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臺州頻道9月2日訊(浙江在線縣委報道組 鮑雯霞)“爺爺,您袋子里的煙蒂分錯啦,它不是屬于易腐垃圾,而是屬于其他垃圾,我們要放進這個灰色的垃圾桶里……”近日,在三門縣海游街道安居小區,幾名身著統一白T的大學生分布在垃圾桶旁,一看到居民分錯垃圾,便主動上前,耐心地提醒他正確的垃圾分類方法。
8月以來,這樣的場景在安居小區里頻頻“上演”,而這群“學生黨”正是三門當地“拉風”創造營的成員。據了解,今年,三門縣垃圾分類辦、共青團三門縣委等部門聯合打造“拉風”創造營,邀請三門籍在校大學生、應屆畢業高三學子等開展“垃圾分類”的主題暑期實踐,經專業培訓后的學生團隊進駐安居小區,開展與垃圾分類有關的創新活動,宣傳垃圾分類的知識和方法,提高社區居民的分類意識和分類技巧。
目前就讀于武漢傳媒學院的大學生劉紫琪,便是其中的一員。“走訪后,主要針對兒童、青少年、老人三個群體,根據他們的自身特色,通過親子賽、繪畫比賽、擺攤、手把手教學等宣傳方式,并結合‘獎勵機制’激發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來推廣垃圾分類。”劉紫琪介紹,考慮到白天大多數居民外出工作,她們還特地趁著晚上居民乘涼時間去宣傳授課,動員更多居民參與垃圾分類,提高分類的準確率和參與率。
一個月的時間里,40余名學生“兵分十路”,在社區里“各顯神通”:他們挨家挨戶進行知識宣講、張貼宣傳海報,親手繪制并發放垃圾分類手賬,開展垃圾分類知識講座、知識有獎競答、主題小游戲、視頻采訪……在他們的推動下,平安社區里掀起了垃圾分類的新熱潮。
“這群學生們宣傳方式新穎多樣,不管白天、晚上,都會進小區指導居民分類,現在大家伙不僅提高了垃圾分類的意識,且分類垃圾也越來越熟練,甚至有一些居民還主動加入學生們的垃圾分類‘戰隊’。”看著社區里“垃圾分類”漸入人心,該社區阿姨盧湘娥笑呵呵道。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把垃圾分類宣傳工作放在首位,與文明創建深度結合,同時吸引和發動更多志愿者參與宣傳活動,擴大宣傳面與影響力,并通過完善宣教基地的宣傳設施,融入‘課堂教學+互動游戲’,充分發揮‘小手拉大手’效應,讓垃圾分類走進更多家庭,實現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文明整個社區。”三門縣垃圾分類辦副主任陳林本說。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