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您當前的位置 : 浙江在線  >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記者在三門海涂跟著師傅撒蟶苗 拋向大海的是希望
2020年03月17日 來源: 浙江在線 記者 趙靜 楊群 縣委報道組 鮑雯霞 李貝妮 策劃 劉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3月1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趙靜 楊群 縣委報道組 鮑雯霞 李貝妮 策劃 劉偉)行走在之江大地,目之所及,到處是舂鋤撲撲的熱鬧景象。而在東海之濱,三門“小海鮮春耕”也是熱火朝天,如燎原之火席卷了整片海岸線。從正月十四至清明節,三門將投放上百億單位小海鮮苗。記者日前驅車前往三門健跳鎮六敖下街村進行體驗。

不負農時

養殖戶撒苗忙

  養殖戶在撒飼料。浙江在線記者 楊群 攝

  3月12日早晨7時,我們在下街村頭看見塘壩將海塘劃成一個個方塊,清波蕩漾,山水映畫。三門縣螺港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林咸府領著我們往里走,“小海鮮‘春耕’沒見過吧?今天帶你們看一看。”

  合作社養殖總面積800畝,有21戶養殖戶,今天有6戶要放蟶苗。“早上5時剛從育苗廠拿回來的。”林咸府指著放在壩上的十來筐蟶苗邊走邊說,“放苗的時間大有講究,9時以后風就大起來了,苗撒得不均勻會影響產值,一定要在8時半前放完。”

  人走過,驚起一片白鷺,在水面上翩躚起舞。沒走多遠,林咸府停了下來。兩位師傅穿著下水褲在水中行走,水沒過了大腿根,一手推著裝在塑料盆中的蟶苗前進,另一手抓一把苗均勻撒落。另外一位師傅楊再志則撐著一葉木筏,載著4筐蟶苗,時而在左右撐桿,跟上兩人的步伐。

  我們興致勃勃地嘗試一番,誰料上了木筏一動,就覺得一側吃水嚴重,有“翻車”的危險。湊近看,水面清澈見底,撒下的蟶苗顆顆瑩白,泛著光澤。過了好半天才穩住,扶著筐顫巍巍地站起來。迫不及待從木筏上“逃生”,我們問楊再志他們是不是一戶人家,一問才知道塘主另有其人。“我們都是來幫忙的,他倆手藝好,撒得均勻。每畝要撒30萬顆苗,再忙1個小時就能結束了。”楊再志笑著說,社員們親如一家,只要一招呼,人全都圍過來幫忙,主人家再做頓飯犒勞大家。

  而隔壁養殖塘抽干了水,漁婦們戴著斗笠,正埋頭挖出又肥又大的蟶子,彩色的身影給泥塘畫下斑斕的一筆。“這戶人家要晚一些,等蟶子收完,清完塘,才能放苗。”林咸府說。當天中午,我們來到蛇蟠鄉,遠遠地看見挖機巨大的臂膀揮動。“塘內挖出來的淤泥鋪在邊上,做‘蟶途’,就是給蟶子搭個窩。”養殖戶沈雪珺說。

  海岸線上,沾滿海泥的手忙碌不歇,樸素的臉迎風而笑,滿懷生活的熱忱,滿是豐收的期待。

  據悉,三門擁有圍塘、灘涂、淺海養殖面積總計20多萬畝,養殖戶達7000多戶,養殖種類涵蓋蝦類、魚類、貝類、蟹類等。“到清明節時,估計投放各類海鮮苗的總數量將達上百億。”三門農業農村局黨委委員葉春宇說。

  記者親歷投放蟶苗。浙江在線記者 楊群 攝

智慧養殖

小海鮮學問大

  在浙江榮致科技三門鳳凰山智慧養殖基地,鮮味撲鼻而來,一筐筐濕漉漉的南美白對蝦從養殖池里抬出來,一尾尾蝦呈淺青灰色,足有成人食指粗細,正蹦跶地起勁。

  “這批對蝦去年12月投放下去,總計兩萬多斤。今天出貨的1000多斤將運往上海,預計再有一周全部收完,200萬尾蝦苗就要投放下去,開始下一茬養殖了。”人手不夠,基地負責人齊玉田也在現場忙活。

  榮致科技是浙江工廠化養殖智慧程度較高的基地之一。踏入養殖區,我們頓時覺得熱起來了,墻壁上涂了黃色的高性能保溫材料,養殖池內藏著無數傳感器,齊玉田說:“我們通過循環水工廠化智慧養殖系統及太陽能自動加溫等手段,讓溫度長年恒定在29度,這幾天蝦要收獲了,才降到25度。”

  一般的對蝦養殖春季投苗,秋季收獲,一年只能養殖一茬,而智慧基地養殖,可實現全年不間斷養殖。在榮致智慧養殖監控平臺大屏幕上,我們看到蝦池的pH值、溶氧、溫度、鹽度等數據實時顯示,蝦吃得好不好,“住”得舒不舒服,一目了然。“對蝦養殖關鍵在于溫度、溶氧、水質,這些都能智能操控,鼠標點一點就能完成養殖。這樣養出來的對蝦口感更好,肉有嚼勁。”齊玉田干勁十足,基地二期工程也即將開建。“鮮甜三門”金字招牌愈發閃亮,養殖業擴大規模、以大帶小,智慧水產養殖蓬勃發展。三門目前共擁有農業龍頭企業58家,水產養殖占七成。

  當天,占地300多畝的三門灣水產養殖有限公司完成了全部蝦苗的投放,養殖塘全部鋪設了塑料薄膜,入口放了一盆消毒水,進去前,得將鞋底伸進去消個毒。負責人李來國舀了一勺水,只見小蝦苗如同小蝌蚪般游動,“這是10天前放下去的,已經長大了一些。”2月28日,李來國就開始忙碌了,蝦苗分4批投放,總計3000萬尾,72個養殖塘啟用了18個,“由于疫情影響,放蝦苗時間比往年晚了半個月,我們得精細化管理,把時間搶回來。”

  蟶子收獲。浙江在線記者 趙靜 攝

綠色發展

與海和諧共生

  聽養殖戶沈雪珺說起蟶子養得不太好,三門縣農業農村局指導員祁擁華立刻分析起來:“關鍵是養殖塘太大了,足有45畝,肥水不好調。建議中間攔一條壩,中間開個小門,肥水調好了,蟶子吃飽了,自然就長好了。”

  養殖戶復工以來,三門縣農業農村局近100名指導員聯系村、企業、基地近百個,每天奔波在田間塘壩,為他們出謀劃策。三門輝旺水產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董禮輝告訴我們:“受疫情影響,企業銷售回款有所延遲,流動資金緊缺,多虧了聯企干部的幫忙,幫我們拿到了300萬元財政貼息貸款,用于購買蝦苗、飼料。目前,2500萬尾蝦苗馬上要投放了。”

  “春耕備耕、生產銷售、海鮮運輸、飼料采購、病蟲災害、資金等方方面面都得關注,我們不能解決的問題,會上報縣里協調解決。”葉春宇從口袋里掏出一本《三門新冠肺炎疫情下春季水產養殖技術操作指南》說,“這是我們局里編的,涉及苗種培育、生產管理等,指導員們就帶著它下去塘里,給農戶們做科普。”

  近幾年,三門不斷擴大漁業健康養殖規模,改善飼料配方、更改養殖方式、提升技術含量。在蛇蟠等鄉鎮,更是把養殖塘改造成了美麗生態濕地,水下“藏”著海鮮,水上芳草萋萋,白鷺翩躚。去年,三門成功創建國家級漁業健康養殖示范縣。“我們向大海要財富,也要保護大海。”葉春宇說,目前,全縣擁有26家省級水產養殖健康示范場,預計3年內,將新增100家省級水產養殖健康示范場。

  面朝大海,三門灣畔,一首“春耕曲”奏得正歡。

標簽: 海鮮;養殖戶;智慧;蟶苗;春耕;對蝦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張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 臺州頻道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