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您當前的位置 : 浙江在線  >  臺州頻道 > 新聞 > 社會
椒江這座寺廟里,一塊豆腐做了200多年
2019年06月09日 來源: 椒江發布

  椒江區章安街道的梵音寺,在椒江頗有名氣,至今已有246年的歷史,為清朝乾隆三十八年(1773),扁舟和尚所建。

  梵音寺一景

  一塊豆腐做了200多年

  1993年1月,椒江文物管理委員會確認其為椒江文物保護點。而該寺自做的豆腐更是一絕,嘗過的人都對它戀戀不舍。梵音寺自己做豆腐的歷史是從扁舟和尚建寺之日起,豆腐主要作為寺院的供品和日常食用。

  將浸泡包的黃豆倒進機器里,出來的是豆腐渣。

  做豆腐是一項技術活,制作出好吃的豆腐更是不易,浸泡黃豆短則四五小時、長則十幾個小時,現如今能耐得住性子做豆腐的人也越來越少。梵音寺豆腐的獨特之處,在于堅持用傳統的鹽鹵作凝固劑,既便其它添加劑很省力也從不放棄,保留了原始的豆香味。

  用柴火燒的土灶,豆腐往往更香。

  義工做了30年

  梵音寺做豆腐的師傅傳了一代又一代,到現在也不知道第幾代了,只知道上一任做豆腐的阿婆已經91歲了。

  豆漿磨好了后,需要倒進鍋里燒開。

  現在做豆腐的是幾位上了年紀的阿婆,一位是73歲的葛仙鳳,另一位是70歲的唐成娥,技術主要由唐成娥把控,葛仙鳳則充當幫手的角色。

  等豆漿燒開后,用勺子將豆漿從鍋里舀出來。

  唐成娥在這里做了30多年的義工,也就做了30多年的豆腐,以前家里父母就是專門做豆腐賣的,因此對她來說做豆腐是輕車熟路的。

  豆漿里往往含有豆渣,因而需要用包袱將豆漿過濾出來。

  傳統工藝,原始滋味

  要說現在做豆腐和過去最大的區別就是,機器研磨代替了以往的石磨,其余的浸泡、過濾、煮漿、點鹵水等工序依舊是延續老傳統。用土灶燒柴火,做出來的飯菜就是香,燒豆腐自然也不例外。

  燒熟了的豆漿如同舞動的精靈,跳著曼妙的舞步。

  做豆腐最關鍵在于鹵水點豆腐這個環節,鹵水點少了豆腐偏嫩筷子夾不起,點多了豆腐偏老口感柴,但在唐成娥這里就是剛剛好。

  用傳統的鹵水做凝固劑,點出來的豆腐往往更加香甜美味。

  她做出來的豆腐總是口感鮮美,松而不散,涼拌也好,混搭也好,人們總能把它吃個精光。因而豆腐也成為梵音寺的一道特色菜,凡客人來必吃,吃后必贊之。

  等冷卻一段時間以后,上面會凝結成一層豆腐皮,用一根小竹棒挑起來,晾干后變成了一道美食。

  將豆腐腦倒進豆腐架內,蓋上蓋子,再壓上石頭,待水慢慢瀝干,便成了豆腐。

  古剎豆腐,古法制作,自然飄香,美味可口。

  縱使機械化發達的現在,也很難找到機器替代制作豆腐的繁瑣流程。

  唐成娥就這么堅持了幾十年,梵音寺做豆腐更是堅持了200多年,也許這就是一種修行吧。

標簽: 豆腐;和尚;梵音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楊群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 臺州頻道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