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近日,臺州電大校園里歌聲飄揚。市老年開放大學樂齡學堂百人合唱團飽含深情,齊聲高唱《唱支山歌給黨聽》,傳達最真摯的祝福和對黨的無限熱愛。
“目前,全校上下正以‘習總書記有號令、中央有號召、浙江見行動、臺州走前列、電大當窗口’的政治站位和思想自覺,把學習貫徹‘七一’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當前的首要政治任務。”臺州電大黨委書記兼校長王煥斌介紹,該校正積極用好“學、宣、新、實”四字訣,將臺州的“紅色基因”注入黨史學習教育。
小社團大思政 生活學習深度融合
近日,浙江省棋類協會秘書長朱葉光遠道而來,送“棋”進臺州電大校園。接下來,他將成為該校棋類社社團顧問。
當天,在臺州電大高職學院舉行的“黨建引領 社團先行”社團課程化啟動儀式上,除了朱葉光,還有來自非遺、棋類、茶藝、太極、刺繡等各個領域的社會各界權威和專業人士。他們接過聘書,正式成為臺州電大高職學院各個社團的顧問和校外老師。
小社團,大思政。社團活動一直是臺州電大的招牌,24個各類社團極大豐富了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此次,臺州電大緊扣慶祝建黨100周年主線,立足大思政格局,創新“思政育人”工作方式,大力推進學生社團課程化,開啟了該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新征程。
此外,臺州電大還在課程設置中融入思政教育,以黨史學習教育為抓手立德樹人。思政理論課教研室在教學計劃上,統一開設黨史內容的課程,實現黨史教育各專業全覆蓋,真正做到“黨史學習教育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
從組建學校思政課講師團,以專題化講座方式講授黨史教育內容,到本土化紅色教育基地現場教學,再到利用電大網絡平臺黨史教育視頻資源,線下線上相結合,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掀起了一場紅色教育風暴。
“沉浸式”學習 走“心”又走“新”
“一九四九年頭到,中華民族得解放,人民當家做主人,敲鑼打鼓慶翻身……”5月31日,在星火講堂,88歲的紀念館講解員辛杏春用400句節奏明快的通俗長詩,以鄉音“說唱”,生動敘說桐樹坑紅色往事。
講臺下,認真傾聽的是臺州電大全體青年黨員。當天,在電大青年黨員學習社的組織下,他們前往黃巖紅色教育基地,接受黨史教育,銘記奮斗歷程,傳承紅色精神。
平田鄉桐樹坑村曾是中共臺屬特委機關駐地,是抗日戰爭時期革命根據地。在1938年至1949年的烽火弦歌中,這里書寫了無數個紅色傳奇,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紅色印記。在星火廣場,全體黨員們面向黨旗,鄭重宣誓。
自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臺州電大采取多形式的學習宣傳活動,讓紅色教育走“心”又走“新”。
學校還特意組建了由9名優秀年輕干部組成的青年黨史宣講團,以《大陳島墾荒精神》《百年黨史的歷史啟示》《中國夢的探索歷程》等為主題,以講授式和互動式相結合為學生們宣講黨史知識。
“用現在時髦的話,我們學校正在打造‘沉浸式’紅色教育,讓黨史學習教育更深入人心。”黨員小張介紹,學校內處處皆“紅”景:戶外大屏幕滾動播放黨史學習教育宣傳圖片、視頻,校報、櫥窗、黑板報刊出黨史學習教育專版,學校花壇、電梯、燈桿上也放置和張貼黨史學習教育宣傳內容。
為民辦實事 紅色教育開花結果
真正為民辦實事,才是紅色教育落到實處、開花結果的體現。
走進臺州電大校園,一樁樁一件件實事正在落地——
貧困學生生活困難問題得以解決,學校通過爭取慈善機構、社會機構資助,并設立勤工儉學崗等措施幫助貧困生;
提高學校信息化管理服務的水平和建設能力,解決師生辦事難、跑多次問題;
……
臺州電大黨史學習教育之花,還衍生出更廣泛的效能——
本學期繼續推出“百萬禮包”助推企業穩工穩產活動,用暖心紅包助學企業員工,為推動常態化抗疫和復工復產凝聚人心、注入動能;
開展“社區吹哨、黨員報到”活動,學校所有黨員下沉基層,積極參加所在地、所在社區黨員志愿活動;
啟動“1+X”專業群建設,開展“訪百業走千企”活動,更有效地服務臺州產業發展,建設“機電一體化”“電子商務”等五大專業群,開設應用化工等企業專班,培養企業急需應用型人才。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