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您當前的位置 : 浙江在線  >  臺州頻道 > 新聞 > 社會
浙報關注丨臨海:全力建設歷史名城 制造強市 共富高地
2022年04月11日 來源: 浙江在線 金晨 陳耿 汪貴

  臺州府城文化旅游區

  共同富裕,從歷史的深處走來,迎著時代的大潮而上。

  臺州從底蘊和優勢出發,系統布局“九富”路徑,總結概括出謀、創、帶、智、幫、享“6字訣”,包含共同富裕“36法”共108個案例。

  臨海主動作為、奮發有為、擔當善為,全力把山海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把地區生產總值增幅轉化為百姓幸福,為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貢獻臨海力量。

  如今,臨海民營經濟、灣區經濟、數字經濟、城市經濟等多點發力,形成了互促共進的新格局,邁入了“百億百強”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城鄉融合、陸海統籌、山海互濟的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縮小到1.7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未來社區、未來鄉村全面推進,基本公共服務普惠均等可及;全域高品質現代文化供給更加豐富,全國文明城市品質繼續提升,率先在古城構筑“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

  2022年,錨定新目標,瞄準新跑道,臨海正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打造高能級城市、促進高水平共富”三大歷史任務,聚焦聚力高質量發展、競爭力提升、現代化先行,全面實施“七大戰略”,全力建設歷史名城、制造強市、共富高地,奮力躋身全省縣域綜合實力第一方陣,勇當臺州新一輪發展領跑者。

  吉利汽車生產車間

建設歷史名城

勇當“打造高能級城市”主力軍

  三國初期,吳太平二年(257)分會稽東部為臨海郡,為臺州設郡之始。

  地處山海之間的臺州臨海,山水相依,江海相連,作為東南古郡,有著千年的建城史,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是臺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朝代更迭,歲月變遷,臺州府城墻一磚一瓦凝集的歷史氣息未變,臨海古城里的人間煙火味依舊,歸根結底是文化傳承。建設歷史名城,是歷史的使命,也是臨海應有的姿態。

  走進臨海紫陽古街,隨著一個個新興業態的落地生花,一項項傳統文化和技藝的深度挖掘,這座千年古城開始顯示出活色生香的一面。

  在臺州府城文化旅游區,近年來恢復了10余家百年老店、60余家傳統店鋪,不定期上演的黃沙獅子、臨海詞調、戚家軍巡城等演出,讓“歷史遺存”實現活態的傳承。

  近年來,臨海成立文化旅游集團有限公司,探索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使用、運營和管理,打造非遺體驗游、名人故居游、文化研學游等精品路線,促進文化旅游資源轉化為經濟優勢。

  此外,該市還整合街區公房資源和公共空間,植入歷史文化元素,講好戚家軍等故事,挖掘文天祥、徐霞客、王士性等一批歷史名人事跡,讓歷史文化在傳承中歷久彌新。

  文化韻味濃厚的臺州府城,讓越來越多的民間力量也積極投身建設文化陣地之中。六旬臨海人胡初躍和妻子湯玉芳傾盡半生積蓄,收藏當地民俗老物件,在臺州府城墻上創辦了一家夢寶來民俗博物館,只為重拾千年府城記憶。

  臨海青年、珈源鐘表科普博物館館長王仁波是一名鐘表愛好者,他歷時十余年,收藏了千余件、跨越三個世紀的中外古董鐘表。如今,他在臺州府城樂此不疲地向更多游客講述鐘表文化與匠心。

  在臨海,還有1000多支志愿隊、7萬多名志愿者常年活躍在公園廣場、社區街道、樓院家庭、田間地頭,默默踐行奉獻、友愛、互助的志愿者精神,打響了“大愛臨海·溫暖之城”的城市品牌。

  聚焦“打造高能級城市”,臨海正謀劃、實施府城記憶、道宗溯源、巾山詩韻、古建匠心、民廚尋味、文化中心、城市綠心、括蒼云徑、桃渚印象、臨港興城等歷史名城十大標志性工程。

  突出古今交融、由古向新,把歷史文化、秀麗山水、現代產業融入城市肌理,推動主城區加速產城融合,臨港新城著力以產興城、城鄉區域整體躍升,把臨海打造成為傳承千年的現代化魅力之城,讓千年府城崛起于東海之濱、浙江大地。

  在臺州府城片區,府城記憶工程將復建臺州府衙,復原三臺書院,提升鄭廣文祠,充實戚繼光祠,推進臺州府城墻“申遺”,以“靜態展示府城建筑、動態講述府城文化、藝術演繹府城故事”的理念,呈現臺州府城歷史文化帶。

  在該市尤溪鎮,500米長的老街重獲新生,成了網紅打卡地。南宋時期,老街便是周邊最熱鬧的一處市集,擁有150多間臨街店鋪。近年來,尤溪鎮對其分類分級保護,留存古鎮記憶,激活古鎮歷史空間,使老街重新走進人們視野。

  開啟“二次城市化”,臨海加快東拓南進、擁江攬湖步伐,優化“一城六區”空間格局和功能布局。

  臨海佩弦湖片區將彰顯水城共融,突出湖的元素、水的靈韻,高品位建設城市生態綠廊,高標準打造靈湖—佩弦湖城市綠心、佩弦湖—洛河商務區,成為城市新名片。

  臨海伏龍片區將加快推動北岸更新,精心打造南岸地標建筑群,高顏值構建沿岸江景,推動江風水韻有機嵌入城市肌理,建設現代都市與大江美景交相輝映的城市陽臺。

  圍繞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目標,臨海深化“全境景區、全域旅游”,建設白沙灣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桃渚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提升江南大峽谷、羊巖山景區,臺州府城文化旅游區努力創成國家5A級景區,打造浙東南文化旅游中心城市。

  從城市到鄉村,該市還打造旅游線路,串“珠”成“鏈”,將旅游交通專線、城市公交專線延伸到所有旅游景區和省級A級景區村莊,并通過“迎春里”“余豐里”“城見壹號”等一批高端民宿的進駐,推進“臨海山居”民宿品牌的打造,不斷深化“旅游+”文章,走出一條文旅融合發展的特色之路。首批長三角高鐵旅游小城、首批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2021年浙江省運動休閑基地、“詩畫浙江·百縣千碗”美食街區……各種榮譽滿載而歸。

  臨海蜜橘銷天下

建設制造強市

勇當“推動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制造業,是臨海的一抹生動底色。

  從汽車機械、醫藥健康、時尚休閑三大特色支柱產業,到數字經濟、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近年來,臨海以“大抓實體企業、大興民營經濟”為鮮明導向,堅定不移打好轉型升級系列組合拳,一項項“臨海制造”享譽全國、走向世界。

  今年2月,在金臺鐵路頭門港站,滿載著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休閑用品等商品的義新歐班列“臺州號”組貨首發,意味著頭門港已與浙中國際物流樞紐義烏相連,成為“臺州智造”外運的起始點之一。這是繼頭門港口岸開放,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臺州綜合保稅區相繼成功獲批后的又一躍遷。

  向海圖強,一個承載著服務產業和城市發展使命的高能級開放平臺正款款向我們走來。

  春江水暖,企業先知。落戶頭門港5年的奧翔藥業集團董事長鄭志國深有感觸,從做中間體到原料藥,再到創新藥、CDMO業務,借著頭門港的發展“東風”,業務板塊不斷加強壯大,目前奧翔每年業務增長30%以上,制劑邁向60多個國家和地區。

  精耕灣區平臺,做強工業經濟。臨海積極培育汽車機械、醫藥健康、時尚休閑三大千億級產業集群,“鏈主”“鏈”起上下游配套企業,實現強鏈補鏈延鏈,提升集群凝聚力。吉利汽車生產基地邁入工業4.0時代,實現從原材料到最終成品無需人工操作;眼鏡、彩燈等傳統產業入駐“智慧園區”,形成“三廢同治、一碼管理”的數字化環境監管體系;大田銅盤山智能制造產業園積極探索了一條開山“造”地、挖潛“擴”地的新模式;“萬畝千億”新材料產業園正謀劃以工程塑料、可降解新材料等為主導的高端材料集群,打造世界一流化工新材料基地……

  優化發展環境,突出創新驅動。近年來,臨海市積極融入“雙循環”,全方位接軌長三角,設立百億規模母基金打造招商引資“強磁場”,開展優化營商環境“10+N”行動,吸引項目、人才、品牌全面落戶。同時下好科技創新“先手棋”,立足產業優勢,布局建設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深化復旦大學張江研究院臨海科技創新園建設、打造佩弦湖科技城等,成績斐然:“化學原料藥產業大腦”納入全省首批行業產業大腦建設試點,現代醫藥化工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入選省級創建名單,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從85家增加到207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從322家增加到773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連續五年居臺州首位。臨海成功獲評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市、首批省級可持續發展創新示范區……

  立足項目為王,尋求突破跨越。新年伊始,臨海大地上描繪了項目“破百難”的精彩敘事,鋪開發展“開新篇”的絢麗圖景。總投資42億元的臨海風光儲一體化項目——臺州1號海上風電場正式開工,積極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上盤鎮多管齊下,提前一個月完成220千伏珊瑚輸變電工程15座基鐵塔政策處理;大田街道項目攻堅團隊僅用3天時間,提前2個月攻下銅盤山智能制造產業園5個村367.88畝土地的征收工作……124個項目正大刀闊斧地邁進,描摹著“古城崛起 突破跨越”的美好未來。

  共富路上,勤耕不輟,臨海以領跑之姿交出了優異的成績單,規上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千億大關,達1051億元,連續三年獲省振興實體經濟試點示范市考核優秀,新增百億元以上企業2家、50億元以上企業2家、10億元以上企業8家、上市企業2家,包攬臺州制造業企業納稅前三強。“畝均論英雄”改革持續深化,建成小微企業園11家,新增入駐企業450家。

  近日,我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了《關于2021年度新一輪制造業“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攻堅行動考核評價結果的通報》,臨海市列入考核激勵名單,為臺州市唯一獲上榜的縣(市、區)。

  新征程中,全速奔跑。“建設制造強市,就是突出臨海而立、向海圖強,依托國家級發展平臺,做大港口、做強產業、做優企業,推動制造業提質擴量增效,把臨海打造成為經略海洋的世界級產業基地。”臨海市委主要負責人如是說。

  臨海市河頭鎮“共富工坊”

建設共富高地

勇當“促進高水平共富”示范者

  共同富裕,關鍵在共同,難點也在共同。

  城鄉收入差距是不可忽視的短板,激活鄉村內生動力,是破難的關鍵。臨海突出全域一體、全面提升,扎實推進“擴中”“提低”改革,通過開展“萬名好家工”行動、創辦“共富工坊”等形式,帶動低收入人群增收,擴大中等收入人群,促進共同富裕。

  今年3月,在該市河頭鎮殿前村,“永強·共富工坊”揭牌成立并投用。永強集團將時尚休閑產業中勞動密集、門檻較低的環節分包到村集體,由村民生產半成品,這幾天,來自永強集團的20多名編藤熟練工,都在一對一地對村民進行藤椅編織指導,刨去了中間商,上市公司訂單直達家中,村民一天的收入上漲20%。“老百姓在家能賺錢、村集體經濟能壯大、企業生產用工更靈活”的多贏互利目標正在步步化為現實。

  在經濟高質量發展先行示范的跑道上,臨海初步探索建立全域創新支撐共同富裕機制。今年,該市將啟動建設30個以上“共富工坊”,以“廠房式工坊、車間式工坊、居家式工坊”等形式,支持鼓勵廣大農村依托當地主導產業、積極引進優勢產業、壯大鄉村特色產業,架起“政府+企業+村集體+農戶”這座“致富橋”,促進農民增收。同時,以“共富工坊”為平臺,該市將培養一批集技術、經營管理能力于一身的鄉村振興帶頭人,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在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先行示范的跑道上,臨海正推進“縣鄉一體、條抓塊統”改革,將共同富裕的宏偉藍圖轉化為一個個具體的場景,落實到生產生活的基本單元。在臨海,城里建“未來社區”村里筑“未來鄉村”,加快著城鄉一體化的進程。入圍我省未來社區創建名單的臨海市大洋社區、南門社區,秉持和城市更新同理的因地制宜理念,找準社區獨特定位,開始了一場變革。智慧停車系統解決老舊小區停車難,正賦予大洋社區“未來感”。在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的濃郁氛圍下,文創街區、精品民宿、文化展覽應接不暇,正賦予南門社區“煙火氣”,“未來社區”要求的“九大場景”都在這里有跡可循。

  在公共服務優質共享先行示范的跑道上,臨海強化數字賦能現代治理,從數字化的“大改革”中孕育出一個個“小驚喜”。市民點點鼠標,一天就能完成企業開辦,便捷體驗的背后,是該市聯動多部門、單位優化審批服務流程,實現信息實時互聯互享,成立常態化企業開辦平臺。為解決企業退出這一“進門容易出門難”的問題,該市搭建數字化V模型,在全省率先實現縣級行政審批許可事項“證照并銷”一件事全域覆蓋,如今,申請辦理企業注銷業務辦結時間從過去的兩三天縮短至一小時。

  在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的跑道上,臨海圍繞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通過工業綠色轉型引領工業固廢減量,脫穎而出的一個個“綠色工廠”助力實現“無廢城市”建設目標。2021年,浙江瑞博制藥有限公司、浙江宏元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獲評臺州市級“綠色工廠”,數量居臺州市前茅。將目光轉向靈湖公園,每年深秋,這里總會飛來大批越冬候鳥,為保護生物多樣性,臨海在景區西側的一處無人小島進行圈圍,禁止人員進入,讓鳥兒在這里“安家落戶”,這也被市民親切地稱為“鳥島”。

  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先行示范的跑道上,臨海率先打造“一中心四平臺”智能運行體系,助力新時代文明實踐,并以傳統文化為根、新時代文化為魂,持續優化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建設了國家一級圖書館、國家一級文化館、國家二級博物館以及展覽館、非遺館、規劃館、藝術館等公共開放空間,還建成了農村文化禮堂552家,實現19個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全覆蓋。

  新目標催人奮進,新使命惟有奮斗。臨海堅持實干創新、突破跨越,為建設歷史名城、制造強市、共富高地而努力奮斗!


標簽: 臺州;府城;歷史名城;臨海市;富裕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張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 臺州頻道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