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下旬,打車軟件巨頭“嘀嘀打車”進入我市后,在我市的出租車業界引起不小的波瀾。至今,這款軟件進入我市已經一個月有余,比起之前的燒錢大戰,打車軟件的補貼開始急劇降溫。不過,隨著在我市各個縣市的逐漸推廣,使用的人卻沒少去。
進入臺州后調價6次
2月22日,“嘀嘀打車”宣布登陸臺州,推廣之初,軟件給臺州人送了一個大紅包:乘客使用“嘀嘀打車”并通過微信支付車費,每天的前3單每單可享受12到20元不等的補貼,而司機每天前5單獎勵5元/單,后5單獎勵10元/單。
軟件初來乍到,就在臺州引起不小波瀾,手機叫車、免費打車,這個新生事物讓不少司機和乘客既賺了便宜,又得到實惠。不過,高額的補貼并未在臺州持續多久。
2月28日,“嘀嘀打車”的司機端補貼最先開始調整,變為每天5單,每單補貼5元。
3月4日,乘客的打車補貼出現下調。乘客使用“嘀嘀打車”并且通過微信支付車費,隨機獲得6~20元不等的補貼,每天限2單,這和之前每天前3單都會獲得12元到20元不等的補貼比,縮水明顯。
3天后,乘客的補貼再次調低。3月7日起,乘客使用微信支付車費的隨機補貼調整為6~15元。
又是3天之后,乘客們的補貼第三次降低。從3月10日開始,乘客每天可獲得2次5~10元的隨機獎勵。當天,司機們的福利也進一步縮水,每人每天只能獲得5單獎勵,每單獎勵2元。
3月18日,乘客使用微信支付車費獲得的補貼出現第四次下降,由每單減免5~10元變成減免5元。
而從3月23日零時至今,乘客使用微信支付車費,每天可減免2單,每單只能減免3元。
記者粗略計算發現,自2月22日“嘀嘀打車”進入臺州市場至今,37天的時間里,這款軟件對司機和乘客的補貼一共下調了6次,司機每天補貼縮水近90%,而乘客每單的補貼也至少降了9元。
市場逐步擴大
下調補貼的顯然不單單是“嘀嘀打車”的行為,記者了解到,從3月4日至今,另一打車巨頭“快的打車”對乘客的補貼也作了3次調整。
“補貼早晚會降低,只是沒想到這么快。”昨天,出租車司機唐師傅告訴記者,補貼從最高10元降到5元時,有些司機就太不愿意接單了,現在又降到2元,“賺這點辛苦錢就沒意思了。”
“為了使用打車軟件,不少人換了智能手機,升級4G,就為了多搶點單子多賺點錢,現在補貼下降,都沒有干勁了。”唐師傅說,補貼一降再降,估計放棄使用軟件的司機會越來越多。
雖然補貼在降,但使用這款軟件的司機和乘客的人數卻依然在上升。記者了解到,除了椒黃路三區外,目前該款軟件已經推廣至我市溫嶺、三門兩地,預計下周將進入臨海市場。目前,全市已有4000多名司機使用該款軟件,占全市出租車司機總量的2/3,平均日下單量為1萬多份。
與此同時,使用另一款打車軟件“快的打車”的出租車司機也在增多,昨天中午記者打開這款軟件看到,附近使用這款軟件的出租車達到36輛,雖然這個數字比起“嘀嘀打車”的上百輛要小得多,但跟年前的個位數相比,還是有了一定增長。
記者隨后聯系到“快的打車”營銷和公關部的負責人李敏,對方表示,年前該打車軟件就已經進入臺州市場,不過,目前暫沒有來臺州進行推廣的打算。
或成單純“叫車”軟件
對于打車軟件補貼降溫,業內人士表示這是必然的。“純粹燒錢不實際,而乘客在使用時為的是方便打到車,也不在乎補貼,打車軟件搶占了市場,是培養一種消費習慣,按照目前的形勢看,打車軟件更有可能是變成單純的‘叫車’軟件。”對此,我市一出租車公司負責人表示。
就在3月28日,“嘀嘀打車”宣布入駐手機QQ,用戶通過“QQ錢包”下該款打車軟件就可以實現叫車,并同樣享受“立減”活動的優惠。其中,北京、上海、廣州等12個城市用戶使用“嘀嘀打車”通過“QQ錢包”支付車費立減5元,其他城市包括臺州在內每單立減3元,優惠單數依然是每天2單(但不能和微信支付優惠共享,即一天無論通過微信或QQ錢包支付最多只能享受2單優惠)。
“通過本次戰略合作,‘嘀嘀打車’將為數億手機QQ用戶提供方便快捷的打車體驗,并在手機QQ平臺獲得一個重要移動端流量入口。”“嘀嘀打車”運營副總裁張晶表示。
不難看出,在兩大巨頭搶占打車市場的背后,其實更是馬云和馬化騰在移動支付市場的爭奪戰。雖然此前支付寶以壓倒性優勢占據了移動支付市場,但此番騰訊借助“嘀嘀打車”推出“微信支付”和“QQ錢包”支付,至少在量上占了優勢,而雙方推廣移動支付的目的顯然已經達到。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