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您當前的位置 : 浙江在線  >  臺州頻道 > 新聞 > 社會
我省各地緊急動員嚴防臺風“丹娜絲” 行動起來 守護家園
2025年07月08日 來源: 浙江在線 記者 王艷瓊 共享聯盟·洞頭、平陽 莊緣 王曉紅 記者 趙靜 楊群 許峰 陳棟 李沐子 劉棟 王昊 記者 黃寧璐 通訊員 何青 方迎豪 記者 王波 共享聯盟·鄞州 潘淑瑤 通訊員 張曉萌

7月7日,舟山市普陀區沈家門漁港內,各類船只在港避風。 通訊員 鄒訓永 攝

溫州

人員轉移安置 排查風險隱患

7日9時起,溫州提升防臺風應急響應為Ⅲ級,全市加快開展重點區域人員轉移安置船只歸港,截至當日20時共轉移人員24433人。

“我們連夜騰空轄區的學校教室作為避災安置場所,陸續轉移島上人員。”受臺風影響,溫州市洞頭區雨量明顯,該區霓嶼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轉移重點區域群眾的同時,著重對轄區工地施工人員進行妥善安置,街道為50多名來自甬莞高速洞頭支線第四標項目的工人整理床鋪,還提供水、食物等必備物資,讓他們安心居住。當天,洞頭區應急部門聯合各街鎮對轄區內建筑工地進行了逐一排查,詳細統計各工地工人數量及身體狀況等,有序開展人員轉移。

眼下,溫州正值海洋伏休期。為防范臺風影響,溫州各地漁政執法部門依托視頻補盲系統,聯合開展岸線巡查和港口排查,確保船只不冒險出海。“我們派出執法艇進行海面巡查,同時對停靠船只逐一檢查纜繩、錨鏈的固定情況。”平陽縣農業農村局漁業執法保障人員介紹,當地依托數字平臺掌握船只動態,一旦發現異常,立即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督促船員轉移。

當天,溫州市公用集團排水公司出動156支共710人的“排水橙”防汛搶險隊伍,在城市重點路段和下穿道路布置大型移動泵車等排澇設備;溫州資規系統派出14支地質災害“駐縣進鄉”專業隊伍,赴各地開展隱患排查,累計排查點位約3800次;全市20座大中型水庫水位均在汛限水位以下。

臺州

走村入戶尋訪 嚴守關鍵崗位

7日17時,在溫嶺市松門鎮松發塘碼頭,松門鎮農漁辦主任丁楠剛結束一天的巡塘,雨衣上水珠滾落。丁楠抹了把臉上的雨水,“海塘站、涵閘站加上我們,十幾號人一大早分頭行動,腳底板就沒停過,重點查看涵閘啟閉是否順暢、海塘有無安全隱患。閘門開關得看海水水位,開早了或關晚了,就會海水倒灌,后果不堪設想。”

19時30分,松門鎮松寨村黨支部書記朱玲波撐著傘,頂著風雨再次敲開林婆婆的家門:“林阿婆,現在還好嗎?”林婆婆家是低矮的老舊石屋,地處低洼,與路面落差近80厘米,是臺風水漫的“重災區”,也是村里十余戶重點對象之一。“好著呢,雨太大我就去兒子家。”老人開窗回應。“晚上我值班,有事聯系我!”朱玲波不放心地連連叮囑。他告訴記者,白天已分組走訪松寨和寨塘兩個自然村,村里制定了詳細預案,一旦有緊急情況發生,將立即啟動應急措施,“村黨群服務中心五樓是安置點,今晚我們會緊盯降雨量,若臺風影響大,立即全員出動,安排村民暫避。”

臺州市路橋區金清漁港,密集的雨幕中,港內泊位擠滿了各類避風船舶。豆大的雨點砸在船身上,噼啪作響。除了拋下重錨外,每艘船都用粗壯的纜繩綁定在碼頭的樁墩上。趁雨勢稍小之際,金清鎮巡邏小隊沿著岸邊穿行,挨個檢查錨固情況。“我們24小時值班值守,一名機關干部帶5名值班人員,全面加強漁港碼頭管理,嚴防船只、人員擅自出港。”金清鎮副鎮長徐云龍說。

7日一大早,三門縣農業農村局的漁技人員深入養殖一線開展指導。“臺風要來了,可能降雨比較大,你這個水位得適當降低一點,不然水量太大,鹽度變化太劇烈,會影響水產成活率。”漁技人員一邊查看水位,一邊對著養殖戶陳華法細細叮囑。

舟山

水工項目停工 商船錨泊避風

7日下午,萬邦船舶重工(舟山)有限公司碼頭,海風漸急。舟山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民警方波挺與碼頭工人一起檢查每一根船舶纜繩固定情況。“這根再緊一緊!”他指著微微晃動的纜繩喊道,身旁的工人立即著手進行加固。

防御臺風“丹娜絲”,舟山各地各部門迅速行動,全面部署防臺措施,確保涉海人員和錨泊船舶安全。舟山海事局已于6日10時啟動Ⅲ級防臺應急響應。截至7日17時30分,舟山53個水工項目全面進入停工狀態,舟山海域約有2300艘商船錨泊避風,舟山轄區高速客運航線及東部長航線全部停航。

迎著漸起的風浪,一艘艘海事巡邏艇穿梭在各個錨地之間。甲板上,身著制服的執法人員緊握欄桿,目光如炬地掃視著每一艘錨泊船舶,檢查是否按要求加固。截至7日15時,舟山海事部門已累計出動執法船艇32艘次、執法人員335人次,檢查船舶101艘次,為2300余艘避風商船筑起安全防線。

寧波

農技專家指導 農戶搶收早稻

7日,在寧波市鄞州區姜山鎮,種植戶正按照鎮農技人員的指導,與臺風“丹娜絲”賽跑搶收早稻,“前兩天,農技人員就在微信群里發布臺風預警,讓我們及時關注早稻成熟情況,盡早搶收。”

今年,鄞州早稻種植面積達6.5萬畝,一些早熟品種已進入收割期。隨著臺風“丹娜絲”臨近,鄞州區農業技術推廣站農技人員忙碌在田間地頭,全力以赴指導搶收、防臺減災,為糧食豐產保駕護航。“現在種植規模較大的農戶都是分批收獲,但我們鼓勵成熟度達到要求的能收盡收。”糧油栽培專家劉振宇說。

根據農技人員的指導,6日開始,農戶盧方興便開始提前搶收。“今年我的早稻種植面積有900畝,好在農技人員及時發來預警和科學指導,讓我們沉著應對。”盧方興說。

現在早稻正處于成熟期,田間的水分管理是關鍵。只見劉振宇踩著濕潤的泥土,穿梭在田間,蹲下身子,抓起一把泥土,捻了捻,隨即對身旁的盧方興說:“老盧,這片農田作為千畝示范區,土壤肥力基礎不錯,臺風天一定要控制好水分,避免稻谷貪青晚熟。”

隨即劉振宇掏出手機,在全區農技交流群里發送了一條臺風天注意事項的提醒:“根據天氣預報,降雨量預計在38毫米以上,請大家確保田里的溝渠保持暢通。”

7月7日,在樂清市城東街道唐田葡萄種植基地,種植戶應急排水防止內澇。記者 周琳子 通訊員 蔡寬元 孔麗琴 文/攝

7月7日下午,杭州西湖景區工作人員對景區樹木進行支撐加固。 記者 林云龍 攝

【新聞+】

“丹娜絲”為何120度大拐彎

7月7日,臺風“丹娜絲”在臺灣嘉義縣沿海登陸后,一路北上,按預測路徑顯示,在靠近浙江沿海區域,還將來個120度大拐彎,整體呈現“Z字型”路徑。“丹娜絲”不走尋常路,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上周,省內普遍晴熱高溫天氣,溫州最高氣溫達38℃,主要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溫州氣象臺相關專家介紹,“丹娜絲”的大拐彎恰恰和副熱帶高壓位置的變化有關。

4日至5日白天,在“丹娜絲”生成的初始階段,路徑主要受到副熱帶高壓南側的偏西風引導為主,路徑呈現西北行,方向為廣東沿海一帶。第一個大拐彎出現在5日夜間。隨著副熱帶高壓減弱,臺風在其西側的偏南風引導下,在臺灣海峽內向東北方向移動,形成了90度大拐彎。

7日凌晨前后,“丹娜絲”在臺灣嘉義縣沿海登陸后,強度減弱,向北偏東方向移動。預計8日上午,副熱帶高壓增強,臺風在其南側的偏東風引導下,又會來個120度大拐彎,出現第二個大拐彎。

“不過,臺風路徑仍存在不確定性,不排除回旋打轉的可能,需要密切關注走勢。”溫州氣象臺相關專家說。


標簽: 臺風;丹娜絲;拐彎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張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 臺州頻道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