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為全面開展防汛防臺風工作,國網臺州供電公司創新啟用“AI防汛專家”,為城市防汛裝上智慧大腦,工作人員只需在“AI問汛”系統內輸入防汛相關提問,系統瞬間就能給出精準排序的降雨清單和防汛建議。
只見,國網臺州供電公司運維檢修部門一技術人員輕敲鍵盤輸入:“2025年7月8日19時各街道、鄉降雨量多少?按大小排列。”屏幕瞬間響應,一份精準排序的降雨清單躍然而出,并同步推送防汛建議。這是浙江省能源大數據中心基于國網光明大模型,研發的浙江省首個AI問汛系統正式上線啟用,由此臺州城市防汛開啟“人機對話”的智慧新篇章。
“像類似的問題‘AI問汛’會在幾秒鐘內就給出相應的合理回答,其背后依托的是城市防汛雷達系統,提前預測極端氣候對內澇造成的影響從而實現精準預防、高效救災。”國網臺州供電公司運檢部工作人員說。
據悉,AI問汛系統通過建立黃巖防汛模型實現提前24小時預測黃巖內澇情況,并根據地下配電房的實際分布實現分類預測預警,再根據實際降雨后1個小時內的降雨對鄉鎮/街道救災進行實時調整。系統自動整合供電、水利、氣象、永寧江、長潭水庫等歷史數據進行分析后建出了低洼地段地下配電房分類模型、降雨與內澇影響模型、內澇與降雨和永寧江水位模型、永寧江與長潭水庫水位模型、永寧江與潮汛水位模型等數據模型,再根據實時獲取的24小時降雨數據、永寧江水位、長潭水庫水位數據、降雨后一個小時的街道/鄉鎮降雨數據匹配至模型,最后輸出24小時內黃巖地下配電房浸水預測分類和降雨后1個小時的細分預警。
臺州地處東南沿海,每年夏季臺風暴雨頻繁造訪。國網浙江信通公司聯合國網臺州供電公司以創新破局,融合當地電力、市政等多部門歷史低洼區塊數據,深度整合供電、水利、氣象、永寧江、長潭水庫等關鍵領域歷史與實時數據,打造出全方位、立體式的“AI問汛”系統。該系統構建起低洼地段地下配電房分類模型、降雨與內澇影響模型、永寧江與水庫水位聯動模型等精密分析體系,成功實現了24小時精準預測,提前一天預判臺州市黃巖區全域內澇風險及地下配電房浸水等級。同時,動態預警修正:利用降雨后1小時內的街道/鄉鎮實時降雨數據,迅速優化調整預警級別與救災策略。
“AI問汛”如同一位全天候在線的“防汛專家”一問即答,用戶可直接詢問特定時間、地點的雨情、水情、風險預測。AI基于雷達系統的強大模型,即時解析復雜數據,生成清晰答案及對應的防汛舉措建議。“AI問汛”將深奧的氣象水文數據與專業模型結論,轉化為一線人員“看得懂、用得上”的防汛行動指南,極大提升響應速度與精準度。
下階段,國網臺州供電公司將繼續深化“數字牽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不斷打磨“AI問汛”功能,持續完善極端天氣下的應急響應機制。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