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向“新”而行,產業鏈進入“拔河博弈”,向新質生產力進軍……
在近期的調研中,我們看到,在轉型升級的大課題下,浙江傳統企業努力對沖外部環境帶來的影響,在規模體量、結構體系、技術水平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但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傳統產業“大而不強”“全而不精”的問題依然突出,創新能力不強、產業基礎不牢、資源約束趨緊、要素成本上升等情況仍然存在。
面向未來,進一步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打造發展新優勢,浙江企業如何“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利歐泵業生產線。 拍友 徐偉杰 攝
向專精特新要實力
浙江機器人與數控機床產業集群核心區溫嶺,經濟型數控機床產量占全國1/3以上。這兩年,許多企業深切感受到了“紅海危機”:產能過剩,低端產品開始降價,很多企業失去議價權,利潤比刀片還薄。
“低端搏命,中端競爭,高端缺失。”這是一位專家對當下中國機床行業的評價。
對眾多機床企業來說,路在何方?北平機床(浙江)股份有限公司或能給我們一些啟示。走訪中,提起這家企業,同行都會豎起大拇指,認為這是中國機床企業向上突圍的參照物。
跟企業行政經理劉文財交流發現,公司很早決定走高端路線,練就“獨門絕技”。
那時他們還不知道,這就是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具備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和創新型特征的中小企業,普遍規模不大,但都在細分領域建立了競爭優勢,具備一定話語權。
2021年,北平機床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企業這些年研發占比超7%。正因如此,北平機床得以避免價格戰的廝殺,當其他企業在為訂單發愁的時候,他們的客戶保持穩定,近幾年每年銷售額穩健增長。
臺州市東部數控設備有限公司銷售總監趙小剛這幾年逐漸意識到,機床行業賽道繁多,與其面面俱到拼量,不如聚焦專精特新,磨出自身的不可替代性。
當下,他們埋頭鉆研的一體式刀塔和同步電主軸兩項核心關鍵技術,逐步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企業也如愿成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走專精特新之路,浙江有其獨特性——作為民營經濟大省,浙江中小微企業占比達90%以上。
“對中小微企業來說,在某個細分領域長期耕耘,并最終擁有話語權,是一條理想的躍遷之路。”長期關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浙大全球浙商研究院副院長鄔愛其表示。
目前,浙江活躍著1432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居全國前列。“這還不夠。”省經信廳中小企業與民營經濟發展處處長應云進表示,從產業基礎看,浙江在機械加工、裝備制造、電氣等領域積淀深厚,最能成長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這條理想的躍遷之路,需要企業自己去努力。
“今天進鞋城你們開了多久?”“不到10分鐘。”剛到溫州鞋城,一位老板就感慨道,以前車流密集,沒有40分鐘根本進不來。行業的冷清大家感受明顯。不過,浙江秀典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東輝,對自己的賽道十分篤定——舒適+科技。
2019年,楊東輝給公司名字加上了“科技”兩個字,設立了研究院,陸續取得了十幾項關于鞋子的發明專利。如今他們剛研發出一款零壓高跟鞋,仿生學設計加持下,七八厘米的高跟也能做到上腳不累。還未上市,鞋子就已經受到一批試穿者的追捧。
浙江超超安全閥制造有限公司,也在校準定位——安全閥是國家強制性執行標準的產品,靠著獨特的眼光和實力,公司成為國家工信部指定的壓縮機用安全閥行業標準的第一起草單位。靠著這一行業標準,企業年營收雖然只有5千萬元,產品在國內外市場卻都吃得開。
擦亮專精特新金字招牌,政府也在積極引導。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專門提到,“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前不久,省經信廳啟動了2024年“小微你好”專項服務行動,今年的幫扶重點轉向企業培育服務,助力中小微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
浙江超超安全閥制造有限公司工人對產品進行檢測。 拍友 張金科 攝
在數字化里找動力
作為數字經濟大省,浙江傳統企業感受到的數字化浪潮,來得更早一些。
走訪中,一位企業家感慨,現在大家聚在一起,聊的更多的是機器換人、數字化,當發現自家的工廠用工更多時,反而會覺得沒面子。
傳統產業從增量市場轉向存量市場,產能過剩、利潤變薄等問題隨之出現。要平衡好成本賬,首當其沖是向自己開刀。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幾乎每家企業都在進行向低效率、低效益等問題開炮的“自我革命”。
“公司品種多,物料就有16萬種,光靠人工安排生產,非常難,再遇到缺料等異常情況,工廠估計要‘癱瘓’!”利歐集團浙江泵業有限公司一位副廠長直言,隨著企業逐步壯大,訂單和物料越來越多,傳統的生產方式肯定行不通。
和利歐泵業一樣,不少傳統企業都在經歷由小變大的過程。“小體量”階段,即便老板拍腦袋決定生產,企業照樣玩得轉。一旦進入“大塊頭”階段,粗放式管理將無法滿足企業發展需求,尤其是在新型工業化和新質生產力的語境下,高質量發展、精細化管理,數字化轉型升級正成為企業的新課題。
利歐泵業已經開始使用先進的數字化技術。今年一季度,歐洲客戶一口氣下了20萬臺水泵的大單,相當于去年一年的量。突如其來的超大訂單沒有讓他們手忙腳亂,相反,通過在虛擬生產線上輸入生產計劃,產線配合有條不紊。
對眾多傳統企業來說,向數字化管理要效益,已經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必答題。數字化猶如一個新工具,幫助企業在業務變革、效率提高等方面開辟新的增長點。
“成本降低了,效率提高了。”花1.2億元建新廠房,三凱機電總經理江建斌說,這錢花得值!
這個年產80萬套齒輪減速器的技改項目車間運行3個月以來,企業生產效率提高30%,產品不良率降低20%。
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但不少企業仍處于數字化改造階段。“數字化改造是數字化轉型的前提,企業沒有改造就無法轉型,無法轉型就沒有未來。”省經信廳產業數字化推進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2023年浙江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覆蓋率達80.61%,較上年提高7.98個百分點,但要進一步實現數字化轉型,步子還要邁得更大一些。
除了降本增效,企業更能通過數字化對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等各個環節產生深刻影響。
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浙江大力實施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構建以數字經濟為核心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傳統鞋企,正經歷一場變革。每次客人來,康奈集團黨委書記蔡發榮帶他們參觀的第一站,一定是新綠智能工廠。在這里,鞋子的生產變了。經過智能開發、智能下料、智能縫幫、智能成型、直播營銷五大環節,一雙鞋就從電腦圖紙變成了實物。鞋子的產品生產周期從原來的12天縮短至4天,這樣,企業就能輕松應對瞬息萬變的潮流趨勢。
在數字化里找動力,已經成為不少企業的共識,浙江大力推動數實融合,助推傳統產業往高處攀升。
浙江安富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樂清生產車間。 拍友 劉言勇 攝
到集群里吸收營養
如果要開一家店,你會選擇店多隆市,還是單槍匹馬?
調研中,我們發現,傳統企業越來越在意身邊的環境。這里的環境不光指區位和交通條件,更有周邊上下游企業共同營造的產業生態。
今年3月,溫州鞋業市場迎來一件喜事,總投資20億元的中國鞋都·環球商貿港正式投用,這是一座貨車可以直接開到五樓、具備國內最完整鞋類供應鏈的鞋材商城,保守估計年營業額能達到100億元。
“我把公司總部搬過來了。”一位鞋材料公司負責人信心滿滿地說。鉚足勁往產業集群里“擠”,企業是怎么想的?這位負責人直言,他們看中的就是商貿港的資源優勢——一個集銷售、展覽、電商、物流、技術研發等多功能的綜合性服務平臺。
溫嶺市新河鎮一電動車企業生產車間內,工人對即將出廠的電瓶車進行檢測。拍友 徐偉杰 攝
“產業集群,不僅是地理上的聚集,更是資源的整合與優化。”溫州市鹿城區經信局副局長麻鈔表示,身處集群,企業可以在水漲船高時第一時間找到自己的轉型升級“密碼”。
這一發展邏輯,在不同的產業集群中得到驗證。
樂清電氣集群,是國家45個先進制造業集群之一,也是全國唯一一個以縣域為主導的產業集群。“這是一個‘熱帶雨林式’生態。”樂清市經信局副局長臧曉微說,樂清電氣集群既有正泰、德力西等龍頭企業“頂天立地”引領,也有金卡、電光防爆等細分領域專業化、創新能力強的骨干企業“枝繁葉茂”支撐,還有云桂電氣、天力彈簧、金橋銅業等3000多家供應鏈配套中小微企業“鋪天蓋地”協同。
產業集群的超高配套程度,決定了生產成本不會太高。當地企業生產一個電氣產品,在樂清當地就能找全配件,且一種配件可以找到多家優質供應商,實現“一小時”供貨閉環。
“好面粉才能做好面包。”浙江天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方初富說,他們不需要全產業鏈發展,是因為周邊就可以找到足夠優秀的配件企業。
傍著集群這棵“大樹”,企業不光能在產業鏈上找到存在感,也能在集群里盡情吸收營養。
浙江“415X”集群建設如火如荼。2023年,“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貢獻了全省規上工業營收的七成,核心區、協同區貢獻了投資增量的八成、工業增量的九成。
在瑞安,不少企業深刻感受到了綠色石化(精細化工)產業集群的帶動力——
當地的華峰集團有限公司,近幾年每年投入超20億元用于科研,不少新產品技術達國際領先水平,穩坐當地新材料產業的龍頭老大位置,帶動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協同創新。
在浙江,傳統塊狀經濟向現代產業集群轉型過程中,原有齊備的配套優勢得以沉淀,輔以數字經濟的加持,科技力量的“上新”,越來越多的產業集群正在蛻變。
“不論經濟形勢好不好,慈溪小家電總有新爆款。”在“小家電之都”慈溪采訪時,這句話始終縈繞在記者耳畔。
近年來,空氣炸鍋、取暖器等小家電輪番在國外爆火,讓寧波曼華電器有限公司一度站上風口。兩個月前,公司負責人孫一洲從美國芝加哥家電展回來,掌握了不少行業新動向新趨勢,讓自家設計團隊加速研發新款。“慈溪的優勢,就是一種市場敏銳度,能夠時刻緊追市場。”孫一洲說,產業集群的優勢就是錯位發展,身處其中的企業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集群優勢,終將轉化為企業優勢。正如哈佛商學院大學教授邁克爾·波特在《國家競爭優勢》中提到的,產業集群有助于相互競爭的企業提高競爭力,對特定產業的發展和國家競爭力的增強有重要作用。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