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您當前的位置 : 浙江在線  >  臺州頻道 > 新聞 > 社會
臺州探索現代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發展深度融合 破解“技工荒”,讓職業教育香起來
2023年12月11日 來源: 浙江在線 記者 羅亞妮

  臺州制造業擁有七大千億產業集群、多達128萬名技術工人。但“技工荒”仍是阻礙臺州制造業更上一層樓的難題之一。背后的原因在于人才培養模式與制造業的發展需求之間存在錯位。產業工人人才供給不足、隊伍整體素質能力不高、高精尖技術人才儲備薄弱是一直以來的痛點。

  去年,臺州全市域推進技能型社會建設。打造技能型社會,其核心是理順技術工人群體與企業市場主體的關系,實現“職工增技、企業增效、職工增收”。在這一過程中,職業教育承擔著重要角色。臺州以全國職業教育創新發展改革試點為契機,通過在辦學體制機制、人才培養模式、服務民企機制等三個方面探索創新,推進職業教育層次高移,推動技能人才供給與現代化經濟體系發展需求高度匹配。

  試點以來,產教之間松散的連接如何得到強化?企業的人才缺口是否得到填補?近日,記者前往當地多所職業學校、企業工廠,實地探訪。

  臺州科技職業學院航拍

混合所有制辦學

行業企業深度參與

  張力是臺州科技職業學院機電與模具工程學院“凱華模具班”學生,一畢業就入職浙江凱華模具有限公司。雖然入職不到一年,但儼然一副熟練工的架勢,對設備操作駕輕就熟。

  “我的學生,剛畢業的水平可以和擁有3年工作經驗的一人相當。”凱華模具產業學院院長裘紫燕說。

  去年,凱華模具與臺科院合作共建凱華模具產業學院,企業出資2000多萬元在校內建設了一個高精塑料模具生產性實訓基地。教室里,五軸數控加工中心、電火花機、線切割機等高端設備一應俱全,可以實現從模具設計、加工、裝配到注塑全流程生產,猶如一個小型生產車間。

  “在校期間,學生半天在教室學習專業理論知識,半天在凱華模具產業學院實習,第五學期實行核心崗位高端技能訓練,并分別到模具設計工程師培養基地和凱華模具產業學院實習。”在裘紫燕看來,訂單式培養實現了課堂與產業無縫對接,“目前這個班的兩屆學生全部實現就業。”

  學校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取決于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一些企業選擇主動布局,通過與大專院校合作,開設產業學院、企業學院、生產性實訓基地,并開展定向委培、訂單班、學徒制等培訓,實現高技能人才培養與高質量就業無縫銜接。

  為了鼓勵企業參與職校辦學,2021年,臺州發布《關于推進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辦學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創新發展“政府+企業”模式、“企業+二級學院”模式、“中職+高職+企業”模式等多種跨界合作辦學機制,開展32個混合所有制辦學項目試點。

  翻看《意見》條目,臺州不僅對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辦學的設立辦法、投入管理、運行機制、支持保障及監督管理等方面進行規范,更明確“政府對舉辦職業教育的民辦非營利性機構給予公辦生均經費20%的支持,減少對混合所有制辦學機構的金融擔保費用,優先支持混合所有制的項目用地”,支持力度前所未有。

  從試點的幾大模式可以看出,在混合所有制辦學中,企業成為了核心。“和普通的校企合作相比,混合所有制辦學的層次更高、程度更深。企業派了很多技能型人才包括一些技術骨干到學校來任教,學校的教學標準和教學內容的更新會動態地緊跟企業的發展。”臺州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長魯才強認為,讓企業深度參與到技術人才的培養過程中,能解決“學校所學”和“企業所需”分離這一現實問題,讓產教融合更為緊密。

  例如,以“企業+二級學院”模式成立的笛威金橋汽車工程學院,30%的老師由企業管理精英、核心骨干擔任。調查顯示,該學院畢業生就業滿意度為95.15%、用人單位滿意度為97.33%,均高于去年全省高職院校平均值。

  于雙方而言,這樣的合作能獲得雙贏。臺州鼓勵行業龍頭企業和職業院校聯合組建技術研究平臺與技術創新聯盟,通過共同申報科技重大項目和研發計劃,實現技術攻堅合作。在職業院校發明專利倍增計劃激勵下,全市職業院校近5年來共獲得國家實用技術專利1216項、專利發明171項,其中臺州職業技術學院入選為浙江省知識產權服務業示范集聚區、浙江省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在“中國專利轉讓排行榜”中連續兩年居全國高職院校前兩位。

  臺州職業技術學院經貿學院的跨境直播團隊正在直播。 本文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創新職技融通

上一次學拿兩本證

  去年,本科畢業13年的徐滔做出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決定——回到臺州技師學院重新上學。徐滔是浙江億利達科技有限公司風機主任,主要負責企業產品設計。

  “風機行業技術更新迭代速度非常快,為了不被行業淘汰,我選擇到技校‘回爐重造’。”在徐滔看來,過硬的專業技能是立足職場的根本,而專業的職業教育能讓他迅速掌握行業最新技術,彌補實操能力的不足。10個月后,徐滔順利拿到了“技師”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大學生主動選擇回到技校“錘煉”,意味著職業教育在臺州越來越受到社會認可。記者從臺州市教育局高等和職成教育處了解到,2016年以來,臺州就讀中職的人數呈現增多趨勢。這兩年,有些已經上了普高線的學生選擇就讀中職學校或技工院校。

  2008年出生的蔣欣宜,中考成績高出當地普高線,卻報考了臺州技師學院的職技融通班。“以她的成績可以進入普高,但離重點高中的優秀生仍有較大差距,想要在高中異軍突起比較困難,報考職校主要是為了今后能有個好工作。”蔣欣宜家長的想法代表了多數家長的心聲。

  今年9月,臺州技師學院試點實行職技融通長學制培養,推出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數控加工和藥物制劑3個專業共135個入學名額,很快被一搶而空。“針對這批學生,學院制訂了崗位畫像和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為企業訂單式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未來,這些學生或將成為上市公司的班(組)長、線長(工段長)、車間主任等高素質人才和儲備干部。”臺州技師學院黨委書記李金國介紹。

  不過,蔣欣宜選擇臺州技師學院的原因不止如此。“職技融通班的學生不僅可以拿到本校發放的高級技工證,還能同時拿到臺州職業技術學院的大專畢業證書,也就是說,我雖然就讀的是技工院校,但可以拿到學歷證書。”蔣欣宜認為,“雙證”在手會讓她在日后就業時更具競爭力。

  此前,技工院校畢業生只能拿到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職業院校學生只能拿到學歷證書。為了提升技術工人技能和綜合素養,去年臺州試點開展職技融通改革,打通技工院校與職業院校的雙培養通道,學生畢業后能同時拿到大專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三門技師學院與臺州科技職業學院聯合創辦職技融通班,開設電氣設備安裝與檢修、數控技術應用兩個專業;浙江吉利技師學院與浙江汽車職業技術學院試點開展職技融通長學制人才培養,招收汽車維修、汽車營銷兩個專業約100名學生……目前,臺州已在21所學校72個專業試點開展“學歷證書+技能證書”“雙培養”育人體系,預計每年可為企業輸送約1萬名學歷、技能“雙證”人才。

  與眾多制造業大市一樣,臺州面臨因結構性矛盾導致的高級技工荒,產業技能型人才缺口約為25%。其中,高技能人才、復合型技能人才尤其缺乏。“臺州制造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每年需要約6萬名技能人才和兩萬名高技能人才的支撐。”在臺州市人力社保局負責人看來,職技融通不僅打破了職業院校和技工院校的壁壘,也打破了技術工人成長的天花板,有利于培養兼有技能證書和學歷證書的復合型技能人才,讓他們在求職和薪酬分配中更具優勢,同時也更適應現代工廠的運作機制。

  臺州技師學院教師指導學生在校內實訓基地開展實訓。

扎根產業鏈

服務本地經濟發展

  近年來,臺州職業教育種類愈加豐富。全市域技能型社會建設的提出,讓不少臺州職業院校開始對接產業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主動優化專業布局。

  在臺州市紅綠藍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的阿里巴巴國際站跨境直播間,一名女生正用一口流利的英語介紹著塑料鞋盒的性能。畫面外,有人實時監控流量,有人負責后勤,他們合理分工、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這場直播。

  這里是直播間,也是一個課堂,參與直播的人員都是臺州職業技術學院經貿學院的學生。

  當前,跨境直播迎來蓬勃發展。為更好適應新業態,臺州職業技術學院第一時間開設相關課程,并由經貿學院電子商務、國際貿易、商務英語等專業學生組成跨境直播團隊,與企業開展合作。

  “電商直播需要編寫直播腳本、拍攝短視頻引流、熟悉專業術語、調整補光燈角度等流程,每一個環節都很專業。”臺州職業技術學院經貿學院副教授童海君介紹,這些專業能力無法“紙上談兵”,需要靠一次又一次的實戰積累,“我們和紅綠藍公司屬于‘雙向奔赴’,學校培養出了專業型人才,公司的銷售量也穩步上升,直播一個月線上銷量就上升了約15%。”

  像這樣新增的專業還有很多。數據顯示,從2021年全國職業教育創新發展改革試點以來,臺州共新增55個專業點,建成省中職品牌、優勢特色專業22個,全市職業院校專業對接支柱產業率達到90%以上,每年培養技能人才3.3萬名,基本覆蓋臺州主導產業和特色行業。

  2022年,臺州提出打造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健康、未來汽車、精密制造五大產業城,這給當地職業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更加明確的導向。“打造五大產業城需要什么樣的專業人才,我們就重點建設該領域,一切需求都能被及時有效地轉化為學校育人的標準和方案。”臺州市人力社保局負責人說,比如臺州技師學院針對“五大產業城”中的精密制造領域,設置“智能裝備應用與維護”專業群,再在這個專業群中設置智能制造、模具設計、數控技術等專業,可以實現與以浙江海德曼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為龍頭的一些配套企業匹配。

  眼下,臺州職業教育正系統布局35個高水平專業群,重點建設核電能源專業群、高端化工材料制造專業群、特色中藥專業群、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專業群、機床裝備專業群等16個專業群。

  職業教育包括職業學校教育和職業培訓。在培育高技能人才的同時,臺州更重視服務群眾學習技能的現實需求。臺州市教育局高等職成教處處長鄭琳認為,職業教育作為與經濟社會發展關系非常緊密的教育類型,應當在建設“人人學習技能、人人擁有技能”的技能型社會中承擔起責任。

  去年下半年,仙居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新開設了烹飪專業,主要是為了應對旅游業蓬勃發展之下農家樂、民宿等日益增長的烹飪需求所做的調整。此前,該校還聚焦楊梅產業、景區講解、民宿農家樂經營等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培訓,擴面終身教育。

  “在服務群眾學習技能方面,我們正不斷提升社會職業培訓規模與層次。”仙居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綜合辦主任王永剛介紹,通過開展楊梅領軍人才培訓,仙居梅農學習了大棚種植、保鮮、品牌建設等知識,部分梅農收入增加了50%。

  結合經濟發展對技能人才的需求實際,臺州因材施教加強農民、農民工等群體的職業技能培訓。2021年至今,全市社會培訓規模達35萬人次、職業技能考核評價32萬人次,培養本專科農民大學生7000余人。越來越多的勞動者在職業教育賦能下,不僅成為了家庭致富的帶頭人,更成為鄉村振興的生力軍。


標簽: 臺州;職業教育;技能人才;模具;學生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張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 臺州頻道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