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國之道,惟在富民。黨代會報告提出,今后五年,我市將塑造共富型社會形態,擦亮“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民生底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共富先行的落腳點錨定在民生優享上,聚焦人的全生命周期需求,持續推動社會事業跨越發展。
如何拓寬群眾的共富通道,讓民生福祉成色更足,成為市黨代表們熱議的焦點。
聚力打造群眾幸福美好家園
在市黨代表、路橋區峰江街道蔣僧橋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孫曉春看來,拓寬群眾致富道路的過程中,不能忘記農民、不能淡漠農村。
“就蔣僧橋村而言,近年來,我們關停了村里所有的污染企業,并通過整合土地資源,租給苗木花卉企業,讓村民當起‘包租公’,帶動村集體經濟增長。”孫曉春說,目前,村里共入駐了7家成規模花卉苗木企業,“沒有技術能力的村民就在這些花卉苗木企業里勞作,人均每天收入100元。村民收入提高了,幸福感隨之而來。”
孫曉春提出,在農村人居環境改善上,要多元化、多渠道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基礎配套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同時,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原則,堅持不懈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統籌抓好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村莊深化整治、農民建房等工作,努力打造一個群眾滿意的幸福美好家園。
加強社保體系人才隊伍建設
黨代會報告提出,要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切實提高群眾防風險能力。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大力發展社會公益事業。市黨代表、玉環市楚門鎮“天宜”社會工作服務社黨支部書記張露娜認為,這離不開社會組織的第三方作用。
“社會組織在推進公益事業、反映公眾訴求、解決貿易糾紛、化解社會矛盾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張露娜說,而社會組織重要作用的發揮,離不開優秀的人才。
張露娜表示,擁有一支高素質、有活力、懂業務的人才隊伍,是實現社會組織使命和宗旨、發揮作用的基礎,應該像對待公務員、專業技術人才、企業家一樣予以重視和培養。只有這樣,社會組織才能吸引留住優秀人才,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