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您當前的位置 : 浙江在線  >  臺州頻道 > 新聞 > 社會
《經濟日報》臺州調研:“轉貸款”如何降低小微融資成本
2019年07月19日 來源: 經濟日報

  “轉貸款”將開發性、政策性銀行的資金成本優勢與商業銀行的服務優勢結合起來,拓寬了政策性低成本資金進入小微企業的渠道,實現了銀企共贏。如何在商業上可持續是轉貸款業務面臨的重要難題。其中,如何嚴控風險,如何設計風險分擔模式等都值得關注——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的《中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報告(2018)》顯示,“轉貸款”業務已成為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的有效途徑之一。

  何為“轉貸款”業務?“轉貸款”又稱“批發資金轉貸”,也即開發性、政策性銀行以提供“批發資金轉貸”形式與地方性中小銀行合作,專門用于投放小微企業,將其政策、資金優勢與商業銀行的資源、人力優勢相結合,實現優勢互補,進一步拓寬小微企業融資渠道,降低小微企業貸款成本。

  國務院印發的《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也明確提出,鼓勵開發性政策性銀行以批發資金轉貸形式與其他銀行業金融機構合作。

  那么,“轉貸款”究竟如何操作?目前進展和成效如何?還存在哪些待解難題?

  今日,經濟日報記者刊文,報道他們在國家級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改革創新試驗區——臺州的實地調研。

  降資金成本小微受益

  在臺州市黃巖區東城開發區綠汀路,有這樣一家小微企業——浙江東匯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作為臺州滴滴出行的區域代理商,該公司目前有車輛500余部,并且處在規模擴張期。

  公司負責人吳波是一名“80后”,熟悉移動互聯網文化,看好網絡租車平臺帶來的新商機。“城市代理商需要給平臺支付加盟費用,標準是100部車10萬元,這給我帶來了較大的資金壓力。”吳波說,好在臺州銀行總行營業部給予了他30萬元額度的信用貸款,免去了找擔保人的麻煩,貸款期限1年,年利率6.23%,較大幅度低于同業平均水平。

  但是,吳波并不知道這筆低利率貸款的形成過程,其背后是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臺州市分行與當地法人商業銀行合作開展的“轉貸款”業務。

  “按照臺州銀保監分局出臺的《臺州市法人商業銀行與政策性銀行開展轉貸款實施方案》,轉貸款利率應按照政策性銀行利率管理的有關規定執行。對于以小微企業為代表的實際借款人,其所獲得的轉貸款綜合融資成本,要低于該商業銀行貸款的平均利率水平。”臺州銀保監分局局長曹光群說。

  吳波獲得貸款正是農發行臺州市分行向臺州銀行發放了“轉貸款”,額度為10億元,期限為1年,目前執行的是基準利率4.35%。此后,臺州銀行按照《支農轉貸款借款合同》規定,向符合雙方約定的實際用款人發放貸款和收回貸款。

  按照農發行政策要求,“實際借款人”主要是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小微企業、農村創業創新者,以及其他滿足普惠金融支持條件的貸款對象;貸款資金用于從事農業種植、養殖、加工、流通,以及購置農資機械設備、農民脫貧、創業致富和農村消費。

  優勢互補分類推進

  “轉貸款”作為一種新的貸款模式,連接了開發性、政策性銀行與中小銀行。那么,它們聯合的邏輯是什么?

  “將開發性、政策性銀行的資金成本優勢與商業銀行的服務優勢結合起來,打通、拓寬政策性低成本資金進入小微企業的新渠道,實現銀企共贏,并提高普惠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可得性和滿意度。”曹光群說。

  與中小銀行相比,開發性、政策性銀行的劣勢在于“腿”少,也就是說,各地方分支機構不足、人員少,但其在資金量、資金成本、評級等方面具有比較優勢。相應地,以小企業為主要授信對象的中小銀行的優勢在于服務經驗豐富,掌握小微企業信息更全面,但不足之處是資金成本相對較高。隨著利率市場化深入推進,這些中小銀行內吸儲成本增加。如果能拓寬貸款資金渠道,降低資金成本,則有助于調動其積極性,更好地發揮其支農支小作用。

  此外,由于開發性、政策性銀行內部也各具特色,為了更好地發揮各自優勢,臺州銀保監分局還采取了“分類推進”策略。

  具體來看,推動國家開發銀行與臺州市法人城商行合作支小轉貸款,重點支持科創型、綠色型小微企業發展;中國進出口銀行與臺州法人城商行、進出口業務量較大的臺州農商行合作支小轉貸款,重點支持符合國家政策導向和環保要求的進出口生產、貿易型的小微企業,以及為進出口企業提供相關配套產品服務的小微企業;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則與臺州法人城商行、農商行、村鎮銀行合作支農轉貸款,重點支持從事農業種植、養殖、加工、流通服務的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小微企業。

  “農發行與黃巖農商銀行的試點合作進展良好,該行已于今年3月份向我們申請了2億元支農轉貸款,利用該資金共發放了283戶支農轉貸款。”農發行臺州市分行相關負責人說,其中個人貸款274戶,金額19698萬元;農業合作社9戶,金額302萬元;貸款資金用于小微企業經營的37戶,金額2691萬元。

  “今年6月份,黃巖農商銀行又重新向農發行申請了3億元支農轉貸款,農發行臺州市分行已審核通過,目前省分行正在審核這筆申請。”上述負責人說。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68億元轉貸款授信在臺州市落地,另有近40億元授信在接洽、申報和審批中。預計到今年年末,臺州銀行業的轉貸款業務將實現20家法人銀行機構覆蓋,合作規模將突破110億元。

  商業可持續是關鍵

  為了保證轉貸款業務能夠持續、深入地推進,一個核心問題亟待解決,即如何實現商業可持續。其中,如何嚴控風險、如何設計風險分擔模式等都值得關注。

  此外,據經濟日報記者了解,目前也有部分中小銀行并不愿意使用開發性政策性銀行的轉貸款資金。究其原因,一方面,部分中小銀行自身的負債能力較強、資金成本較低,不需要轉貸款資金;另一方面,目前在計算貸款規模時存在“重復計算”。

  也就是說,開發性政策性銀行將資金貸給中小銀行時,這筆錢已經算在了前者的貸款規模中,但當中小銀行把這筆錢放給小微企業時,又再次占用了中小銀行的貸款規模,相當于算了兩次,這就造成部分中小銀行不愿使用轉貸款資金,以免占用自己的貸款規模。

  對于已使用轉貸款資金的中小銀行來說,信用風險如何管控?從目前的實踐看,小微企業的信用風險由中小銀行來承擔,中小銀行按照自營貸款的標準獨立審查。

  具體到臺州銀行業,根據監管要求要將有效防控風險放在首位,由政策性銀行制定轉貸款管理辦法,選擇與支農支小經驗豐富、風險控制良好、資產質量真實的臺州市法人商業銀行開展合作。

  政策性銀行提供信貸資金,再由合作的中小銀行轉貸給符合雙方約定條件的實際借款人,確保轉貸資金全部用于普惠金融。

  在貸前審查、貸款審批的過程中,由中小銀行負責對借款企業進行篩選調查、審查審批以及資金發放,中小銀行承擔還本付息責任并承擔企業的違約風險。

  在貸后管理的過程中,政策性銀行對中小銀行進行貸后管理、日常監督檢查,中小銀行負責對實際用款企業進行貸后管理和回收處置,定期對轉貸款業務投向的質量進行跟蹤監測,確保雙方約定的范圍和專款專用。

標簽: 貸款;中小銀行;開發性;商業銀行;資金;臺州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張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 臺州頻道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