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黨代表 許城娟 (路橋區中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遭遇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兩年時間里,全市上下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鋼鐵防線。
抗疫是場持久戰,如何進一步織密“防護網”?許城娟認為,要著力補短板堵漏洞,加快構建常態化精密智控防疫體系。
“強大的醫療衛生實力是抗疫的基礎性保障。”對此,許城娟首先把加強醫療要素保障放在了重要地位。在她看來,我市的醫療衛生資源總體不足,聚焦醫療衛生系統制定優惠政策、充實各地疾控中心人員配置、加快縣級醫院傳染病病區建設等舉措,就是“對癥下藥”。
“尤其是醫務人員要舍得‘養’。通過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快薪酬制度改革、建立抗疫主力軍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收入保障機制等,為他們解決后顧之憂。”
其次,數字化改革,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有著“加速度”優勢,目前的疫情防控精密智控平臺也在不斷迭代升級,“要達到全面應用賦能,必須加強相關培訓,確保處置高效。”與之配套的,全市需要進一步健全疫情防控多部門協同演練機制,完善冷鏈食品等物防體系,增強疫情監測預警、檢驗檢測和應急處置等能力,繼續交出防疫高分報表。
曾是臺州援鄂醫療隊一員的許城娟表示,“要把偉大抗疫精神與紅船精神、大陳島墾荒精神結合起來,繼續開展抗疫典型人物宣傳,不斷營造正能量氛圍。”同時,要發揮感控醫務人員的專業性,把“講堂”從醫院內搬到醫院外,幫助更多市民了解和掌握科學感控知識。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