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臺州頻道1月4日訊(浙江在線溫嶺塢根微融站 洪雨潔)曾幾何時,農村手工制作的年貨被工業品代替,通過集市或者網上購物,輕輕松松采集所需年貨。隨著時代的進步,曾經繁瑣的手工藝被機器代替,多了便利卻少了氛圍。
元旦前后,在溫嶺塢根鎮,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烤跳跳魚、做年糕、灌香腸、包粽子、起方糕、做米糖……人手一道程序,經過辛苦勞作,一道可口的地方特色美食成型,為即將到來的春節做足準備。
烤跳跳魚
跳跳魚又叫彈涂魚。將活跳跳魚串上茅桿清水漂洗,去淤泥,用干凈的秸稈進行過火。待魚身烤成微黃用大火烤制墨色翻面將另一側也烤至墨色即可。
做年糕
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同時,年前制作年糕也是家鄉的習俗。年糕主要由大米制成,將大米洗干凈,提前浸泡上一晚,等大米泡好后瀝干水,倒入蒸屜里用柴火蒸。將蒸好的大米倒入石臼中反復敲打,打糍粑也是個體力活。當糯米打至看不見米粒,成一團后,糍粑就打好了。打好的糍粑可以直接食用,蘸上紅糖或黃豆面,那味道柔軟細膩,香糯可口。
灌香腸、包粽子、起方糕
香腸臘肉是年味,也是思念的味道,當一串串鮮紅的香腸臘肉掛滿廚房、陽臺,像是備忘錄里的事項,提醒著我們快過年了!關于家、親情、愛的回憶也被激活。在寒冷的冬天,最幸福的事情莫過于看著香腸在鍋里滋滋作響,聞到濃郁的肉香,滿滿的都是幸福感。
做米糖
記憶中,那香甜酥脆的“米糖”便是過年的信號。過去,家家戶戶一到過年就會忙著做米糖,寄托對新年的期盼。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過年做米糖的慣例已經有所改變,但在塢根鎮花溪村,仍保留著過年做米糖的傳統。今天就讓我們一起體驗純手工制作米糖,喚醒舌尖上的甜蜜記憶。
每逢臨近春節,生活中就充斥著年味,而味蕾,最能夠捕捉到酸甜辣咸的各種年味。幸福就是這么真切,就是這煙火味里最平實的年味。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