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媛媛
路橋自古就是一個小商品業發達的地方,沿街叫賣、隨地擺攤已經成了路橋一道“街景”。
但這道“街景”,勢必給路橋“多城同創”的開展帶來困擾。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路橋區的銀安街,希望能從這條小街看看路橋區連月來“多城同創”的成果。
銀安街是路橋區市中心的一條繁華小街。沿街開滿了各色商鋪,平日里,店家們為了招攬生意,把自家的貨品、桌子板凳擺到人行道上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而“多城同創”開展以來,店家們也和執法人員玩起了躲貓貓的游戲。
從今年8月份開始,臺州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路橋分局的執法隊員就密集地在街上分發整改通知書,上門宣傳“多城同創”工作。
而這份整改通知書,有別于常規,更顯示“個性”。
每一份整改通知書上都明確寫上了占道經營、亂張掛或亂倒垃圾等具體原因。
“有了‘個性化’的整改通知書,店鋪就能更好得明白自己的不足,有利于主動整改。”執法隊員馬四季說,經過前期整改通知書的下發,有部分商店已經能按照規范進行經營了。
當然,也有比較難治理的商鋪。
在這條街上的路北小學門口,有一家存在了十幾年的豆漿店。由于口味不錯,豆漿店每天門庭若市,生意很好。但是,由于這家豆漿店的門店面積較小,豆漿店老板就把桌子、椅子擺在門前的人行道上做生意。
這樣一來,原本就不寬敞的人行道顯得更加擁擠了,行人基本無法正常通行。
“我們前前后后下發了至少七八次的整改通知書。”馬四季說,豆漿店老板都表示配合,但是總是整改得不夠徹底。
從前,這家豆漿店至少要在人行道上擺到上午10點鐘才收攤,執法隊員發了幾次整改通知書后,豆漿店老板先后把時間提前到了上午9點半、9點、8點半……始終無法徹底做到歸店經營。
“在耐心做思想工作的同時,我們也對這家豆漿店進行了立案,對其進行了罰款,并告知他,如果再不完成整改,工商部門將會吊銷他的營業執照。”馬四季說,他們就是用這種軟硬兼施的方法,讓這家豆漿店實現了歸店經營。
如今,這家豆漿店在旁邊又多租了里間門面,擴大它的經營空間。
昨天上午,記者在銀安街走了幾圈,確實不見商鋪占道經營的蹤影,車輛規矩地停放在指定位置……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