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底,列入項目“雙進”大比拼活動的70個重大項目共完成投資25.91億元,完成1月~4月份目標任務的121.8%,推動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8%,超過8.3%的目標值……
最近,玉環市這張亮眼的“成績單”備受矚目,而在這張“成績單”的背后,是玉環從年初就定下的高目標——確保全年生產總值增長7.5%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以上,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3%以上。
所有的成功,背后都凝結著汗水與堅持。
練強項目雙進“主力軍”
如何大抓產業發展?玉環的答案是“把項目攻堅作為主載體和主引擎”。
在當下的玉環,在組團攻堅、精準施策,確保項目推進無障礙的同時,攻堅一線也成為了鍛煉干部的主考場。在這一過程中,玉環付出了努力,找到了方法,也培養了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隊伍。
已經入夏,玉環市的停水公告已經出了好幾次。臺州市南部灣區引水工程(玉環)項目組組長戴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玉環水資源供需緊張矛盾日益凸顯,“看天吃水、用水”已成為玉環發展的瓶頸和民生的痛點。臺州市南部灣區引水工程的建設,將徹底結束玉環缺水的歷史,為玉環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支撐,南部灣區引水工程的進度也因此備受矚目。
臺州市南部灣區引水工程(玉環)項目組組長戴峰和他的同事們,為了推進項目建設的進度,平均一天要驅車200多公里,跟進度、測量、入戶……“辛苦是難免的,但一想到這個工程,可以有效解決這些困擾了數代玉環人的‘吃水難’‘用水緊’問題,我們個個又是干勁十足了。”戴峰和同事們知道,在項目的背后飽含著群眾、企業的殷切期待,他們的腳步必須快些再快些。
這批在項目一線的70、80、90后歷練干部用他們的腳步和汗水,換來了項目“快跑”。干部干在項目一線的情況,并不只在南部灣區引水工程上。今年以來,玉環開展“攻堅出彩、勇當標兵”行動,組成72個項目“雙進”大比拼攻堅組,318名干部集結一起,作為南部灣區“五線歷練”主力軍,在“兩抓”年的“大賽場”上營造出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濃厚氛圍。
這樣的氛圍下,楚門鎮組織辦主任吳昊也是倍感壓力。今年4月,吳昊加入楚門鎮高鐵沿線征遷小組,“新崗位”涉及土地政策、拆遷、補償等多項事宜,這對一直從事組織、宣傳等黨務工作的吳昊來說,一切工作都要從頭開始。
每周吳昊都會抽出時間跟城建辦業務骨干學習相關業務知識,并跟隨他們一起實地走訪查勘。吳昊說,跳出原本一成不變的“小天地”,經常深入一線和老百姓打交道,視野更開闊了,責任感、使命感也比以往更加強烈。
短短一個月時間,吳昊便掌握了高鐵工程建設類基本知識和政策處理方式,和同事排摸涉及拆遷的“紅線”內住宅房屋120余間、需征遷的“紅線”內墳墓500余穴。
項目一線的黨員干部們鉚足“干勁、狠勁、巧勁、韌勁、拼勁”,緊盯目標,克難攻堅,積極抓好各項工作落實。截至4月底,全市已完成59個老舊工業點“一點一策”制訂,14個老舊工業點已開工建設,累計新建和改擴建標準廠房10萬平方米。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8%,超過8.3%的目標值。
精選扶工助企“智囊團”
企業引得進來,如何發展得好?就三點!企業的事兒,由懂行的人來做;讓企業的人來選;當自家的事兒來干。
“企業發展涉及到各個部門,如果不具備相關的知識,很難給出準確的發展建議。因此我們從全市退出現職領導干部中,反復篩選擔任過發改、經信、科技、稅務等涉企部門‘一把手’,或者有豐富涉企崗位經歷、熟悉民企生存環境、了解市場最新風向的干部,作為扶工助企專員初步人選,成立人員數據庫。截至目前,已有114名涉企工作經驗豐富的退出現職領導干部,經篩選入選扶工助企專員數據庫。”據玉環市委組織部干部科負責人介紹,在幫助企業時他們還講究搭配新老組合。專門挑選有經濟學歷背景或涉企工作經驗的優秀年輕干部擔任“專員助理”,負責協助專員開展政策對接、問題收集等工作。
在琦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的眼中,原大麥嶼街道黨工委委員林子利和市金融辦的龔真就是懂行的人,也是他們自選的結對人員。
把企業的事兒當自家事兒辦,把企業的煩惱當做自己的煩惱。去年上半年,琦星機器人產業園選址斗門頭村,廠房建設過程中涉及到與村集體、村民的土地征遷問題,對企業來說就是個大難題。林子利作為扶工助企專員,對企業來說簡直就是“救星”。
“新廠房建設涉及征地手續辦理、田地權屬明確、建設道路改道等諸多問題,這可比我之前工作時的活兒還多了好幾倍,還棘手許多。”林子利雖“抱怨”著工作的繁雜,但跑工地溝通交流卻很勤快。村民們都說,林主任開口說話做工作,他們愿意聽,也聽得懂。
而有著豐富金融知識的龔真,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企業的發展提出了不少實用性建議。“基本一周會有一次走訪,主要了解企業目前遇到的融資發展等方面的問題。特別是在涉及到對外貿易的問題上,我們會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給出應對的建議,幫助企業更好地發展。”龔真看起來年紀輕輕,很多企業家卻都愿意給他電話,約他聊聊發展局勢。不僅因為他有豐富的專業知識,還因為他能將生澀難懂的金融知識口語化,一聽就懂。
像林子利、龔真這樣的扶工助企團隊在玉環全市共有110支,這項工作,玉環也已經堅持了三年。先后有127家重點骨干企業主動與扶工助企專員團隊簽約結對,累計幫助企業解決項目申報、用地用電、專利申請等難點問題510余個,實打實服務保障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
把與企業說得上話、能為企業辦得了事的退出現職領導干部派駐到扶工助企一線,精準對接企業發展需求,玉環市組建的這個扶工助企專員數據庫,力戒“湊湊數、拉郎配、裝門面”等形式主義,將選擇權交給了企業,由企業對照候選名冊清單,勾選貼合自身發展需要的意向人選,再由組織部門征求干部個人意見、綜合權衡崗位匹配度后,最終確定結對專員。
針對企業生產經營業務辦理“多頭跑、重復跑”等問題,專員團隊發揮自身經驗、業務、人脈優勢,主動代辦助跑各類業務事項,同時聯合審批部門開辟綠色通道,并借助微信平臺展示服務實時訊息,推動企業辦事“一次也不用跑”。專員蔣興良倒排時序為浙江省重大產業項目——里陽半導體一期芯片制造生產線代辦10余項審批事項,推動項目在8個月內正式投產;玉環江林水暖管業有限公司專員王勇及時協調審批部門,采取“一窗受理”的模式,使原本15天的新公司注冊流程縮短至3天以內。
描繪政企共建“同心圓”
“一個項目如何快速落地投產,影響著企業的效益和未來發展。時間至關重要,但在玉環我們不擔心。”浙江福騰寶家居用品項目的負責人胡堅對玉環的信心,來自于“17天的玉環速度”。
作為玉環市迄今為止最大的回歸項目,“福騰寶”廠房建設工程總投資達到3.3億元。該項目確定將在玉環落地后,僅僅過了17個工作日,就已審批完成包括占用林地許可、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手續、施工許可證等在內的全部手續,創造了玉環一項新的審批最短時限紀錄。這一“玉環速度”的取得,既是玉環各部門“媽媽式”通力服務的成果,也是浙江蘇泊爾股份有限公司黨總支與大麥嶼街道黨工委以黨建紅盟推動政企連心的一個縮影。
自今年1月以來,玉環積極把握產業轉型升級和區位條件改善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組織4個部門、5家銀行、32家企業黨組織分兩批結成“政企紅盟”。與以往簡單的政企結對不同,每對“紅盟”都帶著一個明確的“小目標”——“技改攻堅”“品控保障”“上市輔導”“稅務護航”“出口升級”……各部門黨組織充分發揮專業優勢,依托主題黨日活動、聯席例會、主動走訪等形式,輸送“真金白銀”政策。“招大、引強、選優”的政策落實了,營商環境優化了,里陽半導體、網營物聯(浙東南)智慧供應鏈區域運營中心等一批優質產業項目紛紛安家玉環。
而對于浙江業洲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來說,如今蒸蒸日上的銷售額背后曾有著一段鳳凰涅槃的經歷:“業洲”的前身是“中捷環洲”,2014年7月“中捷環洲”瀕臨破產,停產長達一年,成了“僵尸企業”;2015年8月,“業洲”正式營業,以全新的姿態,浴火重生。
重新被激活的“業洲”位于玉環汽摩工業園區,主要從事鋼材延伸加工、倉儲物流配送、供應鏈方案提供等業務。在玉環本土銷售量從原先的月均2000噸增至月均3萬噸左右,銷售總量占玉環同行業總量三分之一。輝煌數字的背后,有著“業洲”自身的努力,也離不開他們黨支部的支持。“業洲”黨務工作負責人說:“企業重組后,我們第一件事就是先成立了黨支部。有了黨支部,企業就像有了主心骨,遇到什么事我們也總想著找黨總支、組織部聊一聊。”
“黨建工作不能做成飄在天上的云,要做成扎在地下的根……”在全國兩新組織黨建“先鋒導師”包金方看來,非公企業黨建的活力就在于將其從“成本”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利潤”,真正讓黨建有“溫度”。以包金方所在的浙江雷安電氣有限公司黨支部為例,他們的做法就是把“黨的工作方法融入到企業的管理制度中”,并探索出了“黨員家訪日”制度。黨員到員工家里家訪,看看有什么需要幫忙,這個工作法看起來簡單,作用卻不小。員工對黨組織的好感度和親近度與日俱增,企業整體的凝聚力也就隨之提升了。今年,在玉環組織部門的支持下,包金方還成立了“金方工作室”,匯集了一批“紅領英才”,他們中有律師、公司高管、基層員工,就非公企業黨建工作中的問題,通過網絡直播,提供來自一線的解答,成了當地的“網紅主播”。
不僅有專業人士,一些企業核心管理層中也有“紅領英才”。玉環盛大汽摩配件公司的黨支部書記郭明曄就將一線業務骨干發展成黨員,甚至提拔到管理層,“黨員帶頭引領示范參與工作,這對企業留住員工、留住人才起到了不可或缺的積極作用。”郭明曄說。
敢想、實干、勇闖、擔當。
如今,圍繞“建設美麗宜居、充滿活力的現代化海灣城市”這一奮斗目標,玉環市的黨員干部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打贏了一場又一場硬仗,推進了一項又一項重點工作、辦成了一件又一件大事要事。
高速夢夢想成真、高鐵夢照進現實、港口夢揚帆啟航,在玉環全面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之中,玉環的黨員干部用辛勤和汗水正奮力書寫“玉環篇章”,為交出高質量發展的“玉環答卷”而不懈努力。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