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14點,臺州市新村融合發展暨“爭星奪旗·和美共創”現場推進會將在溫嶺舉行。臺州調整后的新村是如何實現融合發展的?臺州又將如何全面推進新村融合發展,高質量做好行政村規模調整的“后半篇文章”?跟著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去現場看一看吧!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7月1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張丹萍 通訊員 鄭登科)2018年7月底,臺州正式啟動行政村規模調整工作,經過兩個多月的全力推進,順利啃下“硬骨頭”,圓滿完成階段性任務。通過行政村規模調整,臺州市優化了村一級的布局體系,強化了農村基層的組織力,釋放了農村發展的活力和動力,為更高起點推進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行政村撤并完成后,如何讓新村又好又快發展?如何寫好行政村規模調整“后半篇文章”?臺州市制定推行《新村(社區)“和合連心、融合發展”二十條意見》,通過組織引領、制度先行、發展為本,持之以恒抓好后續工作,高標準高質量做好村調“后半篇文章”。
2019年已經過半,行政村調整后新村發展的如何?現在,就跟著記者的腳步,去現場會上看一看、瞧一瞧。
17時50分
此次現場推進會結束。
17時30分
呂志良表示溫嶺市委、黃巖區農業農村局、三門縣健跳鎮黨委等三家單位作了很好的交流發言,主題突出、舉措務實、責任到位,特別是圍繞建強組織、三資融合、項目建設等重點,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值得各地學習借鑒。吳海平書記圍繞如何高質量推進新村融合發展作了重要講話。會后,各地各單位要及時研究落實今天會議的精神特別是吳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齊抓共管、合力攻堅,推動我市新村融合發展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呂志良就如何貫徹落實好吳書記講話精神,結合“爭星奪旗·和美共創”專項行動等相關工作,再次做了強調總結。
臺州市新村融合發展暨“爭星奪旗·和美共創”現場推進會
16時47分
臺州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市村調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吳海平講話。
今天,我們召開臺州市新村融合發展暨“爭星奪旗·和美共創”現場推進會,這是經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主要任務是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新村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精神,以“爭星奪旗·和美共創”專項行動為抓手,統籌協調推進村調后續工作,加快新村融合發展,為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我市“兩個高水平”建設夯實基層基礎。
去年11月,省委書記車俊在《關于臺州市圓滿完成行政村規模調整工作的報告》上批示:臺州市委行政村規模調整工作積極穩妥,取得成功,給新時代鄉村振興奠定基礎,值得充分肯定,也證明了臺州市委敢于擔當。各地要在“走前列”上形成共識,要在“真融合”上形成共識,要在“惠民生”上形成共識。
就如何扎實推進這項工作,吳海平強調重點要抓好四個方面工作,并強調要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落實,整合力量資源,合力推進新村融合發展。
16時40分
三門縣健跳鎮黨委書記陳松同志發言。
自行政村規模調整后,健跳鎮黨委堅持問題導向,聚力提高認同度、融合度、滿意度,以“雙百雙強”“五力五美”等專項行動為主抓手,以提高認同度為根本,厚植“家”的觀念,以提高融合度為遵循,樹立“和”的理念,以提高滿意度為目的,堅定“興”的信念,高質量譜寫行政村規模調整“后半篇文章”。
16時32分
黃巖區農業農村局黨委書記、局長牟賢杰同志發言。
2018年7月,黃巖區行政村規模調整工作全面鋪開,全區原有行政村475個,涉及調整行政村296個,減少行政村169個,組建新村127個。在工作推進過程中,黃巖區聚焦融合發展,嚴格按照“三并三促”目標,通過談話暖心、政策強心、追隨民心,多點發力,圓滿完成階段性任務,127個新村全部實現資產直接融合,直接融合率100%,截至今年6月底,全區資產完全融合的村有68個,完全融合率達53.54%。
下階段,黃巖區計劃在11月底前全區新村資產完全融合率達到80%,并做到“三資”融合過程處置恰當、手續完備、程序合規,以新村高質量融合助力市、區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16時25分
溫嶺市委副書記、市長、村調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王宗明同志發言。
自去年8月新村掛牌運行以來,溫嶺全市上下第一時間將新村工作重點切換到后續融合發展頻道,按照臺州市委市政府加快新村融合發展部署要求,以“爭星奪旗·和美共創”專項行動為抓手,因地制宜推行“融合十法”,持續發力做好村調工作“后半篇”文章,努力用行政村數量的“減法”換取鄉村振興的“乘法”。
16時24分
臺州市新村融合發展暨“爭星奪旗·和美共創”現場推進會正式召開。
會議由臺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市村調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呂志良主持。
16時
考察組集中觀看新村融合發展成果展
15時35分
兩組現場考察已經全部結束,記者前往集中會議會場。
-----------------------------------
第一組現場考察點:溫嶺城東街道湖心社區、新河鎮硐天東村
14時08分
第一組考察組到達溫嶺城東街道湖心社區
湖心社區由原橫湖橋村、下岸渚村、東湖居合并而成,地域面積2.2平方公里,現有戶籍人口3817人,黨員158人。社區以地處橫湖水網中心得名,明《嘉靖太平縣志》記載:“橫湖,在縣東百丈巖下,凡東南溪流三十有六皆會焉……”。明代文學家謝鐸有歌:“橫湖之水清兮清且淵,方巖之山高兮高極天。”該地系原溫嶺北去公路第一停靠站,也是原內河航線交匯處,舊時居民多從事務農、網箱養魚、做手藝,今大多經商辦企業。轄區內主要為汽摩配、餐飲、休閑服務等三產服務業。溫嶺市住建局、廣播電視臺、交警大隊、婦幼保健院、農村商業銀行等位于社區內。新社區成立后,探索實施城市基層黨建“1+3”工程。建立社區大黨委,建立區域黨建共駐共建聯席會議制度,為開展區域化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搭建基礎平臺。實施基層治理能力提升計劃。開展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微格治理工作,建立“微格+黨小組”模式,推行“678”工作法。實施社區凝聚能力提升計劃。成立湖心社區社會組織服務站,統籌協調社區內18家社會組織。實施便民服務能力提升計劃。打造集黨建工作、社會事業、文化體育等8大類150余項服務于一體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并在社區內建設“城心誠驛”黨群服務站4個,打造5分鐘黨群生活圈、服務圈,最大限度提升群眾滿意度。
工作人員正在介紹湖心社區的發展情況。
14時53分
第一組到達考察點溫嶺市新河鎮硐天東村
工作人員介紹硐天東村旅游規劃
硐天東村位于新河鎮南部,由原東灣村和丁岙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積0.62平方公里,現有戶籍人口1226人,黨員58人。新村成立之后,村黨總支緊緊圍繞“以強帶弱,強弱聯合,整體規劃,融合發展”的新村發展理念,以原東灣村主職干部擔任新村主職干部,東灣區塊輻射帶動丁岙區塊發展,從而補足原丁岙村班子戰斗力不強、存在矛盾的發展短板,引領新村各項事業穩步推進。利用與臺州職業科技學院結對的優勢,率先啟動旅游規劃,邀請學院專家對村莊進行考察、規劃,融合原兩村的石文化和戴復古文化,劃分農田觀光區、山林游憩區、濕地景觀區等六大區域,依托長嶼硐天,建造連接長嶼硐天和硐天東村的“上山之路”,發展農家樂和民宿產業,打造“旅游精品村”,給新村經濟注入新鮮血液。帶領戶代表到先進地區學習考察,召開村民大會,確定“美麗鄉村示范村”“庭院美化”“新民之家建設”等六大項目,以項目推動融合。開展“紅色微格”“黨員環境巡查小組”助推村莊環境整治、美麗庭院建設,以黨建引領促融合。舉辦新村融合文藝晚會,新村班子齊上臺演唱紅歌,舉辦全村村民參加的鄰居節,實現文化融合,促新村“并心”。新村班子先后榮獲“溫嶺市村社和合好班子”“臺州市和合好班子”等榮譽。
新村融合后,硐天東村制定了“三同清單”,考察組在了解村干部在崗干事清單
行政村規模調整后,新村區域面積變大,為方便村民辦事,硐天東村便民服務中心提供了黨員代跑服務
--------------------------------
第二組現場考察點:溫嶺市箬橫鎮新繁榮村、城南鎮后嶺村
14時24分
第二組考察組到達溫嶺箬橫鎮新繁榮村。
箬橫鎮新繁榮村考察點現場介紹
新繁榮村由原繁榮村、花芯村、山東村、長山村四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戶籍人口2758人,黨員111人,村民代表144人。“繁榮”二字,寓繁榮興盛之意。新村成立以來,該村通過宅基地改造、土地整理與高山移民安置,建成了榮盛佳苑小區,該項目是省內鄉鎮級最大的立改套項目,也成為箬橫城鎮建設中一道新的風景線。該村深入實施鎮村干部“三同”考核管理機制,為新繁榮的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開展“爭星奪旗·和美共創”專項行動,與箬橫鎮黨群服務中心聯建,打造該鎮首批五星級黨群服務中心和首家村級綜治中心。積極探索實施村黨組織領導下的微格治理工作,采取以幢為單位的微格劃分方式,并選優配強微格團隊力量,重點圍繞政策法規宣傳、社情民意收集、便民服務代跑、矛盾糾紛調處、中心工作落實5項內容開展工作。同時,以幢為單位,多次舉辦鄰里節、百家宴等活動,有效促進新村融合。
工作人員為考察組演示臺州市政務e站自助服務終端操作方法
14時35分
參觀箬橫鎮新繁榮村黨群服務中心
黨群服務中心
15時06分
第二組考察組到達城南鎮后嶺村
城南鎮后嶺村考察點現場介紹
后嶺村位于城南鎮南端,與玉環沙門鎮接壤。該村由原后嶺村、古嶺下村合并而成,轄5個自然村,地域總面積1.9平方公里,戶數475戶,人口1562人,黨員71人,全村劃分為5個微格。后嶺村立足新村優勢,堅持規劃引領,全力打造“后嶺花開”特色“名片”項目。該項目占地面積約410畝,其中新村流轉土地面積約280畝,累計滾動投資達2億元,計劃打造一個集賞花、娛樂、休閑、康養于一體的大型田園休閑度假圣地。項目自落地以來,新村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大力推進村級黨群服務中心建設和微格治理工作,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營造全村抓規劃、全員謀發展的良好氛圍。機遇的背后也是挑戰,為確保“后嶺花開”項目落地生根,新村兩委班子、黨員、微格成員齊心合力,奔走于政策處理一線,在土地流轉、墳墓搬遷等前期工作上出謀劃策,為村民答疑解惑,做通思想工作,使該項目得以有序展開。在新村兩委成員的努力下,后嶺村成功創建浙江省A級景區村莊,鄉村振興培育村創建、“一事一議”排水溝改造等陸續進入收尾階段,村莊衛生保潔、立面改造、節點建設、美麗庭院建設等全面推進,環境整治成效明顯,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形成了一個自然環境“外在美”、群眾生活“內在好”的宜居新村。
工作組人員為考察組做村情介紹
15時20分
在后嶺村黨群服務站的便民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為村民提供醫療預約掛號、證件辦理、教育繳費等日常便民服務。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