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ZUI黃巖非遺文化年系列活動暨海外傳播官體驗活動在五洞橋舉行。阿蘭夫婦作為海外傳播官受邀參與,深度體驗漆扇、活字印刷等非遺代表性項目,親身感受黃巖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韓潮是土生土長的臺州人,妻子努蘭來自埃及,在海外經商的他們,于一年前回到臺州定居。努蘭很快適應了這里的生活,不過于她而言,當晚的各項活動尤為新奇。
古韻悠揚的五洞橋畔,阿蘭夫婦坐到當地市民中,共同觀賞非遺雜耍。努蘭目不轉睛地看著,只見民間藝人突然從口中噴出一條“火龍”,熾熱的火焰在暮色中劃出耀眼的弧度,她驚嘆像是魔法。緊接著,轉碟、變臉、抖空竹等節目輪番上演,韓潮時不時為她解說,他們看得津津有味,頻頻鼓掌。
隨后,阿蘭夫婦逛起了集市。集市上,同樣非遺元素滿滿。在糖畫攤位,努蘭在糖畫師的指導下,體驗了一把畫糖畫。她畫了一個中國傳統的工藝品——燈籠。她表示這是一個甜蜜的創作,吃起來也很甜。在活字印刷、漆扇攤位上的體驗,也讓阿蘭夫婦印象深刻。“這個過程很有趣,像在觸摸歷史。”韓潮說。
黃巖是中國蜜橘之鄉,宋元時便有“天下果實第一”之美譽。蜜橘深深影響著黃巖人的生活,放一盞橘燈,寓意來年會越來越好,阿蘭夫婦也體驗了一番。這些承載著黃巖人民智慧與情感的非遺代表性項目,通過跨國家庭的視角好像獲得了全新的詮釋,當埃及姑娘努蘭將橘燈放入永寧江時,黃巖的傳統文化也隨著江水漂向更廣闊的世界。
當晚,努蘭還體驗了中醫針灸。“中醫太神奇了!起初有點緊張,針扎下去的時候感覺有些痛,但之后感覺到了舒服。”努蘭興奮地表示,這是她第一次接觸中醫,計劃將這段經歷分享給埃及的親友,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中國醫學的智慧。
此次活動不僅是一場傳統文化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生動的國際文化交流實踐,通過海外傳播官阿蘭夫婦的深度參與,黃巖文化以更鮮活的方式走向世界舞臺。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