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再見咯——”6月,浙江工業大學生物與醫藥專業研究生邵紫晴在朋友圈發文,文字下方是其身穿藍色碩士服在校園、實驗室、教室等地的照片合集小視頻。告別學生生涯,邵紫晴這兩天正準備入職臺州一家生物醫藥企業。“接下來,我就是一名真正的社會人了!”言語中,透露出她對人生新階段的期待。
又是一年畢業季。這個夏天,和邵紫晴一樣的2025屆全國高校畢業生達1222萬人。離開象牙塔,每名畢業生都要開啟人生新的旅程。步入社會、邁向成熟,求職成為這其中很重要的一步。面對夢想和現實的碰撞,近日記者所采訪的三名大學生做出不同抉擇,走上各自的人生之路。
邵紫晴即將入職的是在她心里特別滿意的“神仙工作”——崗位是大多數同學渴求的技術研發崗,薪酬也在預期水平,更重要的是工作地點就在她老家。
初出茅廬,大城市無疑是吸引人的,但生活成本較低且更熟悉的家鄉城市,正成為當下許多高校畢業生求職的重要選擇。邵紫晴也早有考量:“我想留在浙江,事實上也比較幸運,家門口就有很多目標企業。”
她的家鄉臺州,是我國重要的醫藥生產和出口基地,醫藥化工是當地三大支柱產業之一。2025年1月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臺州擁有規上醫藥健康企業126家,其中上市企業19家,占比居浙江前列。
但要真正獲得心儀的工作,需要謀定而后動。從去年秋招啟動,邵紫晴就不停地做功課、找目標,有針對性地投遞簡歷。“投了很多,卻一直沒回音。”經歷了很長時間的求職“煎熬期”,邵紫晴一度有些灰心,有朋友也勸她別“死磕”,多嘗試其他崗位和城市。
生物醫藥是學術界研究熱門,也是一個周期長、投入大的產業。作為時下新興產業之一,當前崗位缺口更大的還是醫藥銷售。但邵紫晴并沒有妥協:“我的夢想是實驗室工作,從職業發展來說,技術研發也更有挑戰和成長性。”
峰回路轉,在學校組織的校園招聘會上,她青睞的一家目標企業也來了。“我非常想進這家公司,線上就投了好多次簡歷,這次又現場‘刷臉’。”邵紫晴覺得,就是這份堅持提高了“被看見”的概率。進入面試環節,她又專門制作PPT,將自己的課題研究和成果都進行了展示,全方位介紹自己。“我還加了招聘負責人的微信,面試后保持聯系。”她的誠意與執著有了回應,面試4天后,心儀已久的“offer(錄用通知書)”總算如期而至。
和邵紫晴不太一樣,溫州大學環境設計專業學生桑蘇慧沒有到處投遞簡歷,但一畢業就“無縫”進入工作狀態——去年12月底,她和小伙伴在安吉靈峰街道碧門村共同打造了一家名為山嶼曠野的咖啡店,這是一個集咖啡、露營、社交于一體的“村咖”項目。
咖啡店位于碧門村千畝田野內,設計成木屋樣式,配以精心裝扮的花園、花窗,仿佛現實版“莫奈花園”,一開業就吸引眾多游客專程前來打卡。今年“五一”假期,該店接待了1000余名游客,營業額達5萬余元。
創業,和桑蘇慧去年在安吉參加的全國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新創意創業大賽密不可分。去年2月,她和兩名志同道合的伙伴組隊參賽,在持續近9個月的比拼中,從初賽一路闖進決賽,最終獲得創業組一等獎。咖啡店就是大賽孵化落地的項目。
受家庭經商環境影響,桑蘇慧很早就對創業有了想法,大二開始就陸續參加了不少大學生創業比賽。“這次比賽與實際結合非常緊密,有具體真實的鄉村點,從方案設計開始我們就要考慮落地完成度。”比賽期間一次次走進鄉野,也讓這位來自蘇州的姑娘對安吉、對農村有了新的認知。“和傳統印象中的農村不太一樣,這里的鄉村特別干凈美麗,環境基礎和市場氛圍一點不輸城市,創業的年輕人也非常多。”桑蘇慧說。
得益于“千萬工程”,共富共美的浙江鄉村成為創業熱土。邊比賽邊實踐,桑蘇慧和團隊也有了在農村干出一番事業的壯志。
但真正創業并非易事。因為土地問題,咖啡店的選址遲遲無法敲定,項目一度無法啟動。好在有安吉當地黨委和村兩委對青年創業的給力支持,“比賽也獲得了創業啟動金和相關人才政策,我們以相對較小的成本開啟了創業。”桑蘇慧坦言,創業有風險,沒有這些背后的支持,自己不會如此果斷地沒畢業就創業。
如今,山嶼曠野已小有名氣,但桑蘇慧明白,考驗才開始。“村咖有很多,如何贏得市場,我們還面臨很多挑戰。”學做咖啡、策劃活動、更新場景……桑蘇慧已經忙開了。
省內某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陳齊(化名)也在忙著提升自己。6月,他仍然沒有找到一份合適滿意的工作。
“去年秋招就開始找工作,還在互聯網上投了上百份簡歷,大多石沉大海。”陳齊也曾滿懷憧憬地踏入求職戰場。他原本以為憑借扎實的文字功底和文學素養,能在市場營銷、運營等領域找到合適崗位,卻忽略了這些崗位對專業技能和實踐經驗的要求。
寥寥幾個面試機會,陳齊更是感受到了壓力。在一場互聯網運營崗位的面試中,面試官詢問他對當下熱門營銷案例的看法以及如何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由于缺乏相關實習經驗和深入了解,他回答得磕磕絆絆,最終與崗位失之交臂。“還有一次,在一家快消企業的市場營銷崗面試,一個崗位來了五六十人,不少還是研究生學歷。”來自“雙非一本”高校的陳齊競爭力明顯不強。
屢屢受挫后,陳齊一度陷入了迷茫與焦慮。“有一段時間特別喪,覺也睡不著。不過家人和朋友都一直在鼓勵支持我,有招聘也會及時告訴我。”但經過深思熟慮,他最終決定暫緩求職腳步。
陳齊說,自己并非躺平和逃避。他深知,一味盲目地繼續投遞簡歷、參加面試,并不能改變現狀,提升自身能力才是關鍵。
這段時間,陳齊制定了詳細的學習計劃,每天抽出時間學習數據分析工具,提升自己在數據處理和分析方面的能力,“我發現許多運營和市場崗位都對數據敏感度有要求。我還報名參加了線上營銷課程,老師會結合實際案例講最新的營銷理念和方法。”同時,陳齊還嘗試自己運營了一個新媒體賬號,從選題策劃到內容創作,努力將自身的文字優勢與新媒體運營結合,不斷積累實操經驗,陸續也有了一些粉絲。
懷揣期待,錘煉技能,陳齊相信自己終將綻放光彩。
“職”點迷津
1.不要等,但也不要急,考慮清楚自己的職業方向,就堅持朝著方向努力。
2.就業并非一定在大城市,農村也有發展機會。
3.擺正心態,不要因為找不到工作而讓人生停滯,提升自己才是硬道理。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