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您當前的位置 : 浙江在線  >  臺州頻道 > 新聞 > 社會
浙報關注丨三門:譜寫山海共富新篇章
2022年04月13日 來源: 浙江在線 楊群 陳玲玲 章雪瑤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臺州市三門縣位于中國“黃金海岸線”中段的三門灣畔,有著300多公里海岸線。作為全省26個山區縣之一,該縣憑借獨特的山海資源,強化優勢,布局臨港產業,培育鮮甜產業,托起富民產業,夯實共富基礎。

  共同富裕,仍需久久為功。

  今年初,三門提出開展“三提三爭”立功競賽行動,點燃了全縣干部干事創業的激情。

  再接再厲,接續奮斗。今后五年,三門將聚焦共富先行,加快跨越趕超,奮力建設以打造“開放、實力、鮮甜”三大港城為著力點的現代化新港城,譜寫三門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先行縣新篇章。

  今年3月,三門縣舉行“共富先行、跨越趕超”項目謀劃擂臺賽。

擁灣抱海 打造臨港產業

  走進三門縣能源大數據中心,數字大屏上清晰顯示三門區域內能源概況、各企業用能和碳排放情況等信息。從沿海工業城區域清潔能源綜合開發項目,到健跳鎮40萬瓦集中式灘涂光伏穩步推進,再到濱海科技城屋頂、車棚光伏發電項目投運,全縣能源大數據藍圖一目了然。

  核電、風電、潮汐電、光伏、抽水蓄能……三門灣畔,清潔能源項目如雨后春筍般相繼破土而出。正是因為三門擁有300多公里的岸線資源,丘陵、灘涂等多樣地貌,可滿足清潔能源產業多元化發展。

  核電作為技術成熟的清潔低碳能源,在我國綠色低碳能源體系建設中不可或缺。在“雙碳”目標背景下,鑲嵌在健跳鎮貓頭山半島的三門核電,無疑是璀璨的“明珠”。截至今年2月底,三門核電一期工程累計發電量573.95億千瓦時,相當于減少燃燒標準煤1641.4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4300.6萬噸,相當于造林12.1萬公頃。

  構建多元化清潔能源供應體系,是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的有效途徑。三門正謀劃加快清潔能源布局,推進三門核電(二期、三期)、抽水蓄能、大型儲能電站等項目建設,發展電力關聯產業,促進清潔能源全面發展。

  自古以來,三門依海而生、向海而強。放眼綿長海岸線,三門臨港產業欣欣向榮,在建項目蓄勢待發:

  ——健跳港區運輸繁忙,去年累計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近千萬噸,實現12年連續增長。高標準推進健跳港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建設,力爭通過五年時間,港區貨物吞吐量突破3000萬噸,成為浙中沿海大宗商品物流集散基地。

  ——加快三大平臺產業布局,打造萬畝千億級產業平臺。優化濱海科技城,打造“產、城、人”深度融合的活力新城;臨港產業城持續做大做強綠色能源、臨港物流、新型建材、海工裝備制造等主導產業,打造中部發展引擎;沿海工業城堅持培育現代產業體系,打造特色產業集群,整頓落后產能,以“畝均論英雄”為導向,去年排摸低效型企業220家、閑置型企業6家。

  ……

  三門灣是浙江六大灣區之一,處于我省沿海開發最前沿。三門將充分發揮山海兼備的資源稟賦,釋放灣區、港口、能源等發展優勢。“今后五年,三門要拓展工業用地15000畝以上,重點招引清潔能源、海工裝備、新材料等臨港智造項目,成為全省臨港產業帶的重要增長極。”三門縣委主要負責人說道。

  通過五年努力,三門將構建形成港口開發成效顯著、產業發展富有活力、城市建設獨具特色、港產城灣一體化發展的現代化海洋強縣。到2025年,力爭打造形成海洋清潔能源、海洋裝備、港口物流等三大百億級臨港產業集群,臨港產業總產值突破300億元,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600億元。

  喜獲豐收 鄭高海 攝

以“小”變“大” 培育鮮甜產業

  近年來,三門人的日子越過越“鮮甜”。一年四季,在灘涂、海塘、港口,都能看到三門漁民忙著采收小海鮮,不僅家家戶戶餐桌上不離小海鮮,還借助電商平臺,發往全國各地。

  素有“中國青蟹之鄉”“中國小海鮮之鄉”之稱的三門,有著59萬畝淺海、21萬畝灘涂和19萬畝海水養殖基地,孕育了青蟹、望潮、血蚶、縊蟶等100余種小海鮮,已經成為長三角地區全季全天候的小海鮮“大廚房”。

  小海鮮成為三門的“金名片”,也為老百姓的生活帶去“鮮甜”。如獲評“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的濤頭村,不但讓小海鮮養殖在村內做強做大,還帶領三門青蟹走出國門。去年,全村養殖業總產值2.5億多元,村集體經濟收入1500多萬元,人均收入達12萬多元。

  盛產野生蟶苗的連下村,去年蟶苗產值達2900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上百萬元,還催生了日入800元的洗蟶苗工作,帶動周邊人員就業。

  三門灣畔,鮮甜味香飄萬里。“一口塘,平均每年收入30萬元左右。”“三門青蟹知名度越來越高,在家就能賺錢,近年平均年銷售額穩定在800萬至1000萬元。”……從養殖、捕撈、運輸、銷售,三門小海鮮全產業鏈,走出了一條“鮮甜”的共富之路。

  據了解,2021年,三門小海鮮年產值達58億元,10萬余人從事海水養殖及相關產業。去年9月,“小海鮮·舌尖上的鮮甜”入選浙江省首批農業農村領域共同富裕典型案例,成為助力共同富裕的“鮮甜”印記。

  從零星養殖到規模養殖,從無序競爭到品牌整合,三門小海鮮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去年6月,農業農村部公布2021年第一批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產品名單,三門青蟹和三門血蚶榜上有名。其中,“三門青蟹”品牌價值達到46.66億元。

  進入“養殖新時代”,三門瞄準科技資源融合、搭建海洋漁業“智庫”,探索數字化管理。寧波大學青蟹研究團隊幫助三門開展青蟹良種選育、健康養殖等;中國三門青蟹產業技術研究院、中國水產學會浙江三門基層科技服務工作站相繼成立,開展科技攻關、技術咨詢等;上海海洋大學、省農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也成為三門戰略合作單位,開展種質資源研究、良種選育等。

  電商做媒,滿桌海鮮走向天南海北,撬動上下游產業共同發展。“打通鮮甜三門流通全鏈條助力城鄉共富”入選省首批商務領域共同富裕試點項目。三門縣打造“一地一品”電商服務站點,完善電商公共服務。按照“流通龍頭企業+農戶、基地+電商”模式,打造集農產品收購、加工、運輸、倉儲、銷售等于一體的全流程供應鏈體系。建設縣鎮村三級物流體系,完善縣鎮村配送網。建設展示展銷中心,設立公共直播間,設計農產品伴手禮,完善網絡銷售載體。

  接下來,三門將持續打響“鮮甜三門”區域公用品牌,做精“鮮甜產業”,以規模化、科技化、數字化為導向,不斷提升小海鮮、柑橘、甜瓜、西蘭花、茶葉等農業優勢主導產業,做到以一方水土富裕一方百姓。同時,推動“鮮甜”元素“接二連三”、植入全域,推出綠灣海韻、桃源新境等8條主題線路,讓“種養、吃住、游玩”環環致富、行行創富,帶動農戶人均增收1萬多元。

  三門青蟹 吳曉 攝

授人以漁

托起富民產業

  實現共同富裕,“擴中提低”是關鍵。其中,低收入農戶是提高收入的重點群體。

  “在家門口就能就業,非常方便,收入也是一年比一年高。”說起現在的工作,生產沖鋒衣的三門帝翔服飾有限公司員工毛麗燕難掩喜悅之情。

  沖鋒衣是三門新興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是解決老百姓家門口就業的富民產業。目前三門共有沖鋒衣企業300多家,從業人員3萬余人,年產值50多億元,沖鋒衣的產量占全國60%。同時,培育電商近2000家,北京冬奧會期間,成交量最高峰每小時3萬件。

  “產業增收是富民的根本之策,通過升級發展沖鋒衣產業,幫助農民在家門口就業,達到精準致富。”三門縣委主要負責人說道。

  搭平臺,提技術,增強核心競爭力。成立三門縣沖鋒衣服裝行業協會,吸收會員300余人,以協會為主體,與上下游供應商開展議價談判。相繼建設三門縣戶外運動服飾展示中心、沖鋒衣電子商務產業園、沖鋒衣網絡直播中心等平臺,打好“協會+質量+小微園+供應鏈”組合拳,推動企業集中采購、資源共享、統一營銷,總成本下降20%,銷售量增長15%。

  同時,實施“區域品牌+企業品牌”雙品牌發展戰略,注冊“三門灣”沖鋒衣集體商標,培育自主品牌130余個。成立浙江理工大學三門研究院,聚焦沖鋒衣產業的創意設計、品牌提升、科技創新和人才交流。

  共同富裕靠奮斗,奮斗需要一技之長。在三門,職業教育是賦能鄉村振興、縮小城鄉差距的有力武器。

  根據機電、電力、橡膠制品、工藝品、旅游等五大支柱產業人才需求狀況,該縣職業教育學校構建“以核電為特色,機電制造業為主、商貿服務類并舉”的專業體系,提升了學校專業與產業發展的匹配度。僅2020年7月份,三門技師學院向全國各地核電站輸送了1200多名畢業生,學校成為全國核電類人才培養培訓基地和臺州市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

  三門從技術工人在校學習、入職成長、成才發展的職業生涯全周期出發,打出新型學徒制培訓、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師徒傳幫帶行動等一系列“提能擴中”組合拳,讓技術工人實現技術與收入“雙提升”。

  接下來,三門將聚焦“擴中提低”改革,實施九大群體激勵計劃,立足“全面覆蓋+精準畫像”,推出公共服務、社會保障、金融、土地等配套政策,率先在全市基本形成橄欖型社會。


標簽: 鮮甜;清潔能源;三門縣;沖鋒;富裕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張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 臺州頻道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