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臺州頻道10月1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久忍 李攀 區委報道組 周薇薇 黃微)近日,記者走進臺州黃巖區南城街道山前村綜治工作中心二樓,一幅黨員聯系群眾的網格圖分外醒目。山前村將支部建在網格上,并創新推出黨員和聯系戶“雙向選擇”模式,成了遠近聞名的“平安村”和“和諧村”。
“我們嚴格按照‘三治融合30條’工作標準,落實‘四必到四必訪’的要求,做好黨員網格化聯系群眾工作。”村黨支部書記張勝榮向來訪者道出治村“法寶”。
基層社會治理做得好不好,怎么評價才算科學?黃巖區將立好標準作為破解基層治理難題的關鍵,日前出臺《黃巖區村(社區)基層治理“三治融合”30條工作標準》。
每3年至少發展1名以上黨員,1500人以上村實行坐班制,每年集中學法不少于4次……記者看到,該標準分為黨建引領、自治建設、法治建設、德治建設4大部分共30個項目,每一個項目都有詳細的工作標準分解說明,包括具體做法以及指標要求。
“這個工作標準相當于一本操作手冊。”黃巖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早在2004年,黃巖就探索出臺了“三化十二制”治村機制,并在此后14年間不斷充實深化。如今,村干部履諾考評機制、民主懇談等“三化十二制”中的成熟經驗,進一步細化成“三治融合30條”工作標準中的具體指標。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