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正在出差途中的李先生突然收到一條短信。“這么快就發過來了?”他有些驚訝。就在1分鐘前,李先生接到椒江人民法院打過來的電話,在電話里,他同意法院通過短信的方式向他發送訴訟文書。他點開一看,果然,短信的內容正是法院發來的訴訟材料,“現在打官司可真是越來越方便了。”
正如李先生所說,現如今法院服務審判執行的智能化水平越來越高,司法便民利民措施不斷創新。在送達方面,椒江人民法院已經全面使用智能送達平臺,并積極引導當事人優先采用電子送達方式接收訴訟材料。法院還召開了面向律師和金融機構的座談會,實現了電子送達對轄區金融機構、律師、法律工作者全覆蓋。
對同意使用電子送達的當事人,法院將以12368短信、電子郵件或移動微法院的形式發送訴訟文書。當事人只需打開電腦或輕點手機,就能馬上接收到法律文書。而這份“簡單”的背后,是法院高水平的信息化平臺系統和法院送達人員的辛勤工作。2018年4月至今,椒江人民法院通過運營商查詢號碼22441個,電話溝通21123件,經電話聯系后確認送達信息的當事人達13941人,電話聯系確認身份后的送達成功率達100%。
在保持高效的同時,椒江人民法院的電子送達也十分嚴謹。從送達任務發起直至送達完成,全程留痕、全程可視、全程監管。對適用電子送達的各類訴訟文書,法院在格式、內容等方面進行規范,還制定了相對統一、要素完備的文書模塊,在通過短信、電子郵箱、移動微法院等平臺送達時自動引入。送達的文書發送至當事人手機或電腦,當事人點擊查看后,系統將反饋已讀情況,自動生成包括發送時間、接收時間、文書類型等在內的送達憑證,并自動歸入電子卷宗。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