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9個多月經營,公司已完成訂單44筆,營業額累計1891萬元,為企業代采原材料2636噸,平均降低采購成本約3%。”4月27日,臺州市天臺縣平橋鎮強村公司——天臺縣通達聯富商貿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平橋鎮屯橋村黨支部書記夏平祥,告訴記者這樣一組數據。
2024年7月,平橋鎮全鎮70個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合股成立了全省首個商貿型強村公司,采用“強村公司+鄉鎮+企業+村集體”的模式,充分利用該鎮特色濾布產業資源,探索為中小企業統一采購原材料,走出了一條政府、村居、企業多方共贏的共富新路徑。
那么,這個全省首個商貿型強村公司的背后,有著怎樣的商業邏輯呢?
村企難“同頻”的普遍之痛
2024年3月份,天臺縣領導到平橋鎮走訪企業時,發現了一個現象——
一直以來,村里常常會向當地企業“化緣”,用于造路、造橋或做戲等公共支出。如果企業效益好,老板出點錢也樂意;如果企業效益不好,老板就會“犯難”:不給錢,則有些尷尬,因企業在這個村,平常多多少少需要村民幫襯;若要給,自己又拿不出錢來。
“村里常常向企業‘化緣’的尷尬,這是全省甚至是全國的‘通病’。縣主要領導當場點題:如何找到一條路子,能讓村企‘同頻共富’,以企業發展帶動村集體收入增長,破除這個痛點?”平橋鎮黨委書記金仁善說,他們首先把目光投向了當地的支柱產業——濾布產業。
平橋鎮素有“中國濾布產業名城”之美譽,現有企業200余家,年產值70多億元,主要產品為機織濾布和針刺非織造濾布,其中機織濾布產量約占全國市場份額的40%,是全國四大工業濾布制造基地之一。
那么,該從哪里切入,實現村企“同頻共富”?
“我們參觀了很多地方,有的采用飛地模式,有的通過出租村集體資產給企業獲益,有的通過共富工坊與企業建立聯系,這些模式的強村公司,受益的只會是一兩個村,而且很難與企業同頻發展。”平橋鎮副鎮長周余青說。
在2024年年初的村支部書記例會上,大家共同提到一個問題:平橋濾布企業多,但多為中小企業,因單個企業原料采購量小,在市場上沒有“議價權”,完全受制于源頭廠家和經銷商。
“只有解決了中小企業‘無議價權’的痛點,才能找到共同增收的新路子。”天臺縣產業用布行業協會會長張式澤提出,嵌入濾布產業鏈,加快建立強村公司,統籌各企業原材料需求,直接向原廠采購,保障濾布企業降本增效,開拓村集體增收新路。
于是,天臺縣通達聯富商貿股份有限公司應運而生,通過統一“集采”,破題中小企業原料采購“無議價權”痛點。
70個村合股辦公司助企“集采”
思路有了,但企業和村居是不是愿意?
平橋鎮相關負責人先去村里調研。村黨支部書記們都覺得此事可行,因為這樣做,對于村里是百利而無一害。那企業又會怎么想?
平橋鎮有規上產業用布企業35家,鎮里走訪了其中的20多家,企業主紛紛表示,統一集中采購,對其降本增效有作用,更重要的是原料商可直接提供售后服務,而且也能增加村居集體收入,自然愿意支持。
“平橋濾布產業每年的原料需求量在2萬-2.5萬噸,當時原料價格7500元至8000元,采購價每降一個百分點,都是凈利潤。”周余青說。
2024年7月,由全鎮70個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每村出資1000元,注冊資本7萬元錢,成立了天臺縣通達聯富商貿股份有限公司,選出12位村黨支部書記作為公司董事,負責公司日常運營,探索統一采購原材料。
“強村公司”成立后,各村黨支部書記化身為“超級業務員”,利用親情、鄉情與所在村的濾布企業商談合作事宜,精準掌握濾布原料需求情況后進行匯總。
“通過走訪,我們了解到,天臺濾布產業的原料商大多分布于湖州、嘉興桐鄉等地。”夏平祥說,在平橋鎮主要領導帶領下,帶著掌握的需求訂單,立馬奔赴這兩地,與濾布原料制造商“議價”。
“手拿全鎮匯總的大額濾布用料訂單,原料制造商立即來了興趣,與我們進行了深入的議價,并達成了長期合作意向。第一次出門,我們就拿到了平價原材料。”周余青說,他們與巨石集團、新鳳鳴、三房巷等行業龍頭骨干企業,搭起了采購渠道。
黨建引領共同富裕“新范式”
“去年9月中旬,原料價格波動大,經銷商供貨不足,幸好通過強村公司直接跟源頭廠家采購,確保了企業正常生產。”臺州市皓天產業用布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龐迅感慨。
無獨有偶,浙江星倫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也為強村公司“點贊”。該企業規模比較小,之前和原材料供應商議價,基本沒有話語權,運輸成本非常高,現在通過強村公司統一采購,和其他產業用布小企業“拼單”,直接降低了約3%的采購成本。
“之前,我們跟經銷商采購,出現問題經銷商那邊也沒什么解決辦法。現在,通過強村公司從原廠采購,不僅價格有優惠,服務還更有保障。”浙江恒澤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吳玉華說。
……
強村公司的價值是顯而易見的,可在成立之初,各方雖看到“集采”的價值,但對公司運營,可謂疑慮重重——
一怕“議價權”不大,二怕原料采購是商業機密,企業不愿拼單,三怕重蹈“天臺汽摩配行業曾想‘集采’原料失敗”的覆轍。
“這是一個村集體公司,黨委政府牽頭幫助企業采購原料,目的在于把行業采購成本降下來,實現產業的接鏈、補鏈、強鏈。”金仁善說,這是與市場公司最大的區別。
“更重要的,強村公司也是村居增收平臺,參與了集采,可以說是既為自己企業好,也為自己村莊好。嚴牌、恒澤、華基、皓天等龍頭企業帶頭,每天會在群里發布原料需求。”周余青說,9個多月下來,平均原料成本下降3%左右,強村公司利潤已經突破5萬元。4月份開啟了新的運行模式,單月利潤突破2.5萬元。
“通過黨建引領,讓強村公司參與產業鏈條薄弱環節,讓濾布產業鏈中小型企業從單打獨斗轉向協同‘拼單’,村企實現了‘同頻共富’。”金仁善說,這種依托傳統區域產業集聚優勢,探索貿易帶動模式的強村公司,為全省強村公司發展提供了“平橋樣本”,也可復制到全國塊狀產業集群發達的地區。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