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路橋區深入摸索57個老舊工業點的提升改造規律,通過采用“退、改、轉、聚”四種形式,創新涅槃重生、騰巢引鳳、除舊布新、聯結發展的轉型模式。路橋區委書記潘建華說:“要以‘三服務’激發發展新活力,全面掀起‘兩抓’年活動熱潮,奮力推進‘兩個高水平’標桿區建設再上新臺階,為全市現代化灣區建設、為臺州邁向全省經濟綜合實力第二方陣前列貢獻更多路橋力量。”
截至4月15日,路橋區共解決“急、憂、缺、難、盼”問題1100多個,使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保持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今年一季度,路橋區財政總收入同比增長10.9%,工業性投資、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分別增長25.5%、47%,外貿出口實現探底回升,同比增長19%。
本報記者王恩興文路橋區“兩抓”辦供圖
最近,路橋區蓬街鎮沃民社區張力家里的數字電視快到期了,他來到離家幾百米外的吉利汽車小鎮亞歐小區生活服務中心,花幾分鐘時間就辦好了續費手續。
這是小鎮生活服務中心啟用后群眾辦事的新體驗。
小鎮擁有3家世界500強企業,員工達5000多人,而相對偏僻的區域位置和配套設施的不完善,也給小鎮居民的生活帶來了不小的影響。
如何解難?路橋區把政務服務搬到企業“大門口”,植入未來社區理念,打造國際化的亞歐小區生活服務中心,得到員工歡迎、外方點贊,也惠及了周邊群眾。
小鎮建起服務中心,正是路橋區深入開展“兩抓”年的又一個生動寫照。
>>>握指成拳,干部一線攻堅破難
4月16日下午,路橋區召開“狠抓產業項目、大抓實體經濟”重點建設項目交辦會,將270個重點建設項目和工業產業項目、125個需破解的難題以“項目清單、責任清單、問題清單、銷號清單”交辦到參會人員手中。
路橋區委副書記、區長葉幫銳說:“要堅持問題導向、實干導向、結果導向,做到領導一線指揮、干部一線沖鋒,責任一線落實、難題一線破解,形象一線樹立、能力一線錘煉,以‘兩抓’為突破口,發力二季度!”
近日,臺州灣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路橋分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於媛媛與街道工作人員一起又一次來到聯系項目單位浙江八環軸承公司精密軸承智能化工廠,了解建設進展情況和存在的困難。與以往不同的是,於媛媛這次帶上了“兩抓”項目服務卡,她對照卡上進度一項項仔細地進行比對。
“服務卡上,每季度項目進度、問題等都寫得一清二楚,只要對照銷號就行,像八環這個項目在第四季度就要確保廠房基本建成。”於媛媛說。在卡上的問題一欄,記者看到“解決工人住宿”這一問題,已被備注完成。在前不久,集聚區與街道一道幫助項目施工方解決了200多名工人的住宿問題。
“在項目前期的時候,政府幫助我們解決了土地及稅費優惠問題,全程代辦項目審批手續,以前至少要4個月,這次26天就辦好了開工前的手續。”政府的暖心服務讓浙江八環軸承有限公司董事長戴學利非常感激。
“此前,鎮(街道)和部門在項目推進中,因為存在任務分解不到位、辦事流程不清等問題,有時候會造成項目‘卡殼’,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制作了項目的服務卡。”路橋區“兩抓”督查考核組組長梁敏華介紹。任務明確、責任清晰的服務卡,讓鎮(街道)和部門都有坐不住、等不起的緊迫感,將“辦公室”搬到項目現場。
眼下,峰江街道正全力推進橋洋老舊工業點改造提升工程。老舊工業點建造時間久遠且產權錯綜復雜,僅靠街道的“單打獨斗”,顯然有些勉為其難。而“兩抓”項目服務卡卻破解了這一難題,將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發改局等部門力量凝聚到一起,發揮出“1+1>2”的作用。
資產評估屬于峰江街道,要在5月完成;土地報批屬于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要在7月完成……在橋洋提升改造服務卡上,清晰地標明各責任單位的問題內容、責任人以及時間,令人一目了然。
“‘握指成拳’讓街道推進項目的底氣更足,推進速度也實現了提速。”峰江街道相關負責人說,“目前,我們正在集體土地征用和規劃方案確定階段,計劃年底開工建設。建成后將實現新增工業用地150畝,畝均稅收從原來的5萬元增加到20萬元。”
此外,路橋區堅持實干導向,實施“連心工程”,為基層減負,為干部撐腰。一方面,將千名區級機關干部編成318個團隊,開展聯百企、聯百村、聯百姓活動,幫助基層提升發展能級。另一方面,建立活力鐵軍先鋒榜,對工作表現突出的基層干部進行表彰,對不擔當不作為的干部,實施回爐再造,對營商環境等5個領域,實施容錯免責,并為有失實舉報的干部澄清事實。
>>>破而后立,土地集約激發活力
路橋區域空間狹小,土地空間碎片化現象突出,連片可集中建設的地塊少之又少,如何破解資源瓶頸,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要素支撐?路橋通過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激發發展的潛能活力。
在路北街道士岙村、升谷寺村的項目工地,一輛輛工程車不停地來回穿梭。據介紹,該區塊復墾施工工作,預計在7月份就能完成驗收。而低效用地再開發區塊也已經完成了50%的政策處理。
路橋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局長黃斌介紹:“通過開展村莊整治、‘二改一還’、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礦山環境生態綜合治理四大行動,有效地保障了發展的用地需求。”
據悉,在2018年,路橋區共啟動建設用地復墾956畝,完成“二改一還”8252畝,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入庫1330畝。
路橋是小微企業最多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在蓬勃發展的背后,也面臨著違法建筑集中、安全隱患突出、環境污染嚴重、土地利用低效等“成長的煩惱”。通過老舊工業點的優化提升,提高土地集約利用率和投入產出水平,成為了路橋的當務之急。
整理企業歷史檔案、走訪企業核算面積……桐嶼街道塑膠工業園區由于歷史原因,不少企業的廠房權證存在問題。為此,在今年該工業園區的改造提升過程中,路橋區組建起環綜委、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等多部門聯合的工作小組,為企業提供“五心”“媽媽式”服務,充分用足相關優惠政策,在全力破解歷史遺留問題的同時,以綜合整治倒逼企業主動提升。
據了解,路橋深入摸索全區57個老舊工業點的提升改造規律,通過采用“退、改、轉、聚”四種形式,創新涅槃重生、騰巢引鳳、除舊布新、聯結發展等模式。
從“畝產”到“畝均”,路橋區還上移管理關口,制定老舊工業點改造提升重點工作清單和綜合考評辦法,綜合運用評價結果,健全動態管理和倒逼退出機制,形成有進有出、爭先進位的良好氛圍。
在新橋鎮,企業全部實行了“三色”管理。“我每月都要更新工業企業‘三色’表的數據。綠色為鼓勵扶持類,黃色為規范提升類,而黑色則是淘汰類。”新橋鎮工辦主任李紅軍說,“現在黑色的已經清退完畢,而綠色的則增長迅速。”
此外,新橋還制定入園管理辦法,統一(廠房)租賃要求,要求承租的生產經營企業使用面積不得少于1000平方米,年產值不低于5000元/平方米或企業年實繳稅收不低于120元/平方米,從源頭上杜絕低小散進園,并大力引進高新產業。
目前,路橋已完成老舊工業點改造24個,整合盤活土地1860畝,畝均稅收平均提升10萬/畝以上,完成“低散亂”“四無”企業(作坊)整治1759家,其中改造升級794家,關停淘汰965家。
>>>轉型升級,企業發展動力更足
浙江優特軸承有限公司(簡稱優特軸承)是一家專業生產精密角接觸球軸承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走進該企業自動化生產車間,各條生產線都開足馬力,工人在各自的崗位上緊張忙碌著,到處呈現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
“我們擁有國內首創的精密角接觸球軸承自動化生產線12條,產品涵蓋精密機床、高速主軸、高端醫療設備、航天航空、儀表電機等行業500個品種規格。”優特軸承董事長鄭子勛介紹,原來是采用單機生產,一臺設備需要一名工人,經過改造升級之后256臺設備僅需要20多名工人。
在一臺設備的顯示屏上記者看到,新砂輪直徑、砂輪現在直徑、砂輪最小直徑、砂輪線速度等軸旋轉參數都是一目了然。正在操作設備的工人告訴記者:“以前還要憑我們的經驗加工,現在自動化之后加工產品合不合格,加工穩溫度是否過高都是一清二楚。”
據悉,在2018年優特軸承的總產值約4000萬元,隨著產能的不斷釋放,企業有望在2020年達到年產值2億元以上。
優特軸承的發展信心正是來源于路橋區以非常之力抓落實,讓企業“輕裝上陣”謀發展。路橋區“兩抓”辦綜合協調組組長戴斌說:“我們通過深化‘媽媽式’服務,為企業轉型升級不斷注入活力。”
人才是第一資源,是強區之基、轉型之要、活力之源。4月23日,路橋舉行海外高端人才項目專場路演對接活動,20多個海外人才項目先后亮相,與企業進行技術對接。
“這個系統可以幫助企業的設備進行組網管理,能夠實時地監測運轉的情況。”帶來低功耗物聯網無線供電系統項目的張智博士表示,該項目受到了吉鳴摩托、肯得機電等多家企業的關注。
據了解,去年11月,路橋依托歐美精英創業家協會,建立了“跨境引才引智孵化器”,面向歐美引入海外高層次人才及先進技術。本場路演活動是“孵化器”平臺建立后,路橋舉行的首次專場活動。
“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更加精準、直接的方式,進一步促進我區企業與海外高端人才項目交流合作,把更多優質的項目和先進的技術帶到路橋、發展路橋。”路橋區人力社保局人才科科長任守超說。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前不久,臺州概幫文化創意產業園拿到了泰隆銀行2億元授信。文化與金融的聯手,成為路橋小微金融服務改革的又一創新案例。據介紹,泰隆銀行將接受專利權、商標權和版權等無形資產的授信。
目前,該產業園已經吸引了一批有職業閱歷、創業智慧、人脈網絡、抗風險能力的創業者,他們既是企業運營者,也是投資人,許多運營項目已經建立了自身的商業模式,實現了盈利,并完成了從項目向企業的形態過渡。
“概幫的發展,始終伴隨著對文化的虔誠、對城市的熱愛,伴隨著對二三線城市文化產業發展的思考,匯集起來就是概幫的核心理念:集智聚力,眾創共贏。”概幫文化創意產業園發起人、概幫資本喬根法期待,這個基于“信”字挖好的活水,能夠真正養出文化產業的肥美好魚。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