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原黃巖院橋鑒洋湖北岸的雞籠山村格外熱鬧。一大早,村民們提著行李、帶著笑容,在社區志愿者的引導下,陸續走進位于院橋鎮中心的柏山新城北苑社區。鑰匙插入新鎖孔的“咔嗒”聲、孩子們在新樓道里追逐的歡笑聲、老人們站在陽臺眺望小區花園的贊嘆聲……交織成一曲溫暖的“喬遷協奏曲”——這個承載著雞籠山村450余戶村民新生活的安置小區,正式“迎新”了。
從“老房子”到“新家園”
幸福生活有了新模樣
柏山新城北苑社區里,綠樹成蔭的小道旁,新栽的花朵正散發著夏日的芬芳;單元樓下,便民超市的貨架已擺得滿滿當當;健身廣場上,幾位老人正坐在石凳上嘮家常:“住了大半輩子的老房子,墻皮脫落、廁所漏雨,沒想到這輩子還能搬進帶電梯的新樓房!”72歲的村民王阿公摸著自家新家門框感嘆道“小區里有小公園、衛生服務站,買菜遛彎都方便,娃們上班也近,這日子,舒坦!”
作為院橋鎮重點推進的民生工程,柏山新城北苑社區選址緊鄰鎮中心商業圈,周邊學校、醫院、商超等配套齊全,小區內綠化率達35%,還規劃了兒童游樂區、老年活動中心等功能區?!拔覀儾粌H要讓村民‘搬得出’,更要‘住得好’?!痹簶蜴傁嚓P負責人介紹,從前期戶型設計到后期配套建設,鎮里多次征求村民意見,聯合住建、規劃等部門反復優化方案,只為讓安置房真正成為“民心房”。
文藝輕騎兵送歡樂
流動的舞臺,心連心的溫度
為貫徹市區文化惠民的初心與擔當,慶祝村民喬遷之喜,鎮宣傳辦組織“文藝輕騎兵”隊伍將一場“零距離”的文藝演出送到柏山新城北苑旁。晚上7點,隨著醒獅隊一聲鑼響,輕騎兵們以《舞獅獻瑞》拉開序幕——金獅騰躍、采青送福,歡快的鼓點與靈動的舞姿瞬間點燃全場。村民們紛紛舉起手機記錄,掌聲、喝彩聲此起彼伏。
演出節目單里,既有《鼓動未來》《歌舞青春》等節奏明快的歌舞,點燃青春熱情;也有緊扣時代主題的小品《婚姻登記服務區》,通過一對年輕夫妻辦理結婚登記的溫馨故事,傳遞移風易俗的新觀念;更有雜技魔術節目以驚險的技巧和奇幻的舞臺效果贏得陣陣喝彩,整場晚會將傳統技藝與現代藝術交融,讓男女老少各得其樂。
“剛搬來就趕上這么熱鬧的演出,政府真是把實事辦到咱心坎上了!”村民李阿姨抱著小孫子坐在前排,看著舞臺上的表演感慨道,“舞臺亮堂,節目精彩,還都是咱老百姓的身邊事,看著特別親切!”
征遷宣傳“搭快車”
人氣旺了,信心足了
這場熱鬧的演出,不僅是喬遷的“慶祝會”,更是一場征遷政策的“宣講會”。舞臺一側,鎮征遷工作人員支起了政策咨詢臺,擺放著安置小區戶型圖、補償標準明白卡;樣板房模型前,幾位剛搬入柏山新城北苑的村民當起“代言人”:“住進新樓房,敞亮又干凈,出行直接按電梯,上年紀了也不用爬樓梯了。”“新樓區干什么都方便,旁邊是商業街,對面就是醫院,五分鐘就能到,真是太方便了!”
“我們把喬遷現場變成‘活廣告’?!痹簶蜴傉鬟w工作負責人表示,通過“眼見為實”的樣板房展示、搬遷戶的現身說法,以及現場答疑,不少原本對征遷政策持觀望態度的村民打消了顧慮。“今天看了演出,又聽了鄰居的介紹,我對新小區更有信心了!”前來圍觀的前后鄭村民張大哥笑著說。
城市更新再提速
以民生為筆,繪就發展新卷
從雞籠山村到柏山新城北苑,這場喬遷不僅是雞籠山村民們的“小幸福”,更是院橋鎮推進城市更新的“大文章”。近年來,鎮黨委政府堅持“規劃先行、民生為本”,將安置小區建設與城鎮功能提升深度融合——柏山新城北苑緊鄰鎮中心商業圈,既能滿足村民對便利生活的需求,又能為城鎮發展注入新活力;通過“先安置后征遷”的模式,讓群眾切實感受到城市更新帶來的實惠,變“要我拆”為“我要拆”。
“今天的喬遷,是起點,不是終點?!痹簶蜴傁嚓P負責人在活動現場表示,下一步,鎮里將持續強化工作力度,聚焦剩余征遷難點,通過“政策宣講+典型示范+服務保障”多措并舉,加快新一輪城市更新步伐?!拔覀円屆恳晃蝗罕姸寄茏∩虾梅孔?、過上好日子,讓院橋鎮的城市發展更有溫度、更具質感?!?/p>
夕陽西下,柏山新城北苑的樓道里亮起了暖黃的燈光。搬進新家的村民們在小區廣場跳起了廣場舞,孩子們稚嫩的歡笑聲遠遠地傳開。這場帶著文化溫度、民生厚度、發展力度的鄉村蝶變,正悄然書寫著院橋鎮城市更新的新篇章。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