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的今天,黃巖和平解放!
1949年5月29日,在椒南工委、永樂黃邊區委、仙臨黃邊區委、麗水縉云縣委等4股力量的推動下,經4個方陣的一起謀劃下,黃巖獲得和平起義,和平解放。這也是在中國共產黨主導推動下經多方協商、多次溝通后達成的成果。從此,黃巖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開創歷史新紀元。
早在1948年8月,中共臺屬工委就提出了“加強調查研究,對不同對象采取不同策略與方法”的要求。1949年春,中共椒南工委委員徐德和上級代表陳波濤,在海門共同研究了敵方人員中可爭取的統戰對象,開始安排對臨海、黃巖、溫嶺三縣縣長的策反工作。椒南工委書記郟國森還成立了以徐德為首的策反黃巖起義的地下工作機構。當時,黃巖西、南鄉離城十余里外的鄉、保政權,已基本被浙南永樂黃邊區委和仙臨黃邊區委摧毀或控制,對黃巖城區已形成了緊縮包圍之勢。在全國和本地區解放戰場勝利形勢的強大壓力下,國民黨縣長朱焯等人也急于與我黨取得聯系,謀求起義。起義過程一波三折、峰回路轉,可謂驚心動魄。
多方謀劃來起義
黃巖的策反起義是多方一起推動的。
1949年4月23日,解放軍占領南京,宣告國民黨在大陸反動統治的覆滅。黃巖西、南鄉離城十余里外的鄉、保政權,已基本被浙南永樂黃邊區委和仙臨黃邊區委摧毀或控制,對黃巖城區已形成了緊縮包圍之勢。在全國和本地區解放戰場勝利形勢的強大壓力下,縣長朱焯、縣參議長朱劼成、縣副參議長王維積、縣民眾自衛總隊副總隊長吳錦綸等急于和我黨取得聯系,謀求起義。
第一方出場的是徐琮、李文輝。
中共縉云縣委書記李文輝
1948年11月,朱焯接到縣長職務的任命準備上任,就電告縉云同鄉好友徐琮來黃擔任心腹助手,此時已經參加革命工作的徐琮向中共縉云縣委書記李文輝匯報,縣委認為這是對朱焯進行統戰工作有利時機,同意徐琮前往。徐琮11月下旬抵達黃巖,多次與朱焯面談。朱焯告訴徐琮:“請你幫我與李先生接洽,但要絕對保密。”
1949年3月上旬,李文輝回信:“歡迎同我們合做生意,希他安心照常工作。”從此,朱焯有了起義的思想準備。4月19日凌晨,把徐琮叫起來說:“南京國府已危在旦夕,局勢如此緊張,你寫信給李文輝先生已經來不及了,勞你馬上動身回縉云,請李文輝先生速派部隊來黃巖接收縣政權,我們黃巖7個自衛中隊、七百多支步槍和機關槍,全部都交給他們接收。此事急如救火,不能再拖延了。” 徐琮認為起義時機已經成熟,寫信既拖延時日,也怕節外生枝,就于翌日動身。因為臨海至仙居途中常有土匪出沒,只好繞道溫州、青田,經麗水回縉云。
輾轉10多天后,于5月3日徐琮才回到縉云老家池嶺。恰逢浙東解放軍第三支隊在離其家五里的雅江村整訓,當即向李文輝同志匯報黃巖情況。李文輝同志與支隊傅振軍政委等商討后,告知徐琮:“考慮到黃巖縣屬于臺州,與縉云距離又較遠,不便派部隊去接收。我們黨已承認朱縣長起義,由組織通知臺州方面解放軍游擊隊與朱縣長聯系,共商起義、接收事宜。請你回去協助朱縣長繼續做好起義的準備工作。”并囑徐琮在家休息幾天后,由部隊派一位浙南來的同志護送回黃巖。
5月9日,部隊上來了一位姓鄭的同志,是黃巖縣烏巖區人,負責護送徐琮上路。他們倆當即動身,翻山越嶺來到仙居邊界地段。不想所有路口都被仙居縣反動武裝封鎖。關卡上的仙居縣鄉保長、偽聯防隊看到縉云人就抓去關入“杉樹刺倉”受刑。考慮到重任在身,若被抓走,個人受苦是小事,貽誤大事可不得了,徐琮與鄭同志商量后,決定回頭再繞道溫州方向。兩人走到稠門村時,見街上群眾歡天喜地,相互傳遞60里外的縉云縣城已于早晨解放的消息。當即急趕縣城,向縣委匯報并請示。李文輝說黃巖縣的起義和接收等事宜,已由組織作了安排,指示徐琮留在縉云,朱焯先生處可寫一信予以說明。
自此,徐琮離開了黃巖。
第二方出場的是朱劼成、王維積。
國民黨黃巖縣參議長朱劼成
在蔣家王朝處于風雨飄搖之時,國民黨內人心惶惶,四分五裂,動蕩局勢。以黃巖大士紳、參議長朱劼成為首的縣參議會向省政府建議,將警察局長朱焯升任黃巖縣長,希望加強地方勢力,以控制局面。同時,與他謀劃起義事項。1949年4月上旬,朱劼成還在大湫巷與椒南工委委派的統戰對象國民黨師長方策之侄方圣浩洽談,雙方初步交換了相關起義的意見。參議長朱劼成通過女婿盧英遜的關系,派兒子朱有蚧到路橋,把親筆信交給椒南工委書記郟國森。副參議長王維積派茅畬小學校長牟宣江,請地下黨員陪同赴西南鄉求見永樂黃邊區委常委蔡康春。
第三方出場的是徐德、郟國森。
中共椒南工委委員徐德
中共椒南工委書記郟國森
1949年5月上旬,杭州解放后,徐德去海游向浙東臺工委書記邵明、副書記王槐秋匯報工作。臺工委指示:要加緊對敵聯絡談判,籌備迎接南下大軍。根據臺工委的指示,椒南工委在西山農場召開擴大會議,著重商討了策動起義和迎接大軍兩項工作。會后,椒南工委組織建立地下工作機構。
早在1948年8月,中共臺屬工委提出了“加強調查研究,對不同對象采取不同策略與方法”的要求。1949年春,中共椒南工委委員徐德和上級代表陳波濤,在海門共同研究了敵方人員中可爭取的統戰對象,開始安排對臨海、黃巖、溫嶺三縣縣長的策反工作。椒南工委書記郟國森還成立了以徐德為首,由金洪教、項德鵬、杜臨鴻、楊文美等人組成的地下工作機構,工作地點安排在黃巖城關雙桂巷盧英遜家。后來,徐德、朱焯等人繼續在朱劼成家進行談判。徐德代表椒南工委提出起義的3個條件:一是切實保管好檔案、資財;二是保證地下黨和接收人員安全;三是將現有的武裝人員、武器彈藥和倉庫存糧數目,盡快作出書面報告。經過協商,朱焯對此3條表示一一照辦,雙方達成了和平起義的協議。
小結一下。在各方的全力推動下,朱焯等人分別通過各種關系,與浙南、浙東方面的黨組織和部隊取得聯系。朱焯派徐琮回縉云,要求李文輝派游擊隊來接管黃巖;朱劼成通過女婿盧英遜的關系,派兒子朱有玠到路橋,與椒南工委書記郟國森聯系;王維積通過原三青團股長劉年生,請茅畬小學校長牟宣江與地下黨員何家梅一起赴黃巖西南鄉,與永樂黃邊區委常委蔡康春會面。吳錦綸委托表弟黃隱民,再通過李義益介紹,由陳明德帶領他到仙居上張,與仙臨黃邊區委書記蔡熙接洽,要求將起義愿望告周丕振。
至此,在多方聯系、策劃下,起義條件已趨成熟。
商量策反起義的工作地點——雙桂巷盧英遜家
國民黨黃巖縣縣長朱焯
峰回路轉定乾坤
正當椒南工委與朱焯簽訂了起義協議之時,卻發生了意外情況。1949年5月中旬,浙江省政府主席周巖突然下令,撤換了臨(海)、黃(巖)、溫(嶺)三縣縣長,任命軍統特務袁悟農為黃巖縣長。5月21日,袁悟農上任后,立即逼朱焯辦理移交,并欲控制武裝,糾集殘部,與共產黨對抗。
情況突變,給起義帶來了很多困難。朱劼成等也采取了應變措施。在朱焯卸任后,仍挽留他留在黃巖,暗中控制著他的舊部——黃巖民眾自衛總隊,等待命令起義,防止袁悟農的陰謀得逞。
第四方出場的是陳清波、周丕振。
黃樂縣委執行委員、宣傳部長陳清波
浙南游擊縱隊第三支隊隊長周丕振
5月21日新縣長袁悟農上任后,情況變得復雜起來。5月25日,朱焯等人再次商量,決定派黃隱民親自去樂清大荊,求見第三支隊支隊長周丕振,要求浙南部隊來黃接收起義。三支隊因即將進軍溫嶺,暫時不能來黃,便派中共黃樂縣委執委陳清波為全權代表來黃,周丕振親自致信朱焯和吳錦綸。信中稱:閣下可謂有識之士,我們歡迎貴部起義;請派一名全權代表,于29日到茅畬與我方代表陳清波面談;在浙南部隊未到達前,請你們維持好社會秩序,保管好武器彈藥、各種檔案及公共財物。
28日凌晨,第三支隊攻克溫嶺縣城。郟國森派了4人前往,要求部隊速來黃巖。同日下午,陳清波和黃隱民到達茅畬,當夜黃帶著周的手札趕到城里。當朱焯等見到周丕振的來信,頓覺有了后盾,信心倍增。遂邀王維積、吳錦綸和陳榮楫(戡亂委員)到毛靜如(戡亂委員)家商談。夜9時許,盧英遜、朱有蚧冒雨趕到毛家,傳達郟國森派路中學生送來的信說,第三支隊很快來黃,希望次日即行起義。于是,朱焯等人又繼續磋商。時過子夜,最后決定:①派牟秉義去茅畬,迎接陳清波進城;②由吳錦綸通知在高橋、羽山、仙浦汪駐防的三個常備中隊,火速輕裝趕回城郊;③待兵力集中后,明日舉行起義。幾小時后,吳錦綸等惟恐天明袁悟農質問何以擅自調兵進城,為防發生意外,決定提前行動。
29日凌晨4時,在吳錦綸的指揮下,自衛總隊迅速開進縣府大院,以馮國賢的第二中隊為主,包圍了駐在西院廟內袁悟農帶來的嫡系衛隊, 10余名自衛隊便衣隊員繳了門口衛兵武器,隨即沖上樓去,向正在酣睡的衛隊大聲喝令:“我們已經起義,你們趕快起來投降!”一個敵班長企圖頑抗,被擊傷。此時廟外的自衛隊員每人朝天鳴放兩槍,以示軍威,迫使這支裝備精良的衛隊全部繳械投降。袁悟農聽到槍聲,立即穿衣起床,帶著4個衛兵剛出門,吳錦綸率便衣隊員出現在門前,當即4個衛兵全被繳械,袁悟農被軟禁。
起義終于成功了。
我黨對起義及投誠敵軍的政策宣傳要點
敲鑼打鼓慶解放
起義成功后,由于第三支隊在溫嶺還不能及時趕到黃巖接管,黃巖處于“空城”狀態。當時距黃城僅20余公里的海門,有“浙江省保安部隊”重兵駐扎,一旦敵人反撲,人民將會遭殃;而且社會上謠言四起,反動分子推波助瀾,致使起義士兵人心浮動,城關居民惶恐不安。
在此嚴重情況下,1949年5月29日下午,黃樂縣委代表陳清波、椒南工委代表徐德先后進城,與起義官員一起,在電燈公司設立了以陳清波為負責人的臨時工作機構。他們一邊讓起義士兵安定情緒,加強戒備,嚴防匪特活動及海門敵軍反撲;一邊組織人力籌備糧食、物資,準備迎接浙南游擊隊入城。同時,椒南工委副書記徐德在黃巖中學召開大會,進行形勢和任務宣傳動員,并以黨團員為骨干,組織了龐大的宣傳隊伍,向起義士兵宣傳黨的政策及《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上街張貼《約法八章》《入城守則》《告臺州的軍政人員書》,到街頭巷尾向居民宣傳全國形勢與黨的政策,以安定人心,維持社會秩序。海門敵軍王云沛部,摸不清共產黨實力,未敢輕舉妄動。
5月31日上午,黃巖縣城五彩繽紛,萬眾歡騰。縣立中學和師范學校師生手持鮮花、紅旗,與各界人民群眾一道,敲鑼打鼓,從小南門、天長街、管驛巷、直下街到橋亭頭,夾道歡迎中國人民解放軍浙南游擊縱隊第三支隊進入黃巖縣城。中午,在參議院門口公共運動場上,萬余軍民舉行隆重集會,第三支隊支隊長周丕振和起義人員代表王維積先后在會上講話,共慶黃巖和平解放。接著,起義官員按照清冊,將自衛總隊7個中隊的13挺輕機槍、2門追擊炮、700余支長短槍等武器彈藥全部交給第三支隊。后來,起義人員大部遣散。
6月9日,三支隊第一中隊在徐德等人的指引下,從黃巖經柵浦開進海門,迅速占領制高點。國民黨浙南行署主任王云沛部下和外警水警隊等千余殘敵,懾于當時形勢和解放軍威力,稍加抵抗,全部潰退。三支隊占領海門(當晚撤出)。6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21軍62師184團、185團1營和軍偵察營進擊椒江北岸杜橋地區,一舉殲滅國民黨浙江保安司令部所屬兩個團,俘獲國民黨“浙南行署”副主任翁光輝以下1390余人。2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21軍62師184團副團長馮福林率一連部隊,從前所渡江南進,海門獲得真正解放。7月11日,金橫區長黃達森率武工隊配合解放軍186團2營,兵分兩路,向金清匪據點—腰塘張亨銀家(匪支隊部)及分水向西宮發起進攻。向西宮之敵聞風逃竄,張亨銀家之敵部分被殲,計斃匪6人,生俘18人,繳獲長短槍30余支。7月12日,金清解放。至此,黃巖縣內陸全境解放。
黃巖中小學師生和各界群眾在小南門外歡迎解放軍入城
周丕振在主席臺上講話
開創歷史新紀元
黃巖和平解放后,6月1日,黃樂縣委書記兼縣長黃義桃率領機關警衛隊200余人由大荊遷到黃巖,按民政、公安、財政、教育、技術5個系統分別組成接收組,開始按照清冊分頭接收國民黨政府58個機關的文卷、財物,至13日全部接收完畢。椒南工委書記郟國森也率所屬工作人員來縣城配合工作。
6月12日,浙江省委派到黃巖、溫嶺、仙居三縣工作的南下干部,由臺州地委組織部長(原臺屬工委副書記)王槐秋陪同到達黃巖。當天晚上,黃樂縣機關干部和警衛隊指戰員到浮橋北岸,歡迎南下干部。6月13日,浙南游擊縱隊三支隊和黃樂縣委、縣政府舉行盛大歡迎會,慶祝南北干部勝利“會師”。6月14日,浙南地委傳達了中共浙江省委的指示,括蒼中心縣委在黃巖、溫嶺、仙居三縣工作,概由第六(臺州)地委接收,自即日起,黃樂縣委、縣政府接收的文卷、財物全部移交給黃巖縣委、縣人民政府。
至此,原在黃巖分屬浙東臺工委的椒南工委和分屬浙南特(地)委的黃樂縣委均已撤銷,新的統一的縣級機構——中共黃巖縣委、縣人民政府正式開始辦公。全縣設置城關、烏巖、頭陀、院橋、路橋、雙洪、金橫7個區,2個鎮,47個鄉。新一任縣黨、政主要負責人是:縣委書記王黎山,縣長曹子決,組織部長李秉銓,宣傳部長溫其彬,民運部長嚴汝京。
黃巖新政權的建立,標志著國民黨統治在黃巖已經徹底結束。從此,黃巖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開創歷史新紀元,開展民主建政和生產建設工作,黃巖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
黃樂縣領導成員合影。自左至右為:常委梅迪民、執委陳清波、書記兼縣長黃義桃、常委蔡康春、執委周時靜
解放后黃巖首任縣委書記王黎山
解放后黃巖縣人民政府首任縣長曹子決
【浙江新聞+】
中共縉云縣委書記 李文輝
李文輝(1918-2011):1934年畢業于縣師范講習所,曾任小學教師多年。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1年1月,任中共縉云縣委直屬區委宣傳科長。9月,調任中共青田萬山區委書記。1942年1月,任中共青田縣特派員。1943年5月,奉調回縉云工作,任中共縉云縣特派員。1944年4月任中共處屬特委委員。6月,黨的縣、區級領導機關恢復委員會制、中共縉云縣委特委,任縣委書記。
國民黨黃巖縣參議長 朱劼成
光緒六年(1880年)出生在在城關司廳巷,父親朱謙,舉人。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22歲的朱劼成(即朱文劭,字劼成)中舉人,兩年后,連捷進士,獲二甲第四名,同科者有沈均儒、譚延闿等后來都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的名流。1904年與沈均儒等同赴日本法政大學留學的經歷,1907年畢業,成為黃巖歷史上第一位大學畢業生。1907年,朱劼成學成回國后任刑部貴州司主事、廣西省提法使司提法使。1912年袁世凱調其為浙江省提法司長。1913年4月——1917年8月三度為國會、護法國會眾議員議員。1913年12月又選為政治會議議員,次年選為約法會議議員。后來,先后擔任了浙江民政司司長和江蘇政務司司長。
陳清波
樂清縣大荊新坊村人,1938年入黨,歷任永樂黃邊區委常委,黃樂縣委執行委員、宣傳部長,大荊區委書記。
徐德
臺州臨海縣海門鎮人,1938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椒南工委宣傳委員、副書記等職務。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