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隨著上海東方購物平臺上為期3天的預售活動圓滿收官,成功售出的800尾大陳活黃魚,將陸續“游”至上海市民的餐桌。
大黃魚是我國傳統“四大海產”之一,而活的大黃魚卻是餐桌上的“稀客”。此次以電視購物為載體,為大陳活黃魚與上海市民“牽線搭橋”的,是由椒江區供銷社和浙江興旺水產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興鮮(浙江)供應鏈有限公司。
與傳統的冰鮮黃魚相比,活的大黃魚在市場流通時會面臨哪些難關?興鮮(浙江)供應鏈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文榮認為,關鍵在于運輸過程中要做好溫度控制、氧氣保障、循環水處理等技術攻關,模擬相對接近于大陳海域的各項環境指標,以提高大黃魚的成活率。
此外,該公司在椒江和上海分別建立了暫養基地。“魚到陌生環境會有應激反應,要先幫它們‘穩定情緒’,等其適應以后再用活水車運出去。”陳文榮說,上海暫養基地的建立,為大陳活黃魚在當地實現兩小時內配送到戶奠定了基礎。“目前,該基地建有6個魚池,暫養規模為1000尾,力爭做到全天候供應。”
大陳活黃魚此次成功打入上海市場,帶來了哪些利好?椒江區供銷社理事會副主任吳起表示,一方面通過電視購物節目中的講解、試吃等環節,給大陳黃魚做了很好的品牌宣傳與推介;另一方面,旨在以此為試點,探索形成可復制的供銷模式,推動大陳活黃魚“游”入更多城市的百姓家庭。
其實,大陳活黃魚暢銷上海的背后,有椒江區歷年來多方聯動共同擦亮大陳黃魚這張“金名片”的強有力支持。特別是,養殖模式的迭代和養殖技術的創新,賦予了大陳黃魚不斷“游”向深藍、“游”進千家萬戶的實力與底氣。
大陳島周邊海域處于臺灣暖流、浙江沿岸流、大陸徑流等三大水系交匯處,是國家級海洋牧場、浙江省第二漁場。“遠離內陸、潮流暢通、水質肥沃、海水鹽度高、水流急、鮮活餌料豐富等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孕育了大陳黃魚獨特的品質。”椒江區水產技術推廣站副站長陳恒說,大陳黃魚體型勻稱修長如梭形,肌肉堅實、呈蒜瓣狀、富有彈性,口嘗肉質鮮美、營養豐富。
據悉,大陳海域發展大黃魚養殖,經歷了普通網箱、抗風浪深水網箱養殖、管樁圍欄養殖、大水域重力式深水網箱、升降式圍欄養殖、深遠海桁架養殖等發展階段,現主要以大型抗風浪深水網箱、大型高樁圍欄方式進行養殖,持續輸入農業產業化和海島振興經濟協調發展的“共富密碼”,是當地的特色產業和富民產業。
目前,全島共有養殖企業14家,其中大陳黃魚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單位11家,黃魚養殖基地8處,圍欄養殖設施19口,深遠海桁架圍網3口,深水網箱710只,最大的單個設施水體達20萬立方米,總養殖水體150多萬立方米。大陳黃魚養殖年產量9245噸,產值超10億元。
生產端的養殖能力和技術創新,為大陳活黃魚的銷售打下了基礎。為此次電視購物提供產品的臺州廣盛漁業有限公司,在深水網箱養殖技術、自動化養殖裝備和產品活體運輸、冷鏈物流工程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并建有自動化升降鋼結構圍欄設施。
“活黃魚基本都是‘十里挑一’的,條形纖長優雅、外觀不能有鱗片掉落、明顯出血點等瑕疵。”陳恒說,創新的養殖設施、模式,使得網箱整體下降時,可以有效防御臺風等災害性天氣的影響;起捕時網箱整體上升,可以保持大陳黃魚的品相。“此次大陳活黃魚獲得上海消費者的認可,既是大城市很少有鮮活的大黃魚出現在餐桌、大家沖著‘新奇’選購的因素驅使,也得益于我市正在申創‘世界美食之都’的氛圍營造,促成了這段‘雙向奔赴’。”
做好黃魚帶富“文章”,椒江一直在努力。“在前期謀劃的基礎上,今年4月我們成立了黃魚專班,將聚焦扶持政策制定、養殖技術推廣、大陳黃魚品牌宣傳、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等,共同推進大黃魚產業持續健康發展。”陳恒說,除了常態化開展技術指導,今年將結合現代“新農人”培訓行動開設多期課程,邀請專業講師為大陳黃魚養殖戶授課解惑。“對于在養殖領域有突出貢獻的人員,還會授予其‘墾荒漁農’榮譽稱號。”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