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百難”進行時
記者 章佩婭 見習記者 王曉峰 實習生 潘靜嫻/文 陳靜/制圖
核心提示
背街小巷與主街道不同,路窄、路口多,“多城同創”開展數月,原先在主街道的小攤販很可能會選擇“躲入”更隱蔽的背街小巷繼續經營,再加上密集的人流和沿街眾多小商鋪,更加大了背街小巷管理的難度。本次我們選擇了路橋區三條背街小巷——石浜路、下包路、花鳥巷,都與主街道新安西街和新安南街連接,每條小巷的問題各有特點,有的商鋪占道嚴重,有的流動小攤販聚集,有的幾樣問題并存。
概況
石浜路:南北走向,北起新安南街,南至下里橋西路,全長700米。
下包路:東西走向,西起雄鷹路,東至南官河,全長710米,主要難點集中在西段200米左右的路段。
花鳥巷:南北走向,北起新安西街,南至文化路丁岙橋,全長770米,主要難點集中在北段。
現場
花鳥巷
亂停車多,亂擺攤多
沒到花鳥巷前,記者曾向幾位路橋市民打聽過花鳥巷的情況,得到的答復是:一到集市,車很難進去……
10月22日下午2點半,記者從新安西街進入花鳥巷,兩邊停滿了私家車,本就不大的小巷顯得更加狹窄。
兩邊店鋪經營有寵物、鳥魚、盆栽、茶葉等,很多店鋪的廣告牌就放在人行道上,寵物、盆栽也同樣被隨意放置,加上停車不規范,整條街看起來很亂。
再走進去就是花鳥市場的入口,對面是一所幼兒園。過橋后,幾乎不見行人,店鋪大多關閉。據執法人員介紹,花鳥巷的保潔難,主要就集中在新安西街入口至櫻花路這一段。
在花鳥市場的入口,有一家鳥魚店,鳥籠占據了店鋪門前大塊地方,地上掉著白白的鳥毛,店主似乎覺得這樣擺放很正常,“這是我自己的店,怎么擺都沒事啊。”
一位幼兒園孩子的家長路過時說,很多花鳥市場里面的店主會將苗木直接擺到街上。
在街邊,記者見到一位老人坐在路邊擺攤,路兩邊排著樹苗,“今天集市啊,我從市場里擺出來的。”
石浜路
流動攤販多,空中管線多
接著記者來到石浜路,站在新安南街與石浜路的交叉口,一眼就能看到一家摩托車維修店存在占道經營的現象。
修理店存在多年,門前地面已經烏黑,油跡斑斑,與隔壁干凈整潔的水泥地形成強烈反差。店門口停著十幾輛摩托車,老板正蹲在地上修理一輛摩托車。
店老板說,店前空間空著也是空著,干嘛不用。“投入資金去設置相應的油污和污水的處理設施?我們小市民不考慮這問題,也不會有污水啊。”
記者抬頭,發現各類管線橫縱交錯,交織成一張“蜘蛛網”。不少管線斜向穿插在其中,甚至還有斷了的電線頭垂在半空中。在路兩旁的居民樓的墻壁上,也布滿了管線。記者觀察了一下,管線主要是電力、通信、廣播電視線路這三類。由于很多管線是居民自己架設的,與專業架設的相比,顯得非常散落,很不美觀。
沿著石浜路往前走,就是路橋實驗小學。正逢放學,不少流動攤販將攤擺在學校周邊。一名賣干果的攤販,甚至將攤擺在校門口,被接送孩子的家長圍在人群中。而大部分的攤販在普澤路與石浜路交叉口處擺攤,每個攤位前都圍了不少學生。
“雖然我不同意小孩吃這些東西,但小孩堅決要吃,拗不過他,只能買給他吃。”一位接學生的家長說。
下包路
占道經營多,亂扔垃圾多
在下包路,從雄鷹街入口處的街道并不寬,只有3.4米。路兩旁賣鹵制品的小商鋪眾多,還有一些賣菜、賣豬肉、賣蛋糕的小商鋪,無一例外都存在占道經營的情況。
就這么點寬的路,小攤販也很多。賣橘子的,賣生活用品的,各種各樣,使得小路一再“縮水”,一輛車想要開進這條小巷很不容易。
巷子里有一個下包菜場,垃圾的制造量相當驚人。據負責此路的環衛工人鄭春瑩(音)介紹,每天她和老伴兩人凌晨4點就開始打掃,一天能清理出兩三車垃圾。
下午5點多,正是市民下班買菜的高峰時段。記者從下包路與雄鷹路的交叉口沿著下包路往里走,發現這里基本上被自行車、電動車、三輪車圍得水泄不通。一些賣菜的老農甚至還把蔬菜擺到路上賣。路上的垃圾隨處可見,路口的一家豬肉鋪直接將臟水排到了路面上。環衛工人向記者訴苦,這段路有3個垃圾桶,但垃圾大多是在地面上。
提升要求街道保潔重新招投標
破難形成合力 從“根”上消解問題
背街小巷保潔難題,路橋將如何破解?
路橋區副區長管秉陽說,“多城同創”工作開展以來,路橋城區的整體面貌有很大的改善和提升,但也仍存在一些盲點和死角,特別是部分背街小巷,還存在保潔效果難以持續、流動攤販頻頻出現、越門經營時有發生、門頭招牌參差不齊、空中管線雜亂無章等現象。
“這就要求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抓大放小’,要‘多手抓、都要硬’,要整體均衡發展提高,要突出創建成果的深化和細化。”
管秉陽說,接下來首先就是要找準問題,特別是對背街小巷存在的亂象要挖掘,要拉條掛帳,在環衛保潔、門前三包、經營秩序等方面有針對性地整改鞏固;其次要深入發動,做到街道、村居社區、屬地群眾“一個都不能少”,要共同創建,也要共享成果;最后要整合資源、凝聚力量,系統長效地解決問題,比如流動攤販問題,不僅要“堵”,還要為“疏”找好落腳點,保證市場的自產自銷點,推進疏導點建設,從目前來看都是行之有效的辦法;比如越門經營、保潔保效問題,可以結合“許可年審、評星評優、行政處罰”,進一步深化“門前三包”責任落實;再比如空中管線整治等相關問題,可以整合屬地街道、工商、衛生、食藥監、城管、市場及業主單位等各方資源,形成合力,促成實效,真正從“根”上消解問題。
路橋區環衛處工作人員張文旺向記者透露,11月份,將對街道保潔重新招投標,招標書對保潔的要求將進一步提升。
他說,首先,在垃圾收集上,改變以往散裝運輸,今后將以電瓶車的形式整體全密閉運送,垃圾桶的設置將更加科學,對垃圾桶也定時清洗,讓市民更加愿意將垃圾倒入垃圾桶;其次,延長保潔時間,增加保潔員,目前背街小巷的8小時保潔工作遠遠不夠,今后考慮將時間延長至10小時或12小時;另外,增加監督力度,目前讓環衛處來管所有的街道,不太現實,接下來將分解下去,讓村居、社區接手,共同參與保潔工作。
“還有一點最重要,光我們環衛工人做,是不夠的,希望市民能夠共同參與保潔,城市才會更干凈。”張文旺說。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