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大麥嶼港繼越南航線之后,開通第二條對RCEP國家直航航線;5月初,今年首船6000多噸新西蘭獼猴桃成功進境大麥嶼港……風從海上來,大麥嶼港正乘風發展。但大麥嶼港所在的玉環市大麥嶼街道,發展不止于海上,不限于港口。
今年,省委在“新春第一會”提出,實現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大突破,將打造集聚高端要素的磁場、創業創新的沃土、現代治理的范本。大麥嶼街道聞風而動,根據調研走訪企業情況,推出“全面落實深化扶工助企、優化營商環境十條措施”(以下簡稱“嶼十條”),幫助企業解決成長中的煩惱、發展中的問題,讓企業家消除顧慮、放下包袱、大膽發展。
“嶼十條”激發活力
“嶼十條”是否有效,企業最有發言權。
大永發眼鏡企業有限公司員工張鑫在一次證書辦理中,感受到了變化。“本來以為要來來回回跑好幾次,沒想到十幾分鐘就搞定了!”在大麥嶼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的“企業服務專窗”,張鑫原來印象里排隊、查明、確定經營范圍、核驗股東身份證等一系列繁瑣的環節變得簡明、快捷。
在便民服務中心設立“企業服務專窗”便是“嶼十條”措施之一。除了免叫號排隊,“企業服務專窗”還按照“一窗受理、分流轉辦、部門辦理、政策兌現、統一反饋”的流程進行企業相關事項的申報和辦理,讓政府部門“跑起來”,為企業減負擔、省時間。
作為結合大麥嶼本土實際情況的“獨家出品”,“嶼十條”最大的特征就是“對癥”。“針對企業的堵點難點問題,因困施策,因此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大麥嶼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張波介紹,“嶼十條”包括實施班子成員“1+N”聯系企業制度;開展專班組團服務,落實“日受理、周反饋、月辦結”;設立“企業服務專窗”,優化行政服務辦理事項;探索建立輕微違規“首違免罰”等十項助企內容。其中,輕微違規“首違免罰”通過懲戒與教育相結合,寬嚴相濟的原則,讓企業切實感受到執法的溫度,受到企業的一致好評。
接下來,大麥嶼街道還將繼續不斷改進政務服務方式、方法,千方百計提高服務效能,當好企業發展的護航員,讓企業放心投資、舒心經營、安心發展,不斷釋放產業集聚、企業凝聚、人才匯聚的合力,讓企業主感受營商環境持續向好向優。
做企業的發展護盾
在大麥嶼,有這樣一句話“與企業一起成長”。
“企業還沒注冊成立,當負責人找到我們時,服務就開始了。”大麥嶼街道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蘇航介紹,辦證選址、交稅、申報補貼……在企業遇到困難的時候搭把手,根據企業不同階段,輔導企業申報合適的政策;企業遇到資金壓力時,幫助企業融資貸款;企業產品上市時,幫助企業進行產需對接,拓寬銷售渠道,幫助企業跨過一道道坎,“讓創業者把更多精力放在產品研發上,別的事我們來做。”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大麥嶼街道不止陪著企業成長,還成了企業發展的護盾。
今年,大麥嶼街道轄區內兩個工業園區進行“五化一提升”改造建設,通過實施道路硬化、園區亮化、公共綠化、環境美化、服務管理智能化和提升園區綜合能級等措施,全力盤活存量、引入增量、提高質量,帶動轄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改造升級,不僅需要投入人力、物力,還需把準轉型升級方向。正因相信企業發展有護盾,大麥嶼商會企業浙江康華眼鏡有限公司率先主動成為改造提升的試點企業。
廠區面積小、單層廠房利用率低,產值過億的康華眼鏡,有了成長的煩惱。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大麥嶼街道經濟發展辦公室副主任周煜和同事摸排企業周邊空地情況,通過公開出讓等程序,解決企業用地問題。同時,在廠區內允許企業進行“分期建設”。“不停工,就能進行建設,大大減輕我們企業負擔,真正做到了為企業考慮。”該公司負責人表示,生產、建設兩手抓,年底一期建設的新廠房就能進行投用。
目前,該街道已經收到10多家企業的提升意向。下階段,大麥嶼街道工作方向明確,持續推進“五化一提升”工作,做好相關工作的保障服務,助力企業實現“二次騰飛”。
與企業交朋友
據悉,大麥嶼街道積極推進清廉民企建設,先后在蘇泊爾、海榮公司建成清廉民企示范點,推動政企在工作上拉近關系,在廉潔上保持合理距離。“我們都說政府要依法辦事,但事實上,政府并不應該滿足于簡單的依法辦事,還要構筑‘親’‘清’政商關系,做到有事必應、無事不擾。”在街道黨工委書記金榮通看來,基層政府一定要真心實意和民營企業交朋友,這樣企業主遇到困難時才會第一時間想到求助,政府部門也能及時幫上忙。
作為“扶工助企專員”的年輕干部金志龍,最近就和浙江海榮機械有限公司行政總監江彬彬交起了朋友。“海榮有著不錯的數字化基礎,但做得不是很深,離全車間實現智能化還有一段距離,企業也一直想深化數字化改造,但不知道如何做好這方面的規劃。”一次聊天中,江彬彬道出當下的疑慮。
雖是一次閑聊,但金志龍記在了心里。今年,玉環獲批了水暖閥門行業省級數字化改造專項資金,這讓金志龍立馬就想到了海榮,“這可能是企業數字化改造的契機”。金志龍先對接了經信局相關科室了解政策信息,聯系專家實地走訪企業車間、調研管理模式,幫助企業在細節優化上及未來規劃上做出了具體的指導。
政策加技術,讓海榮找到了自己的轉型升級之路。如今,海榮不僅為生產線增添“數智”力量,設備和軟件也進行了更新。一番改造升級,提升了產能,也收獲了新的客戶訂單。
為了更好地促進政企交流,大麥嶼街道“三青聯學堂”開班,即讓街道青年干部、青年企業家和村社青禾干部每月開展一次聯學聯動,讓街道青年干部更了解企業經營理念和村企民情,讓青年企業家熟悉基層政府工作機制和家鄉建設,讓村社青禾干部在與政企的交流中對村級發展有啟發有思路。
(圖片由玉環市大麥嶼街道提供)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