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椒江區三甲中學又迎來一個新學期。望著初具雛形的學校書吧,校長賀林青打心底里高興:“一直來,學校雖然有圖書室,卻沒有閱覽室。1300多名學生也沒個合適的閱讀空間,這下好了,11月份新書吧落成后,學生們的閱讀熱情肯定高漲。”
三甲中學書吧的誕生還有一個小故事:去年7月,三甲街道正緊鑼密鼓籌備成立鄉賢聯誼會。在籌備工作會議上,賀林青與三甲街道鄉賢會會長、浙江文信機電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阮玉根偶然間的一次攀談,讓阮玉根得知了三甲中學缺少一個書吧的窘境。
僅有初中文憑的阮玉根,在艱辛的創業過程中深知知識和閱讀的重要性。他當即表示,愿意出資10萬元來資助學校的書吧建設。2018年暑期,三甲中學書吧啟動建設。
類似的鄉賢熱心家鄉教育文化事業故事在三甲街道屢見不鮮。
2017年7月三甲街道成立鄉賢聯誼會后,鄉賢隊伍不斷發展壯大。截至目前,共發展街道聯誼會會員114名、村級鄉賢聯誼會會員157名。
在椒江區委統戰部的指導下和三甲街道黨工委的組織下,三甲鄉賢聯誼會通過創新鄉賢文化傳播載體、拓展鄉賢文化助建渠道、結對鄉賢文化育村項目、推動鄉賢文化引領等手段,發揮鄉賢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同時,三甲街道紀工委主動對接,通過“事前介入,事中監督,事后督導”三個環節,把全面從嚴治黨貫穿于鄉賢聯誼會工作始終,有力地促進了“清廉三甲”文化建設。
9月17日,三甲街道組織鄉賢聯誼會代表走訪慰問峨邊困難群眾。三甲街道供圖
在創新鄉賢文化傳播載體上,投資100多萬元建成的三甲街道鄉賢館成了最直觀的“主陣地”。近日,該館正在開展“鄉賢館里說故事”活動,專職講解員為到訪的客人生動傳播鄉賢“好聲音”。鄉賢館建成以來,共開展鄉賢文化傳播活動19批次,受眾達5000多人次。
在鄉賢文化助建領域,三甲街道結合轄區內有少數民族流動人口1900余人、少數民族學生116人的實際,積極動員鄉賢參與民族團結教育事業。省民宗委將三甲中心校作為2018年申報國家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候選單位之一。
鄉賢王陸華出資130多萬元建設的三甲街道民族宣教中心、鉆豹民族圖書館,已經成了三甲街道民族團結文化的金品牌,得到各級領導的一致點贊。
文化育村,項目先行。三甲街道和村級鄉賢聯誼會設立“文化育村項目”專項基金,通過“鄉賢領辦”“村居點將”等模式,形成“幫扶”雙方基于自身實際情況的雙向選擇模式,結對了系列文化育村項目。
三甲街道鄉賢會專門設立10萬元“三甲工匠”獎學金,為三甲籍高中畢業生提供全方位升學規劃人才項目、開辦三甲青年農民企業家培訓班;鄉賢陶國德出資設立教育基金獎勵家鄉優秀學子……
文化育村工作開展以來,街道及村級鄉賢會共對接、簽約家鄉各類項目21個,金額達400多萬元,其中文化類專項基金200多萬元。
三甲街道優良村13名鄉賢顧問團成員確定每周日下午為固定活動日,近期活動日聚焦優良村地理標識、鄉賢文化休閑廣場及綠化林等三大項目建設,鄉賢顧問團不僅已商定設計方案,還將出資40余萬元盡快完成項目建設。
在三甲街道,調解鄰里矛盾、走訪看望百歲老人、品行兼優但家庭貧困學子和重點項目征遷……無論是雞毛蒜皮的生活“小事”,還是關系和諧穩定的“大事”,總有這群鄉賢參與民主協商的身影。
“我們積極引導鄉賢以德立身、以文興村,嘉言懿行垂范鄉鄰。”三甲街道黨工委書記葉海建表示,“事實證明,發揮好鄉賢的引領表率作用,積極踐行鄉賢文化育村行動,讓三甲街道有了獨特的文化特色。”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