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百難”進行時
見習記者 金許斌 姚苗苗/文 陳靜/制圖
核心提示
流動攤販似乎已經是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一部分,在一條繁華的商業街上逛街,偶爾來一串燒烤,吃一個菠蘿也覺得是件很愜意的事情。
而正是這樣的流動攤販,現在在臺州的各個背街小巷扎根,一群又一群的人蜂擁而過,卻在小攤邊留下了難堪的垃圾堆。
而當較大的車開過時,往往要和流動攤販搶占“有利地勢”,結果導致道路堵得水泄不通。
黃巖的永寧街、山亭街也是流動攤販云集,是“多城同創”中的整治重點。
概況
永寧街:南起環城南路,北到橫街路,全長400多米,街道寬4米左右,沿街分布著許多小巷通往四周,街兩邊都是一些小商鋪。
山亭街:南接青年東路,西至天長北路,全長400多米。沿街分布著許多賓館,附近是比較老舊的居民區。
現場
永寧街:流動攤販云集垃圾隨手亂扔
昨日上午10點,記者從黃巖橫街路進入永寧街,往里走十幾米,有一個十字路口。站在這個十字路口,記者發現,自己已經被流動攤販圍成了一圈,有賣香蕉的、有賣橘子的、有賣大餅的……這些小攤販們,推著輛三輪車,打個遮陽傘,就停在路口。三輪車體積雖不大,但一輛挨著一輛排列著,讓這原本就不寬暢的路口,顯得更加擁堵了。
再往里走,記者發現,永寧街寬約4米,在街邊有不少小巷通往四面八方。整條街上都散布著賣各種小吃的流動攤販,有的擺在巷子口邊,有的靠著墻角。也有不少流動攤販直接將攤子擺在路中央,偶爾有摩托車、黃包車經過,路馬上就堵住了。
正騎著電瓶車經過的王先生告訴記者:“現在人少,不是很堵,人多的時候電瓶車都騎不過去。”
一旁的店主張先生說:“這條路擁堵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這些流動攤販。城管一來,這些攤販就拉著車子躲到巷子里去了。城管一走了,這些人又從各個地方冒出來了,簡直就是在玩‘貓捉老鼠’的游戲。”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看到,許多市民吃完香蕉、橘子和燒烤等小吃后,隨手將垃圾扔在了地上。店門墻壁上醒目地寫著:“請不要把垃圾倒在門口,謝謝合作。”
“流動攤販過多,導致環境臟、亂、差,還跟部分市民自身的素質低有關。”市民忘先生氣憤地說,隨后,他帶記者掀開路口的幾個垃圾桶,記者發現,里面居然只裝了一點點的垃圾,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垃圾桶旁邊滿地的甘蔗皮。
“有什么關系,反正環衛工人會掃掉的。”一個隨手將燒烤簽和紙巾扔在地上的小青年說。
在一家熟食店門口,服務員將一桶污水提到門外,直接倒入街旁。當發現記者在拍照時,慌忙地拿掃把清掃。
彭大姐是永寧街一家老牌服飾店的店主,她開了十幾年的店,對此的見解更是一針見血。
“這是幾十年積累形成的結果,又不是幾年就能解決的,到這里逛街已經成很多城區人的習慣了,既然人流量大,有眾多的消費人群,那小攤多,垃圾多,有什么奇怪的。”彭大姐說完就繼續忙著招攬生意。
除了流動攤位的占道經營外,街兩邊的店鋪也存在一定的占道經營的現象,一些店鋪甚至直接將店外的過道占為己用。
山亭街:線路織成“蜘蛛網”飯館門口污水橫流
昨日中午12點,記者走進黃巖山亭街,正在掃地的環衛工人張永良告訴記者,他5點半就過來掃地,上午過來這邊路上滿滿都是垃圾。
“一個上午掃8趟遍都掃不完。掃過一遍后馬上又有垃圾了。下午情況好點,基本掃個兩三遍就差不多了。”
雖然有一些橘皮等垃圾,相對永寧街來說,這里的衛生還是比較好的。
由于周圍房屋相對來說都比較古老。站在路中央抬頭看,是橫七豎八的線路。
這些線路有新的,也有舊的。有的是電線桿上直接接到店鋪,有的是對面兩家店鋪相連,有的是斜對面兩家店鋪相連。這些線路的關系可謂錯綜復雜,最終在街道上空結了一張大大的“蜘蛛網”。
在一家小飯館做廚師的小王告訴記者,在每天的5點半到9點半,山亭街就是一個鬧市,附近的人可以在這里買到各式各樣的蔬菜,擺攤賣菜的扎堆在一起吆喝。
“這個時候也是衛生最糟糕的時候,流動擺攤和賣菜的聚集在一起,其他時候倒也還好。”小王說。
記者在山亭街轉了一圈,發現在窄窄的巷子里排布著許許多多的店面。在一些飯館門口,污水橫流,有的還堆著一堆垃圾。
多部門將聯合整治
破難
開展“多城同創”,對這些背街小巷的整治迫在眉睫。
黃巖區行政執法分局辦公室負責人告訴記者,前段時間,他們重點對永寧街違章搭建進行了拆除,對流動攤販也進行了整治。
目前面對的最大難題是流動攤販反復出現的問題。永寧街小巷多,而且四通八達,攤販經常和執法部門打游擊戰。接下來,黃巖區行政執法分局將聯合西城街道加強整治力度。
黃巖區同創辦林主任告訴記者,在永寧街,放在店門口的垃圾桶經常會莫名其妙“失蹤”。
“本來放了19個垃圾桶,過了沒幾天,就只剩下8個了。”林主任說。據了解,目前同創辦已和業戶簽訂“門前三包”,即包衛生、包綠化、包秩序。接下來,黃巖區同創辦將聯合相關部門對黃巖各難點街道加大整治的力度,做好“多城同創”的相關工作。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