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您當前的位置 : 浙江在線  >  臺州頻道 > 新聞 > 熱點聚焦
醉美仙居|70年從未改變,這一顆為民生謀福祉的心!
2019年09月20日 來源: 浙江在線 記者 徐子淵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9月2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徐子淵)從歷史的角度說,70年不短,卻也不算長,其間發生在仙居的故事波瀾壯闊、激蕩人心,以此為基礎,更多的未來正等待書寫。在這個重要的時刻,回頭看”是為了更好地“向前看”。

  回顧70年的《浙江日報》頭版報道——1993年,仙居500多名干部進村到戶為農解憂;1996年,仙居開展為民新辦千件實事活動;2001年,上門服務,現場辦公,仙居千名干部轉變作風為民辦實事……

  

  見一葉而知深秋,窺一斑而見全豹。在跨越70年的回望中,仙居的發展有過迷茫、有走過彎路,但仙居的黨員干部們執政為民,不斷增進民生福祉的心,從未改變。

  如今,仙居縣堅持“實”字當先,把“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當前各項重點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以“我是黨員我帶頭+”活動為載體,激發全縣黨員干部在學習一線、項目一線、服務一線“踐初心、顯擔當、抓落實”。

  干部和,鄉村美

  提起過去的農村,仙居大多數人總會眉頭一皺,說一句“不好”;而現在,農村卻成了美麗景色的“代言”。

  過去,保障糧食收入,為農解憂是工作重點,執政為民解決的事溫飽的問題;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環境生態優,成為新時代執政為民的“指南針”。

  3.5公里,是仙居縣白塔東橫街村到神仙居景區的距離;而綠色,是東橫街村和神仙居景區無差別的底色。遠山含黛陰幽蔥,近處良田稻花香。走到東橫街的村口,“綠水青山 就是金山銀山”的標語就立在活水小池子中,而這也是這個小村子發展過程中不變的理念。

  

  2013年年底,一場“環境綜合整治”的大變革,在這兒拉開序幕。拆除露天糞坑、村道環境打掃、垃圾分類、人畜分離……東橫街村書記許子兵帶著兩委班子和黨員一起打掃村里衛生,蹲在村民家門口垃圾分類,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告訴村民,只要動手做了,村子就會一點點好起來。東橫街村一步一個腳印走來,成了現在的國家生態示范村、國家3A級風景區、浙江省美麗宜居示范村。 

  如今,村里開起了16家農家樂,一到節假日就爆滿,年收入平均在15萬元以上。村民足不出戶就能賺錢,自家種的蔬菜、自制的腌菜、手工的斗笠……這些帶著“土味”的農產品,有了新的銷路。

  東橫街村的變化,只是仙居鄉村變化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仙居以建設“中國山水畫城市”為目標,以打造“和美鄉村”新名片為抓手,不斷深化美麗鄉村建設水平,在探索仙居模式上取得了明顯成效,走出了一條村莊建筑有機更新、村莊產業有機更新、村民慈孝為懷的健康之路。

  村貌之變、文化之變、理念之變,這些交錯紛呈的密集轉變,以最直觀的方式重新界定出截然不同的鄉村生活,見證著仙居美麗鄉村建設化蛹成蝶的繽紛過程。走進仙居,一幅充滿韻味的“村新、業興、景美、人和”山水畫卷,正徐徐展開。

  班子強,百姓富

  與鄉村之變不同,仙居城區范圍內的幾個街道社區發展之路,來得更早一些。但發展為民的愿景,從一而終。

  “80年代起,全村的孩子上小學到高中期間的學費,都由村里負責,一直到實行義務教育才結束;90年代左右,開始發放糧補,保障失土農民的生活;如今,補貼一戶三千多元,接入天然氣……”仙居縣南峰街道小南門社區黨總支書記王喜明細數著這些年來,社區一點一滴的變化,不難發現,“民生”二字是不變的定量。

  小南門位于縣城中心,是仙居首批“億元村”之一,后因種種關系,發展停滯。2013年小南門由村改為社區,同一時間王喜明上任,所有人都“盯”著他,盼著小南門能借此契機再現輝煌。

  “臨危受命”, 王喜明卻用“和合”二字破難題,讓社區“兩委”干部的心擰成一股繩。新建建材市場增加集體經濟收入、建設和泰家園解決缺房戶問題、西門片區二期拆遷……每一項工作涉及到的環節多,難度大,但因為都關乎“民生”二字,王喜明和“兩委”班子決定無論有多少困難,都要迎難而上。

  如今,社區集體經濟收入從2013年的84.04萬元持續增長到2018年的近700萬元,一個個項目使社區集體經濟的“腰包”鼓了起來,讓居民們都生活也更有盼頭了。

  而對于仙居縣安洲街道下園社區來說,發展從“一片空白”到“全面豐收”,源于思路的轉變。

  

  安洲街道下園社區

  昔日的下園村,聯通村與外界的僅有一條兩米寬的泥土路,村里遍布各式老舊木質結構房屋和露天糞坑,是盂溪沿岸遠近聞名的落后村;十多年時間,下園社區“搖身一變”成為村集體年收入達220多萬元、可用資金3400多萬元、村集體資產突破1.5億元的富裕村。

  2006年,因集體經濟空白,村干部以個人名義向銀行貸款,拿到第一桶金,叩開了新農村建設的大門。拿著這筆錢,村里通過對集體所有的土地、林地,或者村民自愿流轉的土地、林地進行統一開發經營的土地流轉模式,拓寬村集體增收渠道。同時,通過積極盤活集體閑置廠房、倉庫、校舍、會堂等資產,采取多種形式開發興建物業項目,增加集體資產和物業經營收入。

  無論是小南門社區的發展,還是下園社區的進步,在這背后都離不開黨員干部的身影。過去是有過苦日子,但他們帶著百姓一路向前,迎光而走,講那些陰影留在了身后。

  初心在,民安樂

  一個縣,沒有縣府大樓,這種情況放在全國,仙居應該是獨一份。

  但看著原來處在城區最中心地帶的縣府大樓,如今已成為一個新的商業點。2004年1月13日,浙江仙居公開出讓原縣府大院的國有土地使用權。一家房地產公司以1.21億元的高價勝出。拍賣的資金將全部用于償還下岸水庫的負債。賣大樓,為的是一項民生工程。

  在仙居,“奇怪”的現象不止沒有辦公大樓這一件,這些奇怪的現象卻讓仙居市民倍感暖心。

  公交車免費乘坐、城區范圍打車只要5元、綠道上經常能碰上主要領導反映民生事項……原來,仙居的執政為民是由上自下、由來已久的。

  

  仙居縣委書記林虹當導游帶游客玩轉神仙居

  為仙居推介、為楊梅代言、為美景做講解……為了讓仙居更好的“走出去”,仙居縣委書記林虹和她的團隊用實際行動擦亮了一個個仙居的“金字招牌”。 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用“鐵肩擔當,鐵拳攻堅,鐵血奉獻,鐵心為民”的精神,讓仙居成為了全國綠色發展的樣板地。

  今年的黨代會報告要求,全縣上下必須突出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含糊,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發展的根本目的,切實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2月22日上,仙居縣第十六屆人大第三次會議開幕,令人大代表們意外的是,不僅政府工作報告上一一羅列了未完成的項目,縣長顏海榮還鄭重“致歉”。

  政府工作報告中,仙居不僅與未完成項目“較真”,還與新年的項目“較真”。今年的仙居縣政府工作報告,由近500個量化數據組成。2019年計劃全力抓好實體經濟、項目雙進、鄉村振興等十方面工作,重點推進152個量化項目,而這些項目的具體目標都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用數字明確列出,要做什么、必須做多少等一目了然。

  從2018年開始,仙居的政府工作報告還帶著一份附件,清楚羅列這上一年縣政府為民辦實事工作完成情況。為民辦實事事項、完成情況、完成率,仙居縣政府不回避問題,用數據說話,虛心接受來自社會各界的監督。

  時代在發展,但執政為民卻從未動搖。以百姓心為心,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初心從未改變。

標簽: 仙居縣;鄉村;政府工作報告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夏逸凡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 臺州頻道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