在技術研發的同時還進行三農服務,成立黨員志愿服務隊,開展養殖技術培訓超2000人次,常年免費為養殖戶提供水質檢測、病害咨詢等服務,幫助蝦農制定養殖問題個性化解決方案,僅去年就幫助養殖戶挽回經濟損失800余萬元。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