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朱來華
【事件始末】
8月23日10時30分許,位于臨海市大洋街道雙橋村的臨海市臨杰工藝有限公司因生產需要,準備拆除靠南邊的金工與組裝兩個車間之間高度為3米的隔墻作為通道。當人工拆墻至1.5米高度時,準備借助叉車拆除剩下的墻體,在場的施工人員均退到了安全地帶。由于施工帶來的共振和連帶作用,造成原本不計劃拆的北邊二間墻體坍塌。但讓所有在場人員注意不及的是,不知何時獨自一人退到北邊避讓的參與拆墻的民工毛必松突然被坍塌的墻體壓倒至重傷,經臺州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為此,死者家屬提出按城鎮職工因工傷亡予以賠償。由于死者毛必松今年已73歲,根據目前全國針對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職工在工作中受傷是否為工傷的認定各省市并不相同的實際,結合本市以往同類案例,所以工傷認定得不到有關部門的支持。
該公司認為,毛必松本身是一個73歲的農民,屬于本公司雇傭的一名不定期做工的雇工,他雖然不幸離世,但也有其一定的責任,所以,愿意按務工農民的雇傭關系進行處理,給予家屬15萬元的補助金。針對當事雙方紛爭的焦點,負責主持調解的臨海市司法局大洋司法所工作人員融合法制教育、人情關懷與和諧社會建設于其中,進行反復耐心地疏導,終使雙方自愿達成協議:鑒于毛必松在該公司不定期做工已有3年時間,由公司一次性給予死者家屬工亡補助金、喪葬費用及撫恤金43.8萬元;同時支付火化交通費500元,并負責支付醫院搶救毛必松的一切費用。
【相關閱讀】
目前針對超齡職工在工作中受傷是否為工傷的認定,在全國各個省市并不相同,大致有以下三種情況:(一)明確規定不予受理。如《北京市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辦法》規定不予受理,其規定:“工傷認定申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受傷害人員是用人單位聘用的離退休人員或者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二)明確規定可以享受勞動保險。如《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上海市醫療保險局關于實施<上海市工傷保險實施辦法>若干問題的通知》規定:“本市用人單位聘用的退休人員發生事故傷害的,其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按照《實施辦法》的規定執行,工傷保險待遇參照《實施辦法》的規定由聘用單位支付。”(三)沒有明確規定,如山東省東營市對此未規定,但實踐中的做法就是對此類申請不予受理。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