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臺州市黃巖區司廳巷、東禪巷歷史街區改造項目正有序推進改造方案編制和地理信息測繪等前期工作,標志著該項目正式啟動。
4月1日上午,在司廳巷區塊,來自臺州市地理信息測繪中心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正加緊對區塊內的各個建筑進行測繪。測繪工作人員對區塊內的建筑、文物保護單位、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筑等,采用三維激光掃描、傾斜攝影等先進技術,進行全方位、無死角的數據采集。
據測繪中心黃巖片區負責人毛君喚介紹,在歷史建筑改造過程中,施工規劃、建筑設計都可以根據測繪提供的平面圖、立面圖進行后期的工程量計算、整體設計等工作;測繪得到的點云數據,在復原建筑的時候可以作為設計時平面、立面圖的參考。
項目啟動以來,作為項目領銜區領導,區政協主席、文化復興戰略工作組組長王輝多次帶隊督導司廳巷、東禪巷歷史文化街區改造項目,要求各責任單位、工作組根據任務節點、倒排時間,全面摸清情況,盡快出臺相關政策,加強部門間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確保項目有序推進。
“目前,工作專班已完成入戶調查,并將群眾意見統一提交有關部門,征收政策初步擬定。接下來,工作人員將推進協議簽訂,對接運營團隊,根據街區運營的需要進行改造和提升。”區住建局城市建設科負責人管亦超告訴記者。
4月3日下午,區更新專班協同國投集團、城發集團、房地產管理處開展項目沿街鋪面國有公司、國資部門公產移交工作,下一步將對已移交房產“點穴啟動”,先行開展改造更新等相關工作。
司廳巷東禪巷區塊坐落于老城核心區域,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街巷格局獨具特色,整體風貌保存完好,是黃巖南北文化軸的重要節點之一。該區塊作為黃巖老城區早期發展的見證者,生動展現了黃巖的歷史文脈與時代變遷。
據了解,司廳巷區塊改造項目范圍為東至天長南路,南至寺后巷,西至勞動南路,北至青年東路,面積70畝;東禪巷區塊東至天長北路,南至青年東路,西至勞動北路,北至草巷,面積83畝。
該歷史街區改造項目將兼顧歷史原真性與功能活化,在保留傳統街巷肌理、建筑風貌及文化符號的基礎上,通過“留改拆”結合的方式修復歷史建筑,并植入文化創意、社區服務等現代功能;并把平衡原住民生活需求與開發目標,嵌入城市生活場景,創造項目的自我造血能力;構建“歷史場景+沉浸體驗”的消費生態,串聯廣場、庭院等公共空間,通過文商旅協同運營,讓老舊街區煥發新生。
根據項目推進計劃,今年的目標為首啟區開街,該區域以“十”字軸為核心,涵蓋青年路、影城、東禪酒廠及司廳巷部分區域,占地面積3.7萬平方米。通過系統性改造,實現歷史街區風貌的煥新與公共功能的提升,并為后續二期、三期工程的梯次推進奠定基礎。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